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第六章 江南鮮精之鄉―南潯

第六章  江南鮮精之鄉南潯

南潯,本名潯溪,又稱南林,是江南六大水鄉古鎮之一,歷史飽滿、人文豐厚。絲綢、蠶桑、湖筆、園林、水鄉、古橋……,構成了一幅人人樂道的南潯景觀。「南潯區」是2003年國務院批准新建的市轄區,下有南潯、練市、雙林、菱湖、和孚、善璉、舊館、千金、石淙9個鎮和一個省級經濟開發區,面積716平方公里,人口51萬人。 

南潯素有湖絲之源、院士鄉里、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等等美譽,自南宋後期建鎮以來,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土潤物豐、商賈雲集。由於「湖絲」早年聞名中外,南潯因而是中國最早和海外市場接軌的市鎮之一,是中國早期資本主義經濟的縮影。湖州師範學院李學功教授在《南潯現象》一書中指出,在近代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影響之下,南潯出現了以「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為代表的早期資本主義群體,南潯經濟因此空前繁榮,並在中國謀求新式發展的近代化指標方面,成為市鎮城市化方向的前驅者,成為中國早期資本主義市場化的實踐者[1]。即至現代,昔日「市鎮經濟」歷經幾次轉型,南潯在「新興經濟」的創新與發展上依然不為人後,在「美麗中國」的建設中,尤其在創建生態化、高效化的現代生態迴圈農業方面,既保留了傳統智慧,也創新了科技亮點。

泛舟游南潯(作者拍攝)


船屋燈火映太湖(作者拍攝)

一、南潯:生態農業展新機

() 打造「鮮精之鄉」

在湖州市府劉勇處長的引薦之下,我們來到南潯區政府。南潯區副區長徐國華、政法委副書記劉勇、農業局副局長吳忠麗接見我們。自建區以來,南潯區政府重新構建了新的總體發展模式,立足於規模合理的區域佈局,層次分明的產業分工,優化完善的基礎建設、引進高端的經營主體、建立靈活的體制機制,致力於生態化、高效化的現代農業發展,並且形成了幾種全國排名前列的優勢產業。吳忠麗副局長如數家珍地述說了區內的農業強項:「我們南潯區在穩定糧食生產和蠶桑生產的基礎上,把優化產業’;;結構列為基礎工作,目前在水產、畜禽、蔬果、休閒觀光等特色產業方面迅速發展。其中淡水魚產量居浙江省內陸縣區首位,蠶桑產業居全省前四,湖羊養殖量居全省第三,家禽養殖量居全省前五,並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的地位」。 

在我看來,南潯就是運用科技化、專業化、組織化和市場化四大要素,把南潯「飯稻羹魚,果隋贏蚵」(《史記.貨殖列傳》)的傳統優勢,轉向綠色生態農業的方向。對此,南潯區副區長徐國華加注了一個巧妙的比喻,「南潯經驗總結起來,可以用兩個字來說,一是『鮮』,也就是南潯兩大知名產業水產和羊肉,『魚』和『羊』拼寫起來就成為『鮮』,其次也是南潯另外兩大產業糧食與蔬菜,稻米與青菜結合起來就是『精』」。換言之,南潯致力於構建「江南鮮精之鄉」!

南潯是浙江省糧食主產區,目前糧食生產穩定在種植面積46萬畝,產量已達22萬噸以上的水準。而「精品農業」則是南潯面臨傳統農業下滑衝擊下所開展的新思路,以「公司+基地+農戶+品牌」的模式,通過「全產業鏈」和「一條龍」的經營方式,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安全與競爭力。例如油菜種植面積雖然減少,但由傳統的地面種植轉向「塘基」種植(塘內養魚、塘基種菜),採取精緻栽種,達到地少量多的效果,並通過企業訂單採購方式形成市場保障,農民信心充足,產量穩定。在蔬果方面,由於擴大運用大棚設施栽培,逐步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精品農業」,其中以「中田農業科技公司」和「禾煦蔬菜主導產業示範區」最具特色。另外,南潯葡萄享譽國內外,「精品葡萄」種植面積在區內就占了4000畝之多。


湖州市南潯區副區長徐國華先生(作者拍攝)


湖州市南潯區農業局副局長吳忠麗女士(作者拍攝)

