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大破解/2025年8月20日
Q1:
(第一小節,10分鐘)
關於「俄烏和平」問題,為了讓觀眾朋友系統的理解,我把它分為「兩個畫面」,一個叫「定格版」,定在「雙普拉斯加會晤」結束;下一個是「動態版」,共有3條規劃路線。簡單地說,可以歸結為:五個版本、三條路線。
第一個「定格版」,共有五個版本:
當然還有一個叫做「搞笑版」,就是中共一邊支持和談、一邊賣無人機給俄羅斯的「盜版」!
1,川普的版本(分前後兩個劇本)
會前希望通過與普丁在會面促是普丁達成「停火協定」,但沒有成功。
會後表示將以「和平協議」取代「停火協定」的方式,來終結俄烏戰爭。
在「雙普會」之後,川普在接受美國福斯新聞(Fox News)專訪提到,在他準備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時,會給對方忠告:「達成交易(make a deal)吧」。理由是:「俄羅斯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而他們(烏克蘭人)不是」。川普表示,在「雙普會」之後與澤倫斯基和多位歐洲領導人通話,內容是:「大家一致認為,結束俄烏這場可怕戰爭的最佳方式,是直接達成一項和平協議,而不是僅僅簽署一紙通常難以持久的停火協議」。
我一向是「川普相對論者」,對於「川普版本」:
正面來看,其實川普更好的說法是:停止殺戮吧,有仇以後再報。
負面來看:以「被侵略者的土地」交換「侵略者的和平」,將衝擊國際體系的道德基礎。
2,普丁的版本
普丁的版本是:必須解決「俄烏戰爭的『根源』」問題,意思是要追溯到石器時代啦!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並主張以「領土交換」來獲取俄羅斯的停火。但是普丁所謂的「領土交換」,不涉及「把俄羅斯固有的領土去和烏克蘭交換」,而是要求烏克蘭從自己的領土撤軍、甚至讓出俄軍迄今仍未能拿下或還未建立穩固控制的烏克蘭領土(「頓巴斯地區」,包括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州),而俄羅斯所謂的「交換」,僅是凍結部分戰線,「凍結」並非「停火」,而且前提是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必須獲排除。
換言之,普丁依然「血口噴人」,貪得無厭!
3,史提夫‧維特科版本
參與出席「雙普會談」的川普特使史提夫‧維特科(Steve Witkoff)表示,普丁已經傾向於(edged toward)作出一些讓步(some concessions),包括同意川普提出的在「非北約框架下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
維特科在接受CNN的專訪時表示:川普向澤連斯基提供了「類似北約第五條」的模糊安全保障(vague security guarantees)」,維特科夫宣稱,普丁已接受了這個想法。川普回應了(mirroring)普丁的意願,明確表示烏克蘭絕無可能加入北約,儘管澤連斯基長期以來一直尋求加入,以獲得更多抵禦俄軍的安全保護。
這是我所所聽到最樂觀的版本。最後就看「什麼是『類北約的安全保障』」,以換取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我的看法是:這與川普執政以來的歐洲政策,有點背離:川普一直希望從「歐洲防務」中抽身,但如果依照Witkoff的版本,美國有可能重新介入烏克蘭的安全防衛。
國務卿魯比奧在ABC《本週》(This Week)節目的專訪指出:「美俄已經找到了『潛在共識的領域』(we
identified potential areas of agreement)」,但仍然存在一些重大的分歧(some big areas of disagreement),因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俄「還沒有到達達成協議的程度」。我們還沒有摸到和平協議的邊。但雙方認為確實取得了進展。盧比歐的結論是:俄烏雙方都須要作出讓步才能結束戰爭,而且短期內和平協議恐難實現。
這是最謹慎和保守的版本,換句話說,俄烏和平是一條「艱難的路」,還要看以後的發展。
5,歐盟/澤倫斯基的版本
依據《美聯社》的報導,歐洲領導人明確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但同時也擔憂澤倫斯基可能在川普主導的美俄和平談判中被迫接受不利協議。本周,歐洲7個領導人「組團」前往白宮,目的在凸顯歐洲領導人堅持:歐洲必須在俄烏和平談判中擁有一席之地。基本上,這7個領袖代表歐洲比較「整體性的立場」,就是不接受烏克蘭「割地賠款」;但是對於「美國表示願意參與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表示歡迎。至於澤倫斯基可能處於有史以來最大的壓力。他是否接受以領土交換和平,類似「雅爾達密約」之後波蘭的命運,將是21世紀「驚天動地」的大事。
