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0日 星期一

Amitav Acharya,《美國世界秩序的終結》(1)

Amitav Acharya, The End of American World Order.

《美國世界秩序的終結》,袁正清、肖瑩瑩譯,上海:上海人民,2017




這是一本備受中國官方和學界推崇的「即興式」著作,出自印裔加拿大籍學者Amitav Acharya的手筆。這位人士,曾經受聘為中國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項目」的國際關係學教授,是一位典型的「中國資助學者」。可以想見,這種學術與政治的裙帶關係,其「傾中偏見/舔共情感」乃必然的結論。這是近年來所謂「美國懷疑論」-認為美國的霸權地位與國家實力正在(或已經)面臨衰退,中國正在(或已經)取代美國-的典型觀點。儘管這部著作並非一無是處,但違背事實、價值低落。 

作者在《中文版序言》中,首先提出我們正在見證世界秩序的轉型。「美國治下的單極秩序已經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我們擁有了一個新的秩序(001)。作者認為,由季辛吉首次提出的「多極世界」(multipolar world)並不恰當,因為這種體系是「由多個大國擔當管理國際秩序主要行為體角色的國際體系」,「是一個源自歐洲外交史的過時概念」。作者把我們所擁有的新秩序稱之為「複合世界(Multiplex World)(001)。實際上,這個「複合世界」的概念就像「複雜世界」一樣,是個「廢話性的多餘概念」。世界當然是「複雜組合」的世界,難道是「簡單世界」?但作者的理由是「當前主要行為體間的關係表現出了更加深入和廣泛的相互依存性(interdependence)(001)但全書的目的其實是為中國參與並主導國際秩序開闢一條理論道路。 

這位被中國學界稱之為「頂尖」的作者,解釋了他的「複合世界」的概念:「本書中所展現的複合世界理念指的是由文化和政治上多元但經濟上相互依存的多個行為體組成的世界,這個世界面臨的複雜的全球威脅不能僅靠大型多邊機構來應對,還要靠眾多大大小小、公共和私營的機構和網絡來共同面對(002)。實際上,這樣的定義,與「全球化」(globalization)並無差異,也無新意。 

果然,作者的目的一開始就顯現出來: 

首先,複合世界對中國意味著什麼呢?首先,複合世界給中國提供了確保全球和平與經濟福祉的更多參與機會與空間。中國不再受制於美國的單極主導、美國及蘇聯的兩極主導。它可以在世界事務中擁有多的影響力、發出更多的聲音,並取提供積極的領導(002) 

至今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說明由於中國的國際參與,給了世界多少的和平和經濟福祉,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不公平貿易、廉價傾銷和智慧產權的侵犯和盜竊等等;正如Stefan Halper在《北京說了算?》一書中所說:「在2009年的年中,隨著衰退的加劇,中國因其暗中採取鼓勵出口、遏制進口的政策而登上了《紐約時報》的頭版。據報導,中國政府通過實施更大規模的出口退稅以及國有銀行的寬鬆信貸政策來援助出口企業,還禁止省級政府機構購買進口產品,除非本地沒有替代品(027)。另外,也沒有任何證據說明,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提供了什麼積極的領導」?反倒是,中國堅定的支持世界幾個流氓國家:蘇聯、北韓、緬甸、伊朗、委內瑞拉。這些獨裁暴力集團,個個是中國的好朋友。 

第二,複合世界的經濟相互依存度很高,中國可以運用其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來強化和拓展這種相互依存度,這對於維持世界和平與穩定是非常重要的」。(002)

當中國對幾個主要國家(如澳洲、美國、歐盟)實施各種「報復性制裁」,乃至各國紛紛排除華為5G設備,自中國撤出製造基地和產業鏈,中國與世界的經濟關係更多的是對立衝突,而不是相互依存度的強化。所以,這第二個假設,只是作者Amitav Acharya自己的主觀期待,而不是所謂「複合世界」的真實情況。 

第三,在複合世界中,中國能推動舊國際機制的改革並幫助建立新的機制(002)。至今為止,沒有任何事實說明中國推動了舊的國際機制的改革,更多的是中國以各種手段收買並控制許多國際組織,利用這些被控制的組織為中國的外交與經濟利益宣傳、背書、撐腰,以滿足其自私的國家利益,WHO與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即使是「亞投行」,也只是一個「中國式的地下錢莊」,目的在支撐一個「債務外交陷阱」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在所謂國際秩序轉型中所進行的「基建殖民主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