() 走向綜合蠶桑產業

南潯是知名的「輯里湖絲」(又名「七里絲」)原產地,核心產地輯里村還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基地,素有「無尺地不桑,無匹婦不蠶」的盛名與榮景。中國古有「絲綢之路」,南潯則稱「絲綢之鄉」,僅僅以「輯里湖絲」以及南潯「以絲立市」的傳統,就足以寫成一部「中國絲綢史」。20107 6 日,南潯「輯里湖絲館」正式開館。館內分為「情緣世博」、「天蟲之歌」、「流金歲月」、「崛起上海」、「魅力南潯」五個展廳,將湖絲的興衰歷程與潯商文化的特色一一展現。人們也許不知,早在1851年,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舉辦,上海商人徐榮村寄送了12包產于南潯輯里村的「榮記湖絲」,獲得了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親自頒發的金銀大獎。 

輯里湖絲產於雪蕩河濱,由於河水清澈、環境優雅,有利於種桑、養蠶和繅絲。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即培育了一種優良蠶種—「蓮心種」,所繅的絲具有「細、圓、勻、堅、白、淨、柔、韌」的特點,絲身光潔柔潤,絲線富於拉力,比一般土絲堅韌有力,即使多掛兩枚銅鈿也不斷。「輯里湖絲」曾獲得了第一屆世博會金獎,多年來享譽中外。在「輯里湖絲」全盛時期,曾造就大批經營絲織業的富商,號稱「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財產達百萬以上者稱為「象」,五十萬以上、不到百萬者稱為「牛」,三十萬以上、不到五十萬者稱為「狗」;所謂「四象」,是指劉鏞、張頌賢(1817-1892)、龐雲鏳(1833-1889)、顧福昌(1796-1868)等人,其經營絲綢所獲,富可敵國。 

桑樹是一種多年生落葉喬木,桑果已被中國國家衛生部列為「食藥兩用」的農產品。桑果具有營養豐富、防疾治病、抗衰延老等等特殊功效,在食、藥兩方面的應用極為廣泛。另外,「蠶桑科技化」已在先進國家獲得開發,許多國家應用奈米技術(nanotechnology)、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和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在醫藥和生命科學等領域對桑蠶進行深度開發。例如日本在研究分泌人體膠原蛋白的轉基因蠶,使用絲蛋白硫酸化的方法開發具有抗愛滋病病毒的物質,研究利用廢蠶絲加工製作保鮮膜,以及利用蠶絲研製成醫用傷口縫線、絲素口服液、絲素化妝品、絲素食品、干擾素螢光酶、絲素溶液和絲素肽等產品,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儘管南潯尚未走上蠶桑科技的制高點,但已找到進路與入口。政法委副書記劉勇告訴我,「由於傳統實體蠶桑產業日趨下滑,我們轉向了蠶桑文化產業;例如舉辦『蠶桑文化節』,發展『桑葉茶』,培養『桑葉菜』,發展採摘和農事體驗的『桑園旅遊』等等,以及在桑葉和桑果中淬提出養顏美容和保建產品,例如在桑椹提取花青素,桑葉提取桑葉多糖,桑枝提取去氧野尻黴素等等,開發出『南太湖桑寶』、『菌寶』等新產品;又例如發展『蠶桑專業合作社』,以社會化服務提升蠶桑效益,走向小蠶共育、大蠶到戶、合作收蠶的新蠶業體制」。

如今,傳統的煮蟲繅絲法和三緒腳踏絲車,已經不復使用,儘管傳統蠶桑產業的效益,受到機器繅絲(廠絲)和市場因素影響而逐漸下滑,特別是國際絲綢市場持續疲軟,挫傷了蠶農的積極性,但南潯轉向「桑葉綜合開發利用」的新路子,也就是將農業生產、自然景觀、人文歷史融為一體,翻舊布新、變廢為寶,避開市場波動與單一產業的惡性競爭,實現產業鏈的延長和綜合效益的提升,進而形成一個集休閒渡假、娛樂觀光、美食特產、農品消費為一體的蠶桑旅遊產業。 

實際上,「蠶桑副業」就是一種多功能、高附加價值的延伸產業。2007年,「浙江仕強桑木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學合作,成功利用廢棄桑枝生產出新型木地板,運用桑枝重組技術,製造桑木地板、桑枝傢俱、桑枝樓梯等等系列工藝產品。例如「蠶家樂」,在旅客品嘗、摘果之餘,可以采幾片桑葉、討幾條蠶寶寶回家飼養照料,觀察結繭吐絲,體會絲綢美麗,領悟「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敬業精神;也可以發展「蠶桑加工副產品」,例如蠶標本、桑盆景、桑飲料、桑葉茶、桑條炭、蠶沙枕、蠶絲被、絲綢飾品等等既富教育意義,也增添生活美學的新產業。


南潯的特色產業-蠶桑業(作者拍攝)

