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世紀:20世紀的哲學(1) Emmanuel Levinas(列維納斯)-4
在產出「逃離」概念並完成了對「胡賽爾/海德格-現象學/存在主義」的斷捨離,而不是僅僅在這個體系內加油添醋,反而是從他的好友Maurice Blonchot(莫里斯・布朗肖/《托馬斯黑夜》)獲得靈感(關於「黑暗」的想像)之後,Levinas才開始真正走上一個原創性的哲學家(這個過程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完,在此僅僅以最簡單的方式描述)。
il y a, 是Levinas最為核心的種子概念,它構成Levinas成熟而詩化般的著作《從存在到存在者》的思想基底(實際上應該譯為《從實存到實存者》,因為Levinas使用的“existence”與他所主張逃離的海德格的“ȇtre”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別)。il y a中文譯為「實在」或「實存」,但此一概念既不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也不是實際、具體、可見的存在,正確的翻譯應該是「有」或「在」,類似於英語中的「there is, there are」。il y a 是一個中性非人稱的詞,它作為經驗自身而先於所有的名稱、主體、意識,有如「下雨」、「天涼」的體驗。il y a本身並不虛無,但卻孕育所有一且的虛無性;il y a並不是一個意涵「統合」的概念,正好相反,它是以分離、逃離、分裂為起點,並且只有從逃離出發才能實現超越。我把它看成是一個類似「基因」的概念,所有細胞都依賴於基因而分裂-通過與自身的分離-進而形成組織和更複雜的器官。
從布朗肖那裡獲得靈感,Levinas把il y a比喻為「黑夜」。在黑夜之中什麼都看不到,它無影無形、無名無狀;黑夜是如此純粹而現實,如此巨大而全形;黑夜是一種巨大的恐懼、無底的困惑、無法言說的可怕;il y a作為一種經驗本身就是一種痛苦、迷亂和純粹的孤獨。中國學者杜小真寫到:「在黑夜裡,諸物的輪廓消失了,模糊一片,它們的形式沒有了。我們面對的不再是確定的物,而是這種『烏有』(rien),卻不是純粹的虛無」(杜小真,頁30)。沒有人可以看見黑夜本身,因為你看不見讓你看不見的實存性,但黑夜確是存在著,而且並不以你的視覺為前提,那是一種完全可以感受到它的不存在的體驗,這就是一種「沒有實存者的實存」-你看不到黑夜但黑夜卻壟罩著你,一種不在場的在場。中國學者杜小真寫道:「這中性的、無意義的、無名的il y a 是極其可怕的。它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它其實就是對無意義的體驗,或者毋寧說是對無意義存在的分享(participation)的經驗……。所以可以說,il y a就是意識分享『黑夜』的經驗,就是對無名存在的體驗。這種體驗,從根本上講,也就是主體可能被非人格化的體驗」(杜小真,頁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