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戰狼外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戰狼外交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7月27日 星期日

 

《宋國誠專欄》

中國戰狼外交的最後輓歌

-王毅記者會,美中已經冰火不容!

本文發表於《上報》,2025年03月10


王毅在聯合國2758號決議上,故意「竄加」了「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一個段落,也就是惡意塗抹和修改。
(圖片摘自百度新聞)


中國外長王毅在37日在14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期間,召開了「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記者會。除了對國際問題發表一堆空口白話,以及對俄烏戰爭噴發「口水和平」之外,對於美中與美台關係的胡言亂語,可謂提油救火、毫無助益。尤其對美國的尖酸指責和狂妄批判,只有將美中關係推向冰火不容的死角,毫無轉圜餘地。 

我過去說過,美國總統川普回任白宮之後,必將對中國採取「行刑戰略」(strategy of execution),這個最終目標的實現,是採取「慢死-處決」的路徑,並經歷從「競爭-對抗-暖戰」的過程。目前的情勢證明,特別是這場名為記者會實為「鬥美大會」,證明了這個過程正在加速。 

王毅對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三竄」手法:竄加、竄詞、篡奪 

在記者會上,王毅再度臉不紅、氣不喘地竄改「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王毅宣稱該決議「徹底解決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台灣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此語一出,美國國務院立即反駁,指責中國刻意濫用和扭曲聯大2758決議,是中國施壓行動的一環,意在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 

王毅在聯合國2758號決議上,故意「竄加」了「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中國」一個段落,也就是惡意塗抹和修改。實際上,2758號決議只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PRC)的代表權(representatives)」沒有任何字語提到「主權」(sovereignty)問題,既沒有「全中國」的字眼,也沒有「包括台灣在內」這一詞語。換言之,王毅就是用偷渡的小動作,使用「包括」這一「竄詞」來「篡奪」-竄改和掠奪-台灣的主權地位。也就是用「文字偷渡」來實現「主權偷渡」。


台灣是中華民國當今的所在地,中華民國是一個早已獨立124年的國家,過去是,未來也是!(美聯社)

至於所謂「台灣在聯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的說法,完全是瞎扯、胡扯和亂扯。聯合國關於台灣的稱謂就是「台灣」,沒有所謂「中國台灣省」,聯合國是一個「主權國家的聯合體」,不會去涉及「一個國家的省」的問題;至於所謂「台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後更絕無可能」更是鬼扯,台灣是中民國當今的所在地,中華民國是一個早已獨立124年的國家,過去是,未來也是! 

最後,王毅還撂下狠話:「臺灣是中國的,誰也別想插手,搞『台獨』就是死路一條」。這又是一次強詞奪理的恫嚇。實際上,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主權屬於全體台灣人民,從來就不是中國的,沒有人想插手台灣,只有中共想插手、染指、打壓、併吞台灣!台灣沒有「再宣布獨立」的獨立問題,只有中華民國獨立在台灣的事實;如果有台獨問題,那只是一個台灣內部的「言論問題」而不是憲法體制的「法理問題」;實際上,台獨不是死路一條,恰恰是中國搞「抗美」才是死路一條! 

究竟是美國應該復盤?還是中國應該反思! 

王毅居然跳上「訓導主任」的高度,要美國「復盤」五個錯誤,包括:你們(美國)從這些年的關稅戰、貿易戰中得到了什麼?貿易逆差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製造業的競爭力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通膨是好轉了,還是惡化了?民眾的生活是變好了,還是變糟了? 

關於王毅的「五個復盤」,我可以在這裡真實的回答: 

1,美國從關稅戰、貿易戰中獲得了對中國野心擴張的圍堵。

2,美國貿易逆差雖然尚未縮小,但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已經下降。

3,美國的製造業已經開始上升,這得力於對中國低價傾銷、不公平貿易和資本與技術出口的反制。

4,截至目前為止,美國的通膨問題並未顯現,至少沒有惡化。

5,美國民眾的生活有沒有變好,不是中國可以說三道四;即使美國民眾的生活變壞了,也遠比中國人民的生活好得太多! 