() 傳統產業的生態化

水產是南潯的產業強項,特別是「菱湖桑基魚塘」是全國三大淡水魚生產基地,而座落在和孚鎮荻港村的「荻港漁莊」,更是遠近馳名。在中國,淡水養魚始於春秋,至今已有數千年歷史。據說中國第一部養魚著作《陶朱公養魚經》,出自越國大臣范蠡之手。范蠡助越滅吳之後,回歸山林,築塘養魚。當時範蠡偕西施泛舟太湖,曾在現在的蠡山漾養魚,後又在南潯范莊挖掘池塘養魚,所以現今還存有蠡塘、蠡山漾等地名。清代學者孫宗承在《菱湖記事詩》中說:「課種唐朝刺史才,編蒲插竹半湖栽,叢叢菱葉隨波起,朵朵菱花背日開」。詩人任載喬也說過:「春水龍湖綠滿天,家家樓閣柳吹絲,菱秧未插魚秧小,種出明珠顆顆圓」,由此均可見,水產乃是中國歷代國富民豐的象徵,南潯則是羹魚飄香、市井繁阜的美地。近年來,南潯結合民族產業和現代環保觀念,致力於發展生態漁業。目前全區水產面積維持在17萬畝,其中常規魚4萬畝,特種水產13萬畝,2013年水產總產量達到9.3萬噸,總產值17.7億元,其中黃顙魚、加州鱸魚、白魚等養殖產量居全省之冠。 

南潯畜牧產業,包括生豬、湖羊、家禽,正處於污染整治和轉型升級之中。近年來,南潯採取了「減量控害」策略,也就是「雙控雙減」(控制生產總量和控制排汙總量,減少生豬產量和龜鱉產量),大力拆除違章生豬養殖場和污染面較大的溫室龜鱉。目前,生豬養殖拆除面積達到27.63萬平方公里,一口氣從70-80萬頭減少到39.35萬頭,並且運用排汙治理、藻化處理、迴圈利用、農牧結合等等,達到生豬養殖的現代化。「湖羊」產業則是南潯的招牌產業,味美價昂,又具有較高的資源迴圈利用價值。2013年南潯全區存欄羊只12.46萬頭,出欄羊只16.43萬頭,在逐步改善養殖環境的條件下,已成為南潯閃閃發亮的明星產業。


二、「兩區」建設的治理與創新

() 具有南潯特色的「糧食生產功能區」

「兩區」是指「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現代農業園區」。浙江人多地少,山多田少,人均耕地不到0.48 畝,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稱。浙江是全國第二大糧食主銷區,但糧食自給率不足一半,糧食供需缺口相當巨大。「糧食生產功能區」的提出與建設,目的就是為了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與國民生計。 

依據浙江省府2010年頒佈的《關於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與保護工作的意見》,所謂「糧食生產功能區」,是指選擇集中連片的標準農田(平地100畝、山區50畝以上),按照建設良田、應用良種、推廣良法、配套良機、推行良制的要求,依靠科技,增加投人,完善設施,長久保護,強化管理,使之成為糧食穩產高產高效模式的示範區、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區、解決季節性拋荒的帶動區,以及統一服務的先行區。在實際執行上,確立了縣一級政府為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和保護的責任單位,並將建設任務列入各級政府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市、縣領導幹部實績評價的依據(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負責制)。在我看來,「糧食生產功能區」是浙江省的「希望農業」,是一種「民生安全戰略」,通過穩定糧食自給率,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確保「足糧供應」。這是整體社會穩定不可或缺的基礎,對中國現代農業建設具有重要的示範和借鑒意義。 

南潯是浙江的重要的「穀倉」之一,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在浙江全省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依據浙江省府規劃,全省至2018年實現糧食生產功能區800萬畝,南潯的功能責任,則是力爭在2018年建成20萬畝的目標,目前已建成12.36萬畝,並建成「省級功能區」10個,面積達到1萬畝以上,在面積和數量上均位居湖州市前列。通過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帶動了農村基礎設施的全盤更新,包括田塊成方、道路成網、渠系配套、旱澆澇排等等生產條件與綜合能力的提升。在經營方式上,採取「五化同步」的綜合統籌策略,亦即規模化經營、合作化服務、標準化生產、一體化運營和資源化利用等等,每年以建成3萬畝高產農田的進度,加速發展。農業局副局長吳忠麗說道:「我們採取『高產創建』策略,通過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利用新農機,提升防災抗害能力,精耕細作,實現所謂『千斤糧萬元錢』。近年來,糧食單產明顯提高,2012年,「攻關田」達到最高單產910公斤,創下歷史新高。2012年南潯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區』,2013年又獲得浙江省糧食生產首屆『河牡渡杯』銅獎」。 

