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藝術筆記(2):
在珍品與青菜之間-臺灣藝術場域的功利主義藩籬
近日閱讀臺灣藝術家吳季璁的文章:「台灣畫廊,把藝術當青菜賣?」一文(2015-07-26) (https://www.douban.com/note/509995141/),頗有同感。臺灣社會對藝術家的不尊重,特別是一些以剝削藝術家而圖利的藝廊和美術館,少有尊重和長期培養臺灣藝術家的素養,甚至對藝術家採取「招之而來、揮之即去」的心態。我把這種心態稱之為「智權瓢竊」。一個不尊重「藝術產權」的國家,絕不能使藝術生根發芽、成長茁壯,只能拿別人的脂粉塗在自己的臉上,這就叫「畫虎類犬」。
吳季璁說道:「因為沒有像樣的美術館,沒有政府的國際行銷策略,沒有國際策展人,也沒有國際性的藝術評論和媒體,台灣藝術圈基本上是與世隔絕的」。他又說道:「少數幾家畫廊願意提供生活費、製作費,都得謝天謝地了,還時有所聞畫廊與年輕藝術家合作賣畫拆6:4(當然是藝術家拿4),甚至賣作品只補貼些材料費的情形」。這種現象,說明的臺灣社會對藝術家「長期踐踏」的事實,也說明臺灣這個藝術沙漠,至今還是長不出一根茅草。
我認為,臺灣藝術家應該走向「市場化」、「家庭化」、「大眾審美化」。雖然臺灣人民的審美水平與藝術消費,還處於低端水平,但臺灣藝廊的刻薄寡恩,加上政府文化單位的「短期政績主義」,也絕非藝術家屈膝委身之處。臺灣藝術家應該尋求與「藝術電商」合作,通過全球藝術網路市場,重新打開一條生路。拆解藝術家與藝廊的「功利主義藩籬」,擺脫藝術家「小媳婦」地位,避免「藝術剝皮」的一再發生。
看看韓國人怎樣推展「國家文化」, 再看看我們的「國美館」在幹些什麼?:
韓國現代美術館(MMCA)首爾館[藝評家蔡宇薇拍攝] |
https://travel98.com/article/1951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