自今年年初以來,歐盟主要國家一直在討論建立一個支援烏克蘭的「志願聯盟」,英國首相史塔默(Keir Starmer)指出,已經制定出「一項成熟的作戰計劃」,在停火情況下向烏克蘭部署「保障部隊」。這支部隊將「協助保衛烏克蘭的領空與海域,並重建烏克蘭武裝力量」。
所以,第一個「定格版」將歸結為:如何滿足普丁的侵略戰果之下,如何為烏克蘭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這是美、俄、烏、歐四方面接下來的外交努力的核心議題。
----------------------------------(第一小節到此)
第二小結(10分鐘)
動態版可以分為3 條路線:依然跟上述的「定格版」相關聯。
第一條路線:美俄烏三邊談判。
這是在川普版本、普丁版本、Witkoff和Rubbio四個版本之中尋求「綜合性出路」,這其中關鍵是:普丁願不願意參加「三邊談判」?普丁願不願意「先停火」,還是想「邊打邊談」?普丁願不願意在「領土交換」問題做出退讓?如果先停火,普丁就會在戰場上「暫時失去優勢」;當然也要看澤倫斯基願不願意「交換領土」?如果不願意,要看在會談中如何與普丁「尖峰相對」或「據理力爭」。
川普在「真實社群」平台發文寫道:「安全保證將由多個歐洲國家提供,並與美國協調」。這句話非常關鍵,是這次歐洲七領袖與澤倫斯基「白宮會談」最重要的一個表態。但是,也別忘了,俄烏之間已經經歷好幾次談判,都以失敗告終。
第二條路線:澤倫斯基的「保護烏克蘭」路線。
關於安全保障,澤倫斯基要求以「間接軍售」的方式,通過歐洲購買900億美元的美國武器,很有趣的是,澤倫斯基還提議,美國可以向烏克蘭買無人機!這其中的關鍵是:安全保障的機制和運作方式如何佈署?這其中,美、烏、歐盟、北約四個方面如何協調參與,換言之,這究竟只是川普的一項「政治性承諾」?還是具有真正嚇阻俄羅斯「再度入侵」的作用?
第三條路線:歐洲路線,我稱之「保鑣路線」
歐洲先前的立場是:先停火、在談判。但川普認為:「不須停火,直接談判」。
接下來,歐洲的角色非常重要,是安全保障的執行者:包括歐洲如何研議、協助並落實「烏克蘭安全保障」的規則與細節問題,這是一個非常複雜和敏感的問題,因為,俄羅斯也會問:那俄羅斯的保障是什麼?
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的表態最具關鍵性:他在白宮感謝川普「打破與俄國總統普丁的對話僵局」,他呼籲各方把握此一時機,「我們必須停止這些殺戮……讓這場戰爭盡快結束」。
我以一個烏克蘭士兵的視角做出總結:上面在談判,底下在打仗。我只有一句話:勇敢吧!烏克蘭!
==========================================================
二,抗戰時期中共叛國真相
為了反制中共竄改歷史,妄稱中共「領導抗戰、獲得勝利」,還搞了一個「九三大閱兵」,我必須在這裡引述3個珍貴史料,揭露中共在抗戰期間「通敵叛國」的真相!我以三個單元來討論這個問題,上一集我討論了《南京照相館》這部電影,我指出中共想建立一種「仇恨史觀」,並把這種仇恨動員轉化為中共殘破的合法性,我提出「復健史觀」,我認為中華民族只有放下仇恨,才能走出為未來!
(一) 《毛澤東勾結日軍的真相》:潘漢年事件
依據日本筑波大學學者遠藤譽,2016年出版的中譯本《毛澤東勾結日軍的真相》一書所披露,日文版名為《毛澤東,與日軍共謀的男人》,揭露了當時世界上沒有被公開過的許多證據。遠藤譽(現年已經84歲)還出版了《掌控中國的九位男人》、《紅色皇帝習近平》等等,是一名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
抗戰時期(南京淪陷、汪精衛成立偽政權),毛澤東為削弱國民黨的力量,派遣潘漢年潛伏日本外務省,把國共合作中獲得的軍事情報賣給日本,借機壯大中共力量,為日後打敗國民黨軍隊做好準備。遠藤譽這本書,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是依據岩井英一(當時擔任日本外務省駐上海的情報頭目)在昭和58年(1983年)出版的《回想的上海》一書的基礎上,多方收集資料撰寫而成。
她在這本書的序言中,開宗明義地說:「是誰背叛了中華民族?中國建國之父一一毛澤東」。她繼續寫到:「在抗日戰爭中,共產黨軍多少和日軍打過一些游擊戰。 但是對毛澤東來說,最大的敵人一直是國民黨的蔣介右。毛澤東正是打著這樣的算盤,讓國民黨軍和日軍正面作戰並被消耗,然後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擊敗大傷元氣的國民黨軍,以奪取中國政權」。
遠藤譽認為,毛澤東心目中真正的敵人,並不是侵略中國的日本軍隊,而是抗擊日本侵略的國民黨政府。他派出特工與日本人聯絡,甚至不惜私下一再議和,目的都是為了壯大中共軍隊,削弱蔣介石的力量。
1937年終日全面開戰,共產國際訓令中共與國民黨合作,採取「共同抗日」(第二次國共合作)的路線。1938年秋天,毛澤東派遣中共間諜分別前往上海和香港,和日本外務省所屬的間諜機關「岩井公館」的岩井英一,以及和日本陸軍參謀部的特務機關「梅機關」的影佐禎昭大佐(隨後擔任汪精衛南京政府的最高軍事顧問)等人進行了接觸。