南潯糧食生產功能區的治理創新機制,以「大虹橋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為典型實踐。「大虹橋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隸屬「南潯區雙林省級生態迴圈農業示範區」之內。示範區於2011年開始分三期創建,總計達到3萬畝。第一期為「大虹橋糧食高產示範區」,涉及雙林鎮七星、練市鎮淩家堰和大虹橋三個行政村,水田面積1762畝,已于2011年建設完成,基礎設施工程投資765萬元,並已通過省級驗收;第二期為「雙林片區工程」,於2013年實施;第三期為「練市片區工程」,於2014年整合農業開發專案正在實施中。功能區位於湖鹽公路沿線,涉及練市、雙林兩個鎮、13個行政村、238個村民小組,是一個集育秧中心、烘乾中心、農技培訓、病蟲測報站於一體的省級一流示範區,是浙江省最大的集中連片的種糧基地。


樹立在功能區旁的大型牌告(作者拍攝)

這一功能區具有四大特色,首先是「土地流轉+工商資本+綠色品牌」的結合模式,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綜合經營機制。村經濟合作社將農戶承包土地統一流轉給合作社,合作社每年以每畝550斤稻穀的市場基準價折算成流轉收益給農戶;然後再引進「華金康工貿有限公司」的工商資本,領頭組建「華揚糧油生產專業合作社」,把原先分散的小塊農地集中整並為規模化的綜合生產區。徐副區長告訴我,「功能區內農民土地流轉意願很高,因為土地流轉後,土地流出戶可以在功能區內打工,使農戶在獲得每畝700元以上的土地租金外,還可以獲得每天60-80元的打工收入。而且合作社採取的是『集約工作、彈性工時』制度,農民有空的時候來區內工作,這就使得即使年齡在60-70歲但身體還健壯的老農民,也可以獲得打工機會」。

目前,功能區流轉的土地並直接由工商企業經營的已超過8000多畝,主要種植「浙粳88」、「秀水321」、「甬優12」、「甬優53」等等水稻新品種。在工商企業科學化經營之下,由於杜絕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大虹橋」已被認證為「綠色稻米基地」,稻米檢測合格率已達100%。其生產的「華鑫康牌」大米,獲得了湖州市農產品品質安全政府獎。徐國華副區長告訴我,「以『華金康工貿有限公司』為帶動的糧食基地,不僅是一擁有近1萬畝面積的種植單位,而且還具有產前的研發能力以及產後25萬噸以上的加工能力,是一個從種子培育一直到市場消費的『一條龍企業』」。另外,這家體格健全的龍頭企業,還啟動建設了「華金康萬頭生態湖羊場」,實行「農牧結合」的生態高效農業新模式,通過秸稈養羊、羊肥還田,廢棄物得到資源化利用,表現很高的生態意識。

華揚糧油專業合作社的農機庫房(作者拍攝)

第二大特色是「統一化社會服務」,推進「服務全過程、內容全覆蓋」的「褓姆式」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依據省府規定,每1000 畝以上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必須至少有一家糧食生產、農機、植保合作社或農機服務中心等社會化服務組織。「華揚糧油專業合作社」不同于中國過去單一的農業合作社形式,而是配置了育苗供秧基地、糧食烘乾中心和各類農業機械,實行統一品種、統一育秧機插、統一機械植保、統一機耕機收、統一機械烘乾、統一品牌銷售的「六統一」的服務網路,形成一個「多方位、全覆蓋、機械化」的統一服務體系。另外,南潯區政府還提供許多配套性的公共服務機制,例如建立一個集科技服務、技術培訓、機耕機收、統防統治、標準生產、品質檢測、產品銷售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的惠農服務平臺」;例如建立「區域服務中心」,該中心集科技培訓、氣象資訊、政策宣傳、專案管理、品質監管、產品行銷等服務于一體,農技人員或糧油產業聯盟專家駐點指導,為功能區及周邊農戶提供服務。例如「南潯區雙林省級生態迴圈農業示範區」以學者專家為責任人,由中國水產專家、崗位科學家、現任湖州師範學院副校長葉金雲博士擔任,再搭配首席專家王儀春,農技指導人曹泉芳和責任農技員沈國康,形成了一種專業聯盟體制。 

