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最好一刻?為了蔡英文的外交成就,台灣將承受哪些得失?
文 / 鄧麗萍 攝影 / 鄧麗萍
2020-08-10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4096
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訪台會見總統蔡英文。總統府提供 |
美中關係不斷惡化、全球新冠疫情未見平息之際,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以「請益」之名訪台,被喻為「台美斷交41年來,關係最好的一刻」。然而,這趟「防疫外交」會換來美國相挺,或淪為「外交煙火秀」?台灣又需交換哪些代價?
父親節翌日,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Alex
Azar)飛抵台灣,不僅是1979年以來訪台層級最高、也是蔡英文總統上任六年來首位訪台的美國內閣官員,被民間謔稱「美國爸爸來了」,更被喻為「台美斷交41年來邁向關係最好時刻」。
阿查爾此次訪台,主要目的是「要持續深化台美醫療研發、供應鏈安全,以及全球衛生的合作」,預計停留三天,行程包含代表川普會見蔡英文,拜會外交部、衛福部,與防治新冠肺炎的醫護及專家會談,到台大公衛學院演講,參訪口罩國家隊,弔唁前總統李登輝等。
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Alex Azar), 總統府提供 |
由於阿查爾訪團免除隔離檢疫,引發外界批評「可能成為防疫破口」「雙重標準」等聲浪,但一向嚴守邊境管制的衛福部長陳時中仍破例護航,以「外交泡泡」為名,並聲稱「若有感染,我負責」。
為了豁免14天檢疫,陳時中搭建的「外交泡泡」作法是,要求訪團提供72小時前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到台灣在機場需二採陰性,且團進團出、全程防護,並與一般民眾動線分離。這才促成一場闊別多時的外交成果。
阿查爾這趟「請益」之旅,正值美國新冠確診破500萬例、中美關係惡化的關鍵時刻,雖然已引發中國當局的強烈抗議與不滿,但對台美關係而言,已達成三大突破。
突破一:台美關係最好時刻!美國對台承諾愈來愈明確
「這次衛生部長來,不算是最高層級,過去美國內閣部長級也來過很多次,」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宋國誠認為,重點是美國官員選在中美交惡的敏感時機訪台,更彰顯此行的特殊意義和使命。
阿查爾的第一個行程、8月10日在蔡英文會面時表示,「代表川普傳達對台灣的強力友誼和支持,也肯定台灣的防疫成就。」阿查爾是1979年台美斷交以來訪台的美國閣員中,總統繼位排序最高的一位;同時,他也是2018年3月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之後,第一位訪問台灣的美國部長級官員。
近兩年來,台美關係日漸增溫,有跡可尋。相較於1979年以降,美國國會通過和台灣相關的法案,僅有一部《台灣關係法》;但2018年迄今,美國國會已陸續通過《台灣旅行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台北法案》、《台灣保證法》等諸多友台決議和法案,對台灣的承諾可說是愈來愈明確。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力挺台灣不遺餘力,尤其是7月底提出的《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更是台美關係一大突破。
這項由美國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約霍(Ted Yoho)提出的《防止台灣遭侵略法案》,強調中國若選擇武力犯台,將授權美國總統動用武力因應,且設有五年落日條款。
「這個法案非常、非常重要,等於是把美國所有對台灣防衛的承諾包含在裡面,且訴諸於第一時間的行動。」宋國誠分析,過去美國在台海一直採取彈性、曖昧的姿態,鼓勵兩岸和平對話,反對片面改變現狀;這項法案一旦通過,只要中共犯台,美國就可以出兵反制」。
「台美關係愈緊密,台灣的安全係數就愈高,」宋國誠認為,中共迄今不敢對台動武,就是因為顧慮到美國的干預,而美國是全世界僅剩唯一對台灣負有安全承諾的國家。因此,美國對台友好是利大於弊,「台灣的防衛還是須依賴美國,講白了,就是有靠山。」
