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維拉.凱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維拉.凱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13 維拉.凱瑟: 《總主教之死》 Willa Cather: 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

 

13 

維拉.凱瑟: 《總主教之死》

Willa Cather: 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

 

Willa Cather

http://www.english.usu.edu/americanstudies/catherphoto.gif

 

美國西部拓荒文學的先鋒人物,被譽為物質文明中精神之美的捍衛者,第一代美國女性主義作家維拉.凱瑟(Willa Cather, 1873-1947),以一系列唯美寫實的草原文學和歷史傳奇小說而屹立當代文壇、傳頌後世。早期,維拉的作品因為清淡和平實而受到忽視,1970年代以後,維拉的作品和地位才重新獲得重視,不僅入選美國「十六大現代作家」之列,甚至與福克納、海明威等男性作家平頭齊名。

 

賴都主教的傳奇故事

 

作為美籍蘇格蘭移民的第二代,維拉.凱瑟自幼生活在移民拓荒者披荊斬棘、開山闢土的世界中。9歲那年,維拉隨父母從南方的維吉尼亞遷居內布拉斯加(Nebraska),移民社會、草原居民的生活,一種對故國深重的鄉愁和對未來的夢想與憧憬,成了維拉一生創作的泉源,其作品中的人物多具冒險犯難、艱忍不屈的性格,表現一種強臂硬頸、心如鋼石的精神。《總主教之死(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是維拉後期的作品,一部以天主教會為背景,以教士蠻荒佈道為劇情的半真實、寓言式哲理小說。以創作進程來說,從早期的《啊!拓荒者(O Pioneers, 1913)、《雲雀之歌(The Song of the Lark, 1915)、《我的安東妮亞(My Antonia, 1918),中經《一個迷途女子(A Lost Lady, 1923)、《教授的房子(The Professor’s House, 1925)再到《總主教之死》,作品風格由平敘轉向複述、從特殊上升到綜合,意味著維拉從一個文學意義上的土地拓荒者,走向心靈智慧的拓荒者,從追求世俗英雄的藝術再現,走向終極本真與精神美學的道德規範。

故事坐落在19世紀,小說主人公若望.馬利.賴都神父(Father Jean Marie Latour)和他的同道若瑟.華耶神父(Father Joseph Vaillant)被派往美國新墨西哥地區擔任代牧主教(Vicar Apostolic)。他們放棄了法國優越舒適的生活,歷經荒野小道和乾熱沙漠,長途跋涉近三千英哩來到這個窮鄉僻壤,目的是為了給當地印地安人施教佈道。此地的印地安人對美國人深懷敵意,他們擔憂土地和信仰遭受掠奪和破壞,但兩位聖者以自己人格的光與熱,溫暖了貧困的印地安人,緩和了異族間的仇恨與宿怨。另一方面,教區內的秩序很不穩定,教會與教友之間存有很深的隔閡。素行不良、為非作歹的本地神父,不僅不能堅守聖職,甚至違背上帝旨意,魚肉鄉民、斂財聚富,早已受到當地人民的唾棄。賴都與華耶神父以他們的慈心與善行,化解仇恨、重建秩序,最終在這蠻荒之地,建立了新教堂,一處上帝的塵國、精神的淨土。


 

荒野俠客與馬路土匪的對決

 

在一次往莫拉(Mora)的傳教旅行中,賴都等人遭遇了危險,他們來到一處峽穀邊緣,準備夜宿一個破舊的紅泥磚房,房子主人白克.史凱爾斯(Buck Scales)是一個美國人,一個罪惡型的寓言人物,「他的個子高大、瘦削、模樣很彆扭,長著一個蛇似的頸子,頸子末端是一個瘦骨稜稜的腦袋,……兩隻小耳朵小得似乎發育不全,使這個腦袋更顯得毒惡的樣子[1]“scale”在英語有「龜殼」、「蛇鱗」的意思,是邪惡與不詳的象徵。所幸,在白克的妻子馬黛林娜(Magdalena)的警告暗示之下,神父們連夜撤離了這處黑屋。原來白克曾經為了竊取馬匹而謀殺了借宿過夜的四個青年,屍骨就埋在馬廄後方的沙地裏,白克還殘酷地虐待馬黛林娜,一個個殺死了她所生的三個孩子。賴都主教聯合鄉人將白克繩之以法,解救了馬黛林娜,並安排她在勞萊德修女會(Sisters of Loretto)做事,使她恢復了健康和美麗,獲得自由與新生。

懲惡救苦、英雄與魔鬼、荒野俠客與馬路土匪的對決,是傳統寓言小說慣用的模型,它呼應了《聖經》中耶蘇的慈悲與義行,但維拉賦予它更現實化的性格與形象。馬黛林娜就像聖經中那位受到耶蘇感召而成為聖徒的妓女瑪麗亞,而故事中的吉爾.卡生(Kit Carson)則是維拉筆下完美的「俠客」代表。卡生是一名見義勇為的紳士,他負責照料被救出的馬黛林娜,即時趕來照顧身染重病的若瑟.華耶神父,他與賴都主教有一種相見恨晚、惺惺相惜的情感,「當他穿著鹿皮衣服站在那裏,人們感到他真是忠誠的化身,而這種道德風範卻不是言語容易表達的,只有兩個同型的人偶然相遇時才能立刻意會到[2]。俠客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草原倫理」,是盜匪四起、法治不彰的蠻荒之地最為欠缺的人格典範。19世紀的美國西部還處於無政府狀態,槍桿子壓倒一切,美、印之間和不同來源的移民和異教徒之間,既無法律規範,也沒有法庭與法官。在一片欲望馳騁、弱肉強食的叢林世界中,「俠客」既是社會正義的化身,也是秩序維護的唯一托附。維拉在美國政府暴力拓荒、擄人掠地的西部拓荒史中之外,致力於描寫這部歷史的人文面向,突顯其宗教奉獻和俠客仗義的精神,這正是維拉在美國文學史上歷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剷除教區暴君

