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現象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現象學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8月1日 星期日

回望20世紀:20世紀的哲學(1) Emmanuel Levinas-2

回望20世紀:20世紀的哲學(1) Emmanuel Levinas(列維納斯)-2 

從師承同為猶太血統、德國弗萊堡的現象學大師胡賽爾(Husserl)以及與海德格從哲學至友到最後的徹底決裂,我們可以看到青年Levinas思想上的震盪與轉折。儘管作為將德國現象學引入法國的重要人物,Levinas即使終身忠誠於胡賽爾,但Levinas對胡賽爾始終聚焦於「意識向自身之還原的主體性」,感覺到仍有漏隙與不足。 

Levinas來說,什麼是主體?什麼是客體?什麼是主體與客體的關係?等等,是Levinas哲學之路的起點。1927Levinas開始接觸現象學,從此學習並超越它。 



自西方近代哲學興起以來,多數以「主體」出發,現象學依然以界定主體是一種對客體具有意向性的存在,通過向主體意識的還原轉化,使客體得以被理解並證明了主體性。然而,1929年胡賽爾前往索邦大學演講時,在討論《笛卡爾的沉思》第五部分時,突然提出了一個「聯合以形成另一個自我」的概念,這個不同於胡賽爾先前那個「單一自我」的新的漏隙,正是Levinas形成「他者」概念的起點。Levinas將這種「另一個自我」的形成,視為與「他者」聯合的一種方法,他半信半疑地認為,「這是否指我與他者、他人的面貌進行社會性的詢問這一事實」?而這一疑惑,正是Levinas倫理學最初的萌芽。關於這一啟發,Levinas曾說:「呼喚人們高尚地聆聽沉默著的事物」。 

沉默並非不存在,只是沒有得到聆聽。西方主體哲學的缺陷就在於「自我言說」,而沒有聽取他者的聲音。前者演生了政治上的帝國,後者則開展出社會的倫理學。 

我並不真正知道Levinas何以如此推崇海德格,儘管Levinas多次讚賞海德格思想的嚴謹性與原創性。1933年,海德格為了效忠於納粹,將推薦海德格為弗萊堡大學繼任校長的猶太人胡賽爾踢出了弗來堡,這一事件,Levinas曾多次說到:「終生無法原諒」(儘管這不影響Levinas對海德格著作的肯定)。雖然至今還有海德格的追隨者力圖為海德格當時的處境辯護,但我只能說,哲學家也有失智的時候。就連海德格的親密學生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在所謂「海德格事件」之後,與之徹底決裂。 

1960年代以前,Levinas是一個默默耕耘的哲學工作者,名氣不如沙特、徳里達、福科等人響亮,甚至少有人認識他。但至今日,人們已把Levinas視為20世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中國學者杜小真在她的《勒維納斯》一書的緒論中說道:「勒維納斯近年來為何會受到如此關注,個中緣由似乎很難一下子說清楚。是否因為,歷史走到今天,世人要求道德勝之於政治?是否因為,人們飽受政治社會動盪之後,特別會對為他人的責任等主題入迷?是否因為,一個談論上帝和精神的哲學家在二十世紀末不會再被排除在『嚴肅思想家』之外?抑或是因為,勒維納斯思想中寬容、和諧、融通的氣氛在今天特別有魅力?(杜小真,《勒維納斯》,台北:遠流,1994,緒論頁1)。我對於杜小真教授以上的提問,全部持肯定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