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我的藝術筆記 (4):陳鏡/來自風中的聲音

我的藝術筆記  (4)

臺灣原創藝術家陳鏡:來自風中的聲音-陶笛(Ocarina)

陳鏡,臺中神岡人,國立臺中技術學院畢業,1985年習陶藝,1999開始學習漆藝。參展與獲獎無數,但我最關注的是他的「音樂哲理」。

為了要在「生活」與「生命」之間取得平衡,陳鏡1985年從繪畫轉向投入陶藝創作,進而不斷尋求創新突破。陳鏡描述了他的創作生涯:

「大約十七、八年前,第一次在百貨公司看見從智利引進的陶笛,開始引發我濃烈的興趣」,因此開始研究這個既可以是樂器、也可以是藝品的東西。 「但事實上,陶笛一開始並不被歸納為陶藝」,而且當時對於陶笛的製作和知識並不普遍,所以透過自己的摸索、嘗試和探討,並加上與網路平台結識的同好們交流,而有今天的成果」。


陳鏡吹奏自己的作品

因為從陶藝的基準做深入研究,陳鏡認為陶笛應該並不只歸納為樂器,就如同陶藝並不只侷限為藝術品,而更能夠走向生活,成為生活中隨手可取得的巧妙精品。

陳鏡作品1

留著一個光頭,眼光睿智而清澈。我關注的是陳鏡的一種「思」的能力,一種能夠把哲思帶入工藝和音樂的融合之中的思考能力,搭配中國陶笛演奏家林燁的音樂,表現的是天地合鳴、人物齊一。

正如法國哲學家Maurice Merleau-Ponty所言,在背景與圖形之間,「……圖形的部分除了有一種顏色和一些性質以外(在陶笛作品中可以「造型」來類比),還有一種特殊意義;問題在於理解這種意義是由什麼構成的」。在我看來,我想Merleau Ponty也會同意,這種意義之構成,應是一種「喚起」(beckon)或「召喚」(evocation),也就是在凝視與觀賞一件作品時,產生了一切美感記憶的湧出與投射。於是,在藝術家與觀賞者之間產生了一種「記憶的相互補充」;這是一種美感的互滲與互動;我認為,只有這種互動,才能使藝術家的作品清晰並得到理解,使觀賞者在觀賞中得到自我的歡愉和肯認。這時候,觀賞者不經意的把自己等同了作者,「喧賓而奪主」;而作者也在早先創作的過程中,在想像並預期觀賞者的「等同性理解」中,延續著他的創作靈感與藝術生命。

陳鏡有個人工作室:「桼采匋」。其中「桼」是漆的古字,音意皆同,天然生漆之意;「采」是彩的古字,音意皆同,釉彩繪飾之意;「匋」是陶的古字,音意皆同,陶瓷的器物之意。「髹飾」,為以天然生漆塗飾在器物表面上的技術之意;「付丙」為把陶瓷等製物置放於火裏燒製的工序之意。故此,「桼采匋」,乃是以天然生漆、陶瓷土、化粧土、釉彩等媒材相互搭配結合運用之藝術創作。


陳鏡作品2:陶笛

陳鏡作品3(展示於「花自在」田園民宿)


陳鏡作品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