突破二:打破「一個中國」!美國聯合台灣、圍堵中國
阿查爾訪台,不僅代表台美關係更加密切,更深層來說,反映了美國對中國政策已有180度翻轉:從冷戰時期的「聯中制蘇」,到支持中國加入國際社會以藉此改變中國制度,如今卻是「圍堵對抗中國」戰略。
「其實,川普已經打破『一個中國』的政策,」宋國誠指出,阿查爾這次訪台於法有據,主要是《台灣旅行法》已經通過,授權美國行政部門進行台美內閣部長級的官方正式互訪。同時,美有意對台出售四架無人偵察機,「等於是向中共擺出一種『聯合台灣、圍堵中國』的態勢。」
美國總統川普、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
宋國誠分析,美國對付中國有一系列戰略部署,主要瞄準三大領域,一是人權迫害,包含新疆和香港問題;二是區域擴張,特別是南海;三是間諜問題。「這一系列的戰略部署,從遏止到圍堵,最後是開戰。」
而台灣在美國圍堵中國的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在地理上、在政治上,台灣是西太平洋重要的戰略支點,美國當然要緊緊把握住,」宋國誠指出,阿查爾這次來訪,強化台美關係、圍堵中國的象徵意義很明顯。
但宋國誠也提醒說,由於台美關係急速升溫,有可能招致中共的報復性反撲,而美國如果對中共的反撲,再採取軍事上的反擊,就會變成惡性循環,很有可能把台灣推向「代理戰場」的局面,「這是台美關係急速升溫所面臨的最高風險。」
因此,宋國誠認為,台灣應謹慎處理台美關係升溫的選項,也就是,應維持在公衛、經貿、文化等領域的合作,同時,儘量避免軍事上的項目,例如參與印太軍演、讓美國租用台灣機場作為軍事基地等,以避免成為兩大強權的「代理戰場」,反而得不償失。
針對美官訪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早前表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中國「堅決反對美台官方往來」,敦促美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以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並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紐約時報指出,「這是美國官員的一次罕見高層訪問,很可能會讓北京與華盛頓的緊張關係進一步惡化。」金融時報則指出,這象徵美國對台灣的「戰略轉移」,凸顯美台關係強化,但也為台灣帶來成為美中角力戰場的新風險。
這也意味著,阿查爾訪台,乃至台美關係升溫,已把台灣推向抗中的最前線;而一旦擦槍走火、引爆戰事,將為台灣全民帶來無可承受的代價。
突破三:台美醫療合作!美國欲和中國產業脫鉤,台灣成信任夥伴
過去半年的新冠疫情,揭示了美國對中國醫療產業鍵的依賴,已帶來國家安全風險。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指出,美國必需的藥品,口罩、手套、護目鏡等醫療器材,以及呼吸器等醫療設備,都過度依賴外國到危險的起步;而中國是世界最大醫療產業製造商之一。
「美國和台灣現在都已經不在WHO,而美國仍處於疫情高峰,加上中美交惡下去,美國已不可能依賴中國的醫療產業鏈。」宋國誠指出,美國要和中國產業脫鉤,透過美國衛生部長來台,就是要和台灣建立起公衛領域、醫療產業鏈的合作關係。
事實上,阿查爾在台美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的記者會上指出,未來當美國正式離開WHO,會尋找其他方式透過雙邊和多邊方式,持續與世界合作,也會和台灣討論參與意願。
阿查爾說,「美台將持續分享藥品和疫苗相關資訊,」在檢測試劑、口罩、呼吸器方面,台灣可望支援美國;而疫苗研發落後的台灣,也可望和美國進行技術合作。
從3月和台灣簽訂「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接著進行「台美防疫視訊會議」「台美太平洋防疫線上對話」;如今是美國衛生部長訪台,可見美國政府正逐步將台灣納入美國的防疫聯盟,也讓台灣得以防疫外交來突破中美防線。
新冠病毒帶來危機,也換來轉機。在全球疫情風雨飄搖中,台灣成功以防疫成績突破國際政治困境,川普此際對台灣示好,究竟是「真朋友、真進展」,還是外交「煙火秀」?在11月3日美國總統大選之後,留待時間印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