實際上,「五個復盤」正是中國應該「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五個反思」! 

1,為什麼美國堅持要對中國打關稅戰、貿易戰?不就是中國課徵美國2倍關稅,並持續對美國進行不公平貿易?

2,為什麼中國低價傾銷的對美出口,已經出現下降?為什麼即使美國的貿易逆差尚未縮小,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已開始縮水?

3,批評美國的製造業,那中國的製造業又如何?是欣欣向榮?還是關廠倒閉?

4,美國固然有通貨膨脹的風險,但中國的通貨緊縮難道比較安穩平順?

5,在美國對中強硬政策之下,中國人民的生活難道是變好了,還是變得更糟了? 

美國對中政策:不再把中國當中國! 

王毅在記者會上警告美國:「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幻想一邊對華打壓遏制,一邊與中國發展良好關係」。殊不知,美國已經無意於與中國發展良好的關係。換言之,美國對中國只剩下打壓遏制,不再期望發展良好關係。 

早在220日,美國國務院官網的「國家簡介」頁面中,不再用「中華人民共和國(PRC)」來稱指中國大陸,而是改以「中國」(China)為簡稱。在此之前,國務院才剛剛刪除台灣頁面中關於「不支持台獨」的表述;目前的中國頁面寫道:「戰略競爭是美國看待與中國關係的框架」。對照於拜登政府時期,這段文字的原話是:「戰略競爭是美國看待與中華人民共和國(PRC)關係的框架」。此外,在「中國頁面」中還明確表示:「美國致力於打擊中國共產黨(CCP)對美國政府的惡意網路攻擊」等等。 

另一方面,依據美國國務院一份內部文件,美國在「中國共產黨(CCP)」與「中國人民」之間劃出了明確區隔,美國把北京的政府而不是廣大民眾,視為戰略競爭對手。換言之,美國已經改變了「中國」的定義:中共不代表中國,也不代表中國人民。


美國已經改變了「中國」的定義:中共不代表中國,也不代表中國人民。(美聯社)


在這份涉及中國相關術語的指導文件中,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指示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各單位,若在使用廣義的形容詞“Chinese”並涉及負面含意時,需要更為具體的描述並避免使用“Chinese”一詞;另外,習近平應被稱為共產黨的“General Secretary(總書記),而不是“President(總統/國家主席)

「戰狼輓歌」將變成「戰狼悲歌」 

王毅在這場記者會中,除了像個深宮怨婦的抱怨與發牢騷之外,其對美國與台灣的強硬態度,絲毫無助於中國外交環境的改善,反而更加激怒川普,並將迎來美國更加嚴厲的報復。

 我把王毅這場記者會,稱之為「戰狼外交的最後輓歌」。很快地,「戰狼輓歌」必將變成「戰狼悲歌」。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宋國誠專欄》 沒有半句是真話!-評趙立堅的所謂「嚴重關切」

 

《宋國誠專欄》

沒有半句是真話!

-評趙立堅所謂「嚴重關切」

 本文發表於《上報》,20211220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32978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215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就美國政府考慮對中國芯片製造商「中芯國際」實施制裁一事,表達了所謂「嚴重關切」。

 

化妝師?還是毀容師?

 

趙立堅是中國資深的戰狼外交官,巧言善辯、反應機靈。在中外記者齊聚的公開場合,在中國這種「舉國聽一人」的體制下,趙立堅也只能拋出一些官定語言,以避免違逆上意。如果學者(Lee McLntyre)把今日媒體氾濫、假消息充斥的年代被稱為「後真相」(post-truth),那麼在「習近平體制」下則是「無真相」(no-truth)國度。發言人是政府的化妝師,以裝飾國家顏面為己任,但如果把口紅當眉筆,把項鍊當耳環,硬是拿下自己的假面具戴到對方臉上,那就露出自己的真面目且遮蔽了對方,那麼這種發言人就不是化妝師,而是「毀容師」。

 


對美國的三點指控:沒有半句是真話!