 

賴都主教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整頓教區的綱紀與秩序。愛科曼(Acoma)教區的巴爾泰紮修士(Baltazar Montoya),是一個貪得無饜的敗德者。「為了自己的享用,他從他們(印地安人)那裏拿取最好的穀物、豆子和南瓜,並且在他們宰羊的時候挑選最美味的部分,又拿他們最好的獸皮來作他住所的地毯[3]。巴爾泰紮修士的敗德行徑引起了印地安人的不滿,賴都主教撤銷了他的職務,當地人合力把他拋下山崖,剷除了這個「教區暴君」。

另一個罪大惡極的人物是位於陶斯(Taos)教區的馬丁納茲神父(Padre Martinez)。儘管他曾經受過嚴格的神學訓練,熟悉拉丁文和西班牙文經典,主持彌撒時,雄渾的歌喉把聖歌詠唱得十分優美。然而,貪欲使他矇上了自己的眼睛,他是五年前煽動印地安人叛變的陰謀者,事敗之後馬丁納茲運用權勢,以應允營救並幫助脫罪騙取了印地安人的田地與財產,傳說中,馬丁納茲還玷污了一個15歲的墨西哥童貞少女。然而,取得田地之後馬丁納茲便撒手不管,只知坐享騙來的肥沃土地和豪華農莊,而鬧事的印地安人卻慘遭吊死。另一個敗德之徒則是位於霍都谿穀(Arroyo Hondo)魯塞洛神父(Padre Lucero),他是個守財奴,喜歡把主婦們丟掉不用的掃把拾回來,揀穿馬丁納茲剩下的寬大衣服。賴都主教歷波折,終於解除了他們的職務,儘管因此導致新(美國)、舊(墨西哥)教會的分裂。由於死守財物的性格,魯塞洛神父在一次阻止潛入偷竊的打鬥中刺死了小偷,從此一病不起,馬丁納茲則死於心臟病。人們傳說,魯塞洛神父在彌留之際,在另一個世界裏看到了馬丁納茲正在受罪。

維拉.凱瑟毫不忌諱天主教會的腐敗、鬥爭和醜聞,也毫不遮掩神職人員自身的墮落和敗德,其中最大的諷刺就在於,劣行昭揭的本地神父在還沒有幫助眾人升上天堂之前,自己就已墜入地獄深淵。顯然,欲望是德行的對立物,天堂不是死後才獲得報酬的樂園,而是此生修身養性的「現報」場所;地獄也不是死後受審的恐怖法庭,而是世間凡人作繭自縛的「在地」牢房。

 

蠻荒聖者、道德完人

 

賴都主教不是一個激進的教會改革者,而是一個行動的教育家。他重視印地安傳統文化與地方習俗,他不依侍白人優越,也不濫用神職權威,他像個「現代耶蘇」,以感覺直觀和風土人情而不是賣弄教條或教權,來傳達上帝的恩典。儘管他也動用私刑,但他並不像馬丁納茲為了自我辯護而指責於他的那樣,試圖以「殖民強者」的姿態,把法國文化、美國教會戒律,強加於印地安異族身上。然而,賴都主教也是一個平凡中的凡人,由於一生遠離家鄉、異域傳道,面對繁重的教務,他也會有意志消沉、信仰動搖的時刻,每逢12月天,聖誕節前夕,一種異地孤冷的傷感總會襲上心頭。「一夜,他躺在床上,無法入睡,一種失敗感啃著他的心。他的祈禱不再使他振奮,它們只是些空洞的字語。他的靈魂是一片不毛之地。他的生命那樣空虛,……他的工作虛飄飄地沒有根,是一棟建築在沙上的房子[4]。但賴都主教並沒有倒下,晚年的賴都主教集眾人之資建立了新的教堂,這不只是一處供人祈禱默拜的場所,而是一座道德聖地的指標。他將天主教義和印地安文化融合起來,為當地人建立了一處心靈憩息之地,也完成構築自己精神家園的遠大理想,他最後死在自己建築的教堂祭臺上,平靜、光榮而安詳……

作為一部歷史傳奇小說,維拉以其一貫細膩的筆法,生動地描寫了新墨西哥這一古老邊區的風土景觀,對「古印加」遺址和文化作了富於哲理和神秘的探索。一如先前作品中成功地塑造移民鬥士、草原英雄的形像,維拉再度成功地塑造了賴都主教的異域傳奇和偉大事跡:一個以上帝之名、天主之音而奉獻一生的蠻荒聖者與道德完人。

 



[1] Willa Cather, 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6, p. 67; 中譯本見《總主教之死》,王敬羲譯,臺北:今日,1965,頁51

[2] Willa Cather, 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 p.75; 中譯本,頁58

[3] Willa Cather, 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 p.104; 中譯本,頁80

[4] Willa Cather, Death Comes for the Archbishop, p.211; 中譯本,頁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