我看到了路邊的一個氣候監測站,以及旁邊的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監測站,看起來體積小巧,但卻功能齊全。在功能區任職的黃水榮先生告訴我,「氣候監測站是南潯區政府免費提供的多功能氣候資訊搜集與預報點,是區政府『三農服務直接到田頭』的具體表現,每天提供溫度、雨量、風向、濕度等等氣候資料;蟲害測報點則提供病蟲的種類和病害。我再根據這些資料,下田進行調查,對病蟲進行分類和分析,即時對症下藥,減少對作物的危害」。在我看來,這也算是智慧農業的一環。

設置在大虹橋的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監測站-雙林監測點(作者拍攝)


大虹橋農田小氣候站(作者拍攝)

第四大特色是「責任農業體制」,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農技服務體系,借助科研院所的人才資源優勢,南潯區成立糧油產業聯盟,構建「1+1+n」機制(一個專家團隊+一個本土農技小組+若干個經營主體)的服務體系,確保每個糧食生產功能區有專家、農技指導員、鄉鎮責任農技員,進行分級、分責、項目式對口聯繫與相互支援的技術服務。


大虹橋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種植一片綠油油的小麥(作者拍攝)

() 現代農業園區:「基地+龍頭+節慶+品牌」模式

現代農業園區是除了糧食以外的其它產業,包括瓜果、蔬菜、畜禽和水產等等。2010年,浙江省府提出《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意見,其中包括三個層次,分別是農業綜合區、主導產業示範區、特色農業精品園,形成一種「農業專業基地」的經營模式。目前南潯已建成一個省級的「菱和現代農業綜合區」,繼續建立「潯練生態迴圈示範區」,總投資達到2.68億元。主要是引進高端經營主體,建立特色產業項目,例如南潯泰宇水產、紫晶香葡萄、練市禾煦蔬菜、綠騰蔬菜、雙林七星南元裡農技開發、和孚源升態蔬菜、舊館愚公蔬菜等等經營主體,總投資超過了10億元以上。 

品牌創建也是重頭戲之一。目前南潯已建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26.8萬畝,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重要品牌分別有91種、18種和19種,市級以上商標有23個,省級商標有4個。其次是引進龍頭企業,實現深加工、全產業鏈的發展。例如以「華金康工貿公司」、「榮德糧油公司」為龍頭的糧油產業鏈;以「湖州鮮食品公司」、「金牛優農貿易公司」為龍頭的蔬菜產業鏈;以「新雅農產開發公司」為龍頭的淡水魚產業鏈;以及「欣農禽業公司」、「卓旺農技公司」、「溫氏畜牧公司」、「華統肉製品公司」等等為龍頭的畜禽產業鏈。到2013年,已建立的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29家;全年銷售額100萬以上的龍頭企業有216家,其中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以上的有28家;供應上海地區的銷售額達到20.6億元,僅僅進入上海超市的銷售額就達到2.58億元之多。 

另外,南潯素為魚米之鄉,是中國農耕文化的重鎮。2012年,《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增加農村文化服務總量,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深入實施文化資訊資源分享等文化惠民工程。中國具有悠久的農耕文明,濃郁的鄉村文化,多彩的民俗風情,要將當地的文化風俗同休閒農業相結合,促進區域間的文化交流,從而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對南潯而言,推展「文化體驗型」、「美食享宴型」、「健身養性型」相結合的鄉村旅遊,是南潯既有的優勢條件,也是推動農村經濟轉型的有力杠杆。南潯近年來舉辦各種農事節慶活動,例如湖羊文化節、魚文化節、蠶桑文化節、葡萄文化節等等,藉以打響品牌知名度,增加農業附加價值。例如練市鎮打響了「湖羊文化名鎮」和「紅燒羊肉第一鎮」的招牌,和孚鎮的「荻港漁莊」已打造成全國知名的魚文化休閒基地。其中,「桑基魚塘」更是南潯農耕文化最突出的亮點。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工業污染、人口擁擠對居住環境的嚴重破壞,人們開始思考「生產方式」與「文化模式」對人類生態環境的影響,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各種國際環保組織,以及在學術上「生態人類學」和「文化社會學」等等新興學科,開始關注中國傳統農業文明的生態智慧和設計。湖州在明朝末年,就已相當成熟地發展出以迴圈經濟為理念的農耕方式,建立了「農-畜-桑-蠶-漁」的綜合經營方式。實際上,中國在更早之前,就已發展出符合現代環保思想的「生態農耕文明」。在此趨勢下,在中國珠江流域和杭嘉湖平原流傳千年的「桑基魚塘」,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 