 

顯然,美國對中國的一連串制裁,已讓中國感到憤怒。關於美國考慮對「中芯國際」實施制裁一事,趙立堅以幾近「憤怒性關切」的語調,對美國提出了三點指控:一是指責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意識形態化二是指責美國違背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希望美國能夠維護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和國際營商環境;三是要求美國停止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中國特定領域和企業的做法。然而,這三點指控,沒有半句是真話,反而完全可以倒轉過來掌摑中共自己的嘴巴! 

首先,我們不懂什麼叫「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亦不知「國家安全」(national security)概念是否存在寬化、窄化、激化或淡化等等變化,但如果以趙立堅所稱的「泛化」是指政治化、工具化、意識形態化,那麼最擅於「泛化國家安全概念」者,全世界非中共莫屬! 

從過去基於政治鬥爭的需要而「客製化」的「反革命罪」,到最近的「香港國安法」第22條的「顛覆國家政權」罪,哪一個不是「國家安全概念的泛化」?試問當年的國家主席劉少奇被扣上「叛徒、內奸、工賊」三大罪名,哪一個是法律意義上的罪名?哪一個不是「政治鬥爭的泛化」?堂堂一個國家主席一夕之間淪為階下囚,請問這是什麼「化」?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僅僅「在會場外現身」維多利亞公園悼念六四事件31周年晚會,並點燃一根蠟燭,就遭到判刑13個月,試問這是不是「國家安全的泛化」?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僅僅因為獨立報導武漢疫情就被逮捕入獄,目前處於生命垂危之中,試問這是不是「國家安全的泛化」?以上種種,罄竹難書、族繁不及備載。至於被集中關押的新疆維吾爾族人,包括那些老人、婦女、學生、兒童、農夫、街頭小販、小學教師、……,試問這些老幼婦孺有什麼能力和體力去分裂國家或顛覆國家政權?將上百萬維吾爾族人關進四面高牆、警備森嚴的所謂「再教育營」,是不是正是趙立堅所指控的「泛化國家安全」! 

至於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云云,實際上,中國不僅利用科技和經貿手段達成政治目的,甚至把中國企業情報化、偷竊化。依據中國《國家情報法》,中國情報工作機構可以要求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支持、協助和配合中共的情報工作,不管是在境內還是境外;姑且不論中共在中外企業內設置了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黨組織」以進行監管和控制,也許就在某一天,只要黨國需要,所有境內外的企業都可能搖身一變成為中共的情報機關;企業不是「在商言商」,而是「在商言政」,甚至「在商言竊」。在《情報法》的大帽之下,企業既不能說「不」,也不能違法抗命!

 

中國軍方收集基因資料,目的何在?

 

依據美國「國家反情報與安全中心」(The National Counter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Center)的調查,中國正是利用所謂「軍民一體化政策」(Military-Civil Fusion Policy),通過電腦駭客或對美國企業的收購案,收集或竊取美國乃至全世界的隱私性數據,特別是生物科技、量子電腦和人工智能等等領域。依據「路透社」報導,中國企業「華大基因」(BGI)與中國軍方密切合作,研發了一種新生兒基因測試,讓軍方能夠從全世界無數人身上收集信息。「華大基因」透過與中共軍方合作研發的「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蒐集全球超過數百萬孕婦的DNA、國籍、身高、體重、病史等資料,這些作為除了醫學研究的目的之外,試問軍方介入的角色是什麽?軍方收集基因的目的何在? 

