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我的美學筆記(1):廢墟美學

我的美學筆記(1):廢墟美學

人們總把「廢墟」(Ruins)視為文明的遺跡或剩餘,如斷壁殘壁(建築)、死亡(人或動物的遺體)、破敗的景觀(地理)、人為的破壞(戰爭)、廢棄的工廠(產業倒閉)、都市的廢墟(回收場),乃至災難(交通意外,天災)以及斷簡殘篇(遺稿)。但我把廢墟看成是「時間之流的終極美感」,一種對繁華與豐盛的一種深沉忌妒,一種對整體統一性、虛假的「裝美」和自傲炫示的鄙視與拒絕。

Walter Benjamin(班雅明)把廢墟美學推上了現代美學的高峰;他的廢墟觀是一種支離與破壞,他把廢墟美學定義為一種「現代燥鬱症」,是一種「震驚體驗」 是哲學上對「同一性」的徹底嘲笑。

德國的景觀攝影師 Matthias Hake的作品,表現的是一種「純粹的廢棄與頹喪」;他沒有給予廢墟之物一絲絲的憐憫和同情,只是赤裸裸 硬生生地展示 一種極端的顯露。然而,他運用了微弱的光影與濃厚的色彩,來襯脫「廢棄物」的某種「生 機」,一種「垂而未死」的生命力。


Matthias Hake的作品1

Matthias Hake的作品2

臺灣藝術家姚瑞中,把廢墟演繹為一種政治嘲諷,特別是對「威權政治」之腐化與虛假之補捉與挖苦。在某種意義上,表現了臺灣藝術家「政治色彩化」的傾向。


姚瑞中的作品「萬萬歲」

法國藝術家Thomas Jorion的作品,以更多的藝術手法(燈影與腐蝕)來突顯一種「無可彌補的腐敗性」,但他給予廢物一種「絕望的憐憫」,一種刻骨銘心的消逝與傷感。較之Matthias Hake,他流露了更多的「無可挽回」。


Thomas Jorion的作品1

Thomas Jorion的作品2

然而,我對於廢墟,感受的是一種舒適、安寧與尊敬,因為,廢墟是一種對自然規律最坦誠與真實的回眸、傻笑與解脫。我偏愛廢墟,那是一種孤芳自賞的生存樣態,不再隨波的華麗,寧可自我逍遙、愉快的頹廢!

 

攝於一個無人之地(取自宋國誠之「印象典藏(3)—[廢墟世界(2)]」(1)

攝於一個無人之地(取自宋國誠之「印象典藏(3)—[廢墟世界(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