2013年,農業部發佈了《關於開展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工作的通知》(農辦企[2013]22),並附上農業文化遺產的申報條件、申報程式,致力於深度且廣泛挖掘中國的農業文化。吳忠麗副局長告訴我,「桑基魚塘,是指塘裡養魚,塘梗上種桑葉。桑葉用來養蠶,蠶糞和蠶甬再用來喂魚,塘裡的淤泥再回填塘梗,進行施肥和培育,形成一種桑葉與養魚共榮共生、良性迴圈的生態種養方式。南潯區菱湖鎮射中村的桑基魚塘,曾被「聯合國農糧局」(FAO)評為世界上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傳統生態農業生產方式。去(2013)年,在國家農業部『挖掘農耕文化,保護農業文化遺產』的佈署之下,我們已經開始聘請專家進行規劃,製作了『浙江湖州南潯桑基魚塘申報書』,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目前,第一輪的專家評審已經通過,今(2014)年五月就要開始進行命名表彰」。

() 農民觀念的教育和轉型

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再向生態農業的轉型中,首先遭遇到的課題就是傳統農業「單一耕作」和現代農業「石化污染」問題。由於人地供需的矛盾,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抗生素等等現代手段,來提高土地單位產量,其結果是消耗了大量資源,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土質退化、水體優氧、農藥殘餘等等問題。其次在轉向生態農業的目標中,遭遇的是沿習千年的農民意識與觀念問題,因此,如何轉變農民觀念,建立「生態興農」的意識,是當前中國發展生態農業重要的軟體建設。 

對此,徐國華副區長說道:「當前中國宏觀的政策是通過城鎮化減少農民。至於地方上,我們在農民觀念的教育和轉型方面,採取的是『典型引入』的作法。我們引進龍頭大戶、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等;對於這些典型,政府在政策准入和申請程式上『開綠燈』,然後在財政上進行輔導和補助,再通過這些『先進典型』的成功經驗,引導農民觀念的轉型,也就是讓有知識、有觀念、有能力的農民帶動其它的農民;另外,我們每年開展農民教育培訓,請專業教師來授課,推廣農學新知和技術資訊。光是去(2013)年一年,我們就舉辦了技術培訓22期,受訓人員達1830人次。而後再加上『1+1+N』產研學聯盟的方式,讓專家親身指導農民各項種養知識」。在我看來,這種「典型-培訓-聯盟」的觀念轉型策略,是一種「參與-訓練」的教育形式,能夠形成一種「學者農地實驗、農民田間上課」的現場體驗,同時加上「龍頭-效仿」的帶動傳播效果,多方引導農民觀念的轉型,頗具特色與效果。


三、現代農業園區的傑出案例

() 禾煦蔬菜主導產業示範區 

在徐國華副區長一行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位於練市鎮西堡村與花林村的「禾煦蔬菜主導產業示範區」。一進入這座整齊劃一、井然有序的示範區,看到一望無際、綠色無邊的田園,眼見一顆顆挺拔直立、新鮮健康的蔬菜,讓人有驚歎不止、萬般佩服之感。 

這是一個由「上海綠捷速食」公司所屬子公司「浙江禾煦現代農業科技開發公司」投資建立的「優安食品」基地。徐副區長告訴我:「『禾煦蔬菜主導產業示範區』擁有2500畝蔬菜基地,配送上海280所學校,28萬學生每天的營養午餐,這一巨大的市場規模,帶動了這一大片的蔬菜基地。這使得我們南潯成為上海、杭州的『菜籃子後花園』」。在我看來,這正是現代化農業「規模-集約」經營的最佳表現。 

示範區目前已流轉土地3000畝,共分兩個區塊,一是現代農業生產區塊,面積2200畝,以大棚蔬菜為主;二是鄉村旅與休閒區塊,面積500畝,主要經營勞作體驗、租種代種、觀賞、自主採摘、師生農業體驗等服務。這座堅守生態理念的示範區,自2011年開始創建以來,已投資2323萬元,先後完成500畝有機蔬菜核心基地,建設連棟大棚育苗中心1000平方米,單棟鋼管大棚150畝,建成5000平方米人工濕地水淨化系統,保鮮冷凍庫700立方米,各類倉庫1400平方米,先後完成了田間道路、管道、汞站等基礎設施和節水灌溉系統,並配合建設了魚塘、果園、禽類養殖和綠色緩衝帶,每年產出優質蔬菜達1500公噸。這一示範區,是徐國華副區長擔任練市鎮黨委書記時規劃推動的,是南潯創新現代生態農業的優秀典型。

