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龍應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龍應台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2月9日 星期二

回抱海洋需要內陸重建

 

回應龍應台之《面對大海的時候》

回抱海洋需要內陸重建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rtak09(SellItems)&id=AK0906#prettyPhoto

收錄於龍應台 《面對大海的時候》一書

宋國誠


繼「五十年來家國」之後,龍應台再撰「面對大海的時候」,先前鋒利的政治批判回轉至文化心境的反思。龍應台以「海的意像」來敘述一個民族心理在政治重力下遭到扭曲和變形的困境,此一困境來自於台灣人民雖然實現了政治解嚴,卻從未擺脫文化戒嚴與心靈戒嚴。台灣雖是一個海洋國家,但大海卻象徵隔絕與孤立,危險和威脅,歷史的制約使我們習慣內陸思維於是今天的台灣雖有海洋卻沒有海洋文化。「背海面陸」是龍文「海的意象」中悲情鬱結之所在,它造就的是孤島思維下的內陸凝視,孤立、不安、困守,藍海變為人文的黑牆,海峽成了人民心靈的巨壑。

然而問題不在於面對大海還是縮身內陸,問題在於即使專注一島、凝視內陸,台灣是否因此造就出令人驕傲的「內陸文化」?古來,海洋文明與大陸文明分別是人類文明的兩種範型,如果近代以來有了冒險犯難的海洋文明,人類也早有綿延流長的大陸文明。希臘首先以內陸城邦建立了公民政治典範,隨後跨洋出海而有「迦太基文明」的發揚,俄國雖也背海面陸,但自專制沙皇以來也蘊育出輝煌的文學與藝術,德國半海半陸,但向來自稱內陸國,也造就了黑格爾、康德、馬克思等高尚的「德意志哲學」。反觀今日台灣,既跨不出大洋,也活不出內陸,既無乘風破浪的海洋性格,也無沉穩內斂的大陸志氣。

政治戒嚴的陰影仍然盤據在文化意識的深層結構中,甚至文化戒嚴的因素處處泛濫,人文踐蹋和生態掠奪一樣劇烈,對大海的陌生、疏離和傷害,照樣移轉至對內陸的掠奪、欺混和狡騙。政治解嚴之後民主濫施,選舉過動之後政客橫行,於是,政黨你死我活的對決,政客縹肉噬血的貪瀆,納同排異的族群對立,閩語霸權的獨尊立威,歷史竄寫的我行我素,歷史事實可以拼貼零湊,人物評價淪為政黨偏好而被裁剪切割,鼓動復仇施恨的影劇竟是家喻戶曉,Call in節目真理愈辯愈不明、立場愈辯愈堅挺,經濟大犯可以三審之後減刑,公司老闆可以淘空資產逍遙海外。諷刺的更是,陳水扁的一語一行占據滿版篇幅,慈濟的功德只是茶餘飯後,血腥暴力是收視率競逐目標,文藝聲樂卻是苦撐待斃的票房毒藥。在這塊早已貧脊失血的陸地上,政治臭氣與政治人渣如影隨行。土地的熱愛退化為意識形態的詭辯,本土意識轉化為民粹暴治的護符。在背離了大海之後,我們又唾棄了內陸,為了政權可以欺眾,為了取卵可以任意殺雞。放眼盡是內鬥、內耗的孤島思維,內哄、內爆的毀土行徑。

龍應台籲求重新面向海洋,走向心靈解嚴,這種浪漫期許,既可遙在彼岸的盡頭,也可近在自家的花苑。然而在擁抱海洋之際,更需要陸地的清掃和人文地基的重建。沒有平野四闊的內陸氣度,就不會有重洋遠渡的驚豔。今日台灣最渴望的,應是以文化批判大力解構政治鐵板,以文化百花覆蓋政治亂崗,以文化反思厚植公民涵養。讓背離海陸的政治烏煙散去,讓海陸兩棲的文化論述輕車揚帆!

 作者:宋國誠,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