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波爾 內心世界的回音
文:宋國誠
http://old.ltn.com.tw/2005/new/feb/13/life/nylife-4.htm
2005年2月13日
V. S. Naipaul |
奈波爾(V. S. Naipaul)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三度提到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作品《駁聖伯夫》(Against Sainte-Beuve)。他引述普魯斯特的創作哲理,一種在記憶回溯中捕捉流散在時間中的存在與意義,作為他一生作品的總合。
正如普魯斯特的曠世巨著《追憶逝水年華》一樣,奈波爾以「追憶逝去的普魯斯特」,表達了普魯斯特對他一生寫作的影響。奈波爾推崇普魯斯特的觀點,認為「作品是作家的另一個自我」,作品中的作家,完全不同於個人習性或社會生活中那個淺薄化、修飾化的自我,而是一個只能通過探索內心世界才能獲得的「特殊自我」。這是一個深藏在內心神秘世界中的自我(the secretions of one’s innermost self)、在孤獨中寫作的自我。奈波爾指出,作品不是作家的產物,而是聆聽內心之後的回音。
普魯斯特 |
被譽為「百年一遇」的普魯斯特1871年出生於巴黎一個藝術家庭,自幼罹患哮喘病且終生未癒。《駁聖伯夫》是普魯斯特批評19世紀法國文學批評聖伯夫(Sainte-Beuve)的作品。作品中表露了濃厚的柏格森主義思想。普魯斯特強調,任何事物一經出現,就「遺失」在時間的巨流中,而時間一如經驗的碎片,任憑任何的理性(智力)都無法加以認識,我們只有依靠「記憶的召喚」,才能克服時間的無情,捕捉存在的意義。
法國重要的文史學家 Sainte-Beuve (1804-69) |
奈波爾自稱一生只憑直覺而寫作。正如普魯斯特在「追憶」中寫作,奈波爾則在「流亡」中書寫。旅者的腳步一如時間的滴答,在世界的直觀中體驗如幻似影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