2013年起,「華大基因」就進入台灣從事NIFTY業務,與超過300家的醫院、診所、健康管理中心進行所謂「合作」,對台灣的國家安全構成了高度風險。2013年「華大基因」收購了美國一家研究「基因序列組合學」的公司,在麻薩諸塞州建立一處生產基地,並在2015年投資了一家消費者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目的就是在收集和建立基因數據庫。試問,中國的這些做法,是否正是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意識形態化?乃至逾越道德界線的非人化! 

美國政府依據嚴肅和可靠的研究報告於1216日宣布,決定將數十家中國企業和機構列入受限實體名單,因為些企業和機構涉及濫用生物技術,並將之運用在軍事計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國以「全民體檢」為由,利用生物臉部識別(biometric facial recognition)和基因檢測(genetic testing),對包括維吾爾人在內所有境內的異議份子進行監控,甚至還利用這些技術對海外華人進行「跨境監控」,試問,這些作為是否也是科技的泛國家安全化?

 

中國可曾有一天遵守了WTO的規範?

 

其次,中國指責美國違背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希望美國能夠維護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和國際營商環境。中國什麼時候祭起了「公平貿易」的大旗了?什麼時候高呼「非歧視的國際營商環境」的口號了?一個採行「國家管制經濟」-黨管資本、黨管企業、黨管市場-的國家,究竟有什麼立場要求別的國家遵守市場經濟和公平貿易的規則? 

中國「入世」已屆滿20年,西方國家開始思考和檢討,當年「帶領」中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究竟是正確還是錯誤?當年認為協助中國經濟發展將給中國帶來自由化的想法,是否過於天真?即使經歷漫長的20年之後,在 1020日的「WTO貿易政策審議」會議上,世界多國還是齊聲指責中國長期破壞多邊貿易體系,出於政治動機採取種種貿易干擾措施,包括運用加徵關稅、冗長官僚程序、蓄意阻撓等等貿易手段,阻撓他國商品的公平進口;姑且不論中國採取「政府補貼出口」造成世界性競爭扭曲,對外國企業進行強迫性技術轉讓,以及操縱匯率和偷竊科技等等惡行劣跡,20年來,中國改變了什麼?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究竟改善了還是惡化了國際營商環境?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中國可曾有一天遵守了WTO的規範? 

再其次,中國要求美國停止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中國特定領域和企業,實際上,打擊特定領域和企業,特別是中國自己扶植的頂尖企業,中國堪稱世界首屈一指,是中國「國家經濟暴力」的鮮明例證,因為在中國,所有企業都必須「聽黨話、跟黨走」,只有「黨」才是老闆;在所謂「愛國主義」的大棒之下,企業與企業家又何足輕重?

 

是誰在打壓中國企業?

 

20212月,中共推出所謂《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以所謂「反壟斷」、「共同富裕」、「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等名義,對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京東、美團、拼多多等科技巨頭以及支付寶、We Chat等平台,進行監管和打擊,乃至於以「清除無良藝人」為由整頓娛樂事業,以所謂「雙減」政策限制校外培訓行業,導致數百萬從業人員頓時斷送生計。20216月,「滴滴出行」在美國低調上市,但上市後不到48小時,中共就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強迫「滴滴出行」下市。內行人都知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基於《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要求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必須披露中國政府干預其業務的風險」,並接受美國的財政稽核,然而中國一再拒絕美國對中國企業的查帳,理由很簡單,中國承受得住「家醜外揚」嗎?中國頂得住政府監管和控制企業的內幕在美國被徹底掀開嗎?中國扛得住利用中國企業在美國進行智財偷竊的醜聞曝光嗎?又試問,以上種種,是否正是中共以國家力量對特定企業進行的無理打壓?這其中幾百萬人的生計又何足掛齒?

 

戰狼外交就是嘴皮子外交!

 

凡是趙立堅所指責於美國者,一律可以轉頭指責中國自身。這就是中共「有嘴說別人、無眼看自己」的外交表現。實際上,中國所謂「戰狼外交」不過是一種「嘴皮子外交」,牛皮吹破的結果,就是自掌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