計榮祥書記告訴我,「『上海綠捷』速食」是上海承辦學校餐飲規模最大的一家公司,特別注重食品安全,在食品健康管理上在全國具有領先的地位,甚至上海食品監管部門推廣的標準和要求,也都是依據『上海快捷』的經驗來推廣的。由於具備市場的優勢與支撐,『上海綠捷』決定自己建立一塊大型蔬菜基地,自己種植、自己管理、自己採收,產銷一貫化」。計榮祥繼續說道:「這座示範區是2010年在徐國華副區長擔任練市鎮委書記任內推動起來的。剛成立的時候,承包土地只有200畝,我們邊生產、邊建設,今年進入第4年,蔬菜種植已達到1200畝,正向3000畝的目標邁進」。

禾煦示範區種植的大片蔬菜園(作者拍攝)

大棚種植是這個示範區的特色,具有克服氣候變化、避免病蟲侵害、防止其它天然因素干擾的優點。計榮祥書記打趣地說,「露天種植基本上是『天說了算』,大棚種植基本上是『人說了算』,『人說』要比『天說』更有效益」。另外,作為上海地區優質蔬菜的供應基地,「無公害蔬菜」是這個示範區的最大特色;目前「無公害食品」已得到了檢測認證,未來將進一步朝向綠色蔬菜、有機蔬菜的目標邁進。計榮祥書記告訴我,未來還要進一步加強設施農業,例如加強農場防澇抗旱的能力,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另外在生態農業上,充分利用大量蔬菜殘餘的菜梗、菜枝,菜葉,經過加工處理之後當成有機肥料,達到迴圈利用的目標。同時也進一步發展觀光休閒,建立一個親身體驗的生態教學基地。

禾煦示範區內的大棚蔬菜(作者拍攝)

整齊並排的大棚蔬菜園區(作者拍攝)

出身農村,先在部隊服務,而後到此地種植蔬菜已有四年的計榮祥書記,具有豐富的生態農業知識,對此行業也感到非常開心和驕傲。一方面,種菜讓他產生回歸自然、回歸農村的親切感,一方面,上海28萬師生的食品安全與健康得到了保障。這項肩負師生營養和健康的事業,讓他倍感榮焉。計榮祥書記說道:「我們這裡絕不施打高度農藥,至多是使用低度的,我們大部分使用生物肥料;因為,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這方面沒管理好,不僅全功盡棄,也辜負了社會大眾」;另一方面,示範區的創建也使在地農民得到了實惠。計榮祥書記說道,「農民在土地流轉後獲得的租金水準,每年大約1200元,一般都在行情之上,農民不會感到吃虧;土地流轉之後,農民又可以在示範區裡打工拿工資。既領租金又拿工資,這種『雙薪收入』,以前是從來沒有的;我們的打工制度是依據本地農民的習慣和需求制定的。在工時固定情況下,農民如果遇到家裡有事,臨時請個假或晚點來工作,我們都是同意的;所以在這裡打工的,年齡在6070歲以上的都有」。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既人性化又務實的用工制度,既溫馨又能使賓主盡歡。


我與計榮祥書記合影于示範區

()申浩科技農場 

我們繼續到了「申浩科技農場」。這家農場鄰近南潯古鎮和烏鎮,區位優越,來往便利、品牌響亮。這是一處占地達510畝,集優良果蔬,如草莓、櫻桃、蕃茄、哈密瓜、水蜜桃等等等高經濟價值水果,以及銀杏、桂花、茶花、廣玉蘭、棕櫚樹等觀賞樹木,以及各種特色蔬菜、觀光漁業、兔羊肉於一體的綜合高效農場,還有一處可以同時容納500人以上的「湖上餐廳」,一座終年舉辦婚宴,川流不息的大型宴會廳。農場內最有名的是一家「申浩全羊館」,可以品嘗到正宗的「練市羊肉」,特別是剛出生就宰殺上桌的「小羊羔」。在臺灣,這種吃法也許會遭到動物保護協會的抗議,但在大陸,這種專供食用的小羊羔,卻是稀有而高價的美食商品。除了「小羊羔」之外,就是全羊大餐,也就是一隻羊身上所有部位都可食用的「大菜」。這是源自元朝時代遊牧民族的一道宮廷大宴,稱為「整羊宴」,非一般百姓所能品嘗。至今仍是蒙古草原上的「尊爵之餐」。

申浩科技農場面積廣大的養殖魚塘(作者拍攝)

「申浩科技農場」養了上萬隻兔子,除了長毛兔以外,還有「種兔」。長毛兔採取「種養結合-生態迴圈」的養殖方式,也就是兔糞經過處理之後,經由管道輸送到大棚和蔬菜基地,充當有機肥,雙向迴圈利用,既減少污染,也降低成本。吳忠麗副局長告訴我:「這裡同時還是一處『種兔』基地。中央有一個扶貧專案,物件在山西太原,這裡養出來的種兔,供應到當地的農戶飼養,兔子長大之後再回收,幫助當地農民脫貧致富」。這裡還有圈地放養的「雁鵝」,體形碩大,模樣可愛,這可是我第一次見過的動物。這是把野生雁鵝的蛋收集起來,敷化後再圈養起來,成為餐桌上的食用鵝。


農場內模樣十分可愛的「雁鵝」(作者拍攝)

這些由工商資本投資創建的科技農場,反映出當前中國土地經營形式變化的大趨勢,這在推動現代農業規模經營,以及增加農民收益方面,效果極為明顯。徐國華副區長說道:「中國的土地制度是所謂『三權分離』,所有權歸村(委會)集體所有,承包權歸農戶所有(第二輪承包制度到2028年不變),使用權則採取租賃方式交由工商大互經營。農民土地出租(流轉)以後,農民每畝獲得租金在1200元左右,遠比農民過去自己種植,既要犛田施肥又要煩惱市場變化,每年不過幾百元收入,要好太多了。工商資本規模化經營之後,企業需要大量用工,這些土地出租之後的農民,又可以到農場裡做工;企業採取『工時制』,農民可以『彈性上班』,農民既有固定租金,又有臨時收入。這就使得農民從原先一家一戶、分散化的小農經濟體系中,徹底解放出來」。 

這家農場還在依據引進工商資本經營的模式下繼續擴大之中。徐國華副區長告訴我,「現在農場占地有500畝,我們現在還在積極招商引資,包括引進台商資本進來,準備擴大做成面積2000畝左右的農莊。除了企業總部占地300畝之外,我們還要繼續往東擴展1000畝。未來這個地區將成為一座位于我們『南潯東大門』的大型農莊」。 

一路上,我發覺一個微小的事實,那就是搭載南潯區政府領導的公務車,對區內的鄉間小路瞭若指掌;車子在羊腸小徑中快速穿梭,在轉彎和換道之間,絲毫沒有猶豫或停頓。這意味著南潯區幹部平常必定勤跑基層,三天兩頭就來探訪,否則座車不會對這些複雜的路徑如此熟悉。走在這環境優雅、綠意盎然的農莊裡,我深刻感覺道南潯區府幹部們勇於任事、奮鬥不懈的精神。當初在興建農場時,需要進行綠化工作。基於扶持工商資本的政策,南潯區政府動員了所有機關幹部,來到這裡植栽種樹。徐國華副區長指著一顆樹,向我微笑地說道:「這顆樹就是我親自種的。我還記得,而且印象深刻」。我感覺到,南潯得力於這樣勤政愛民的領導幹部,確實難能可貴! 

()雅克湖羊養殖基地 

一進入雅克湖羊養殖基地,首先聽到了隆隆作響的烘乾機,用來烘乾一大片飼養羊只的黑麥草。為了避免疫病傳染,我們穿過紫外線消毒區,進入了這個養殖總數在3000頭左右的基地。基地主人謝偉向我介紹養殖場內的情況。我首先關切的是作為南潯現代農業園區的重要產業,其養殖的策略與效益如何?謝偉說道:「目前養羊的效益在養殖業方面,算是最好的。因為目前新疆、內蒙地區長期的『散養』方式使得草皮受到破壞,導致沙漠化日趨嚴重,所以那些地區都已改為『圈養』,用打碎的玉米秸稈進行飼養。圈養之後,一方面滿足羊肉的需求,一方面保護了草皮。而我們這裡就是養殖『種羊』,賣到新疆、內蒙地區,供當地的養殖戶飼養,所以目前效益很高。一年銷售額可以達到400萬元左右,淨利在150-200萬元左右」。 

關於「湖羊」的由來,有一個歷經800年的歷史故事。徐副區長說道:「『湖羊』是在800年前從蒙古移到湖州的。原先蒙古羊是野放的,來到湖州以後改為圈養,經過品種改良和長年的馴化,羊的性情變得溫順了,生殖力與產子率也增加了,兩年有三胎的生產率;800年以後,我們再把『湖羊』送回到蒙古、新疆去,進行圈養,保護草原生態,實現了中央政府『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的政策」。在我聽起來,湖羊歷經前後800年南北往返的遷徙和回歸,既生動又有趣。

雅克湖羊養殖基地的子母羊棚(作者拍攝)

「湖羊」不僅肉鮮味美,而且名聞中外,在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上居於重要的角色。謝偉說道:「隨