這本書寫道:「毛澤東利用張學良於1936年所發動的西安事變,讓國民黨不再圍剿共軍,並以『合作』為由,從國民黨政府獲得軍備武器,卻在背後把國軍的軍事情報出賣給日本間諜機關。出賣了中華民族、出賣了中國人民的,正是中共的『偉大領袖』毛澤東本人」。
1939年秋天 毛澤東派遣潘漢年等中共閤諜,潛伏在日本外務省的「岩井公館」, 把國共合作獲得的蔣介石政府的國民黨軍事情報高價賣給日本。不僅如此,毛澤東還指示潘漢年向「岩井公館」的主人岩井英一提出「中共軍和日軍停戰」的建議。為了協商日共停戰,潘漢年通過岩井的介紹,與南京汪精衛政府的軍事顧問、 日本陸軍將領影佐禎昭見面,又在影佐引薦下與王精衛也見了面。換言之,潘漢年是毛澤東的「特命紅色特工」,不僅通敵日本、而且通敵汪精衛,背叛國民政府「三大漢奸」行為。
遠藤譽在這本書中還寫道,中共建政之後,毛澤東一直想邀請當時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訪問中國,但沒有成功。改邀請舊日本將領遠藤三郎中將:
「1956年毛澤東在中南海招待遠藤三郎中將等人時,就曾經說過:「你們(日本皇軍)也是我們的先生,我們要感謝你們。真是你們打了(侵華)這一仗,教育了中國人民, 把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打得團結起來了,所以,我們應該感謝你們」。
這就是毛澤東的真面目!
---------------
(二)謝幼田《中共壯大之謎》
另外依據謝幼田2002年出版的《中共壯大之謎:被掩蓋的中國抗日戰爭真相》一書,也揭露了中共紅色特工通敵賣國的醜聞:
潘漢年當時在香港和廖承志一起負責情報工作,每半個月向日本特務機關提供一些情報(例如關於「新四軍」的編制和作戰計畫),由潘漢年直接交給日本駐香港領事館特務小泉清一;日本特務機關每月提供給潘漢年兩千元港幣的情報費用,而且第一次付給一萬元。
這本書寫到:「就像八路軍、新四軍在實際戰爭中主要是打擊國民政府軍隊一樣,中共的所謂秘密戰線,竟然是和日本侵略者聯合在一起,彼此交換有關中國抗戰的政治、經濟、軍事的情報,聯合對付國民政府。潘漢年所領導的所謂情報活動,是毛澤東的延安政府打擊國民政府的一部分。其實質也是出賣中國抗戰,而有利於中共延安政權和日本侵略者政府,是不折不扣的漢奸行為」。
依據謝幼田的觀點,「潘漢年已經不僅僅是情報首腦,而是延安中共中央駐日本方面的聯絡人」。
----------------------
(三)張國濤的《我的回憶》
另外,在張國濤(中共創始人之一,解放軍創始人之一,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在1998年出版的《我的回憶》中,其中有一段關於「國共合作」的史實:
7月15日,中共中央公佈國共合作發表宣言,聲明與國民黨共赴國難,以爭取民族獨立,實現民權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等為共同奮鬥的總目標;並鄭重聲明下列四點諾言:一、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今日中國所必需。二、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終止以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以期國家政權之統一。四、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
其次是關於《洛川會議》:
1937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擴大會議在離延安90公里的洛川縣城附近一個村莊內舉行。在這次會議中:
「毛澤東他警告會眾不要為愛國主義所迷惑,不要到前線去充當抗日英雄;要知道日本的飛機大炮所能給予我們的危害,將遠勝過於蔣介石以前所給予我們的危害。他主張八路軍應堅持遊擊戰爭,避開與日軍的正面衝突,避實就虛,繞到日軍的後方去打游擊,主要任務是擴充八路軍的實力,並在敵人後方建立中共所領導的抗日遊擊根據地」。
在第三冊490頁中,張國濤引述了毛澤東當時對日抗戰的態度:
「當時國民黨軍隊在上海四周苦戰了約三個月,許多戰績可歌可泣,直到這年十一月初才被逼向後撤退。連山西的閻錫山在太原失守後,也宣稱要在山西守土抗戰。毛澤東從來不談友軍抗戰的事,我從未聽見他讚揚和鼓勵過這些英勇抗戰的表現。當南京失守,國軍向後撤退,形勢相當混亂的時候,毛澤東曾得意的描述他的抗日觀感。他認為蔣介石等如不投降日本,可能將整個中國的領土斷送與日本,可是日軍只能佔領一些大城市及重要交通線,中共所領導的遊擊戰爭,就可在廣大敵後地區發展起來,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中國才能翻身。因此,整個中國會被蔣介石斷送,將來中共又可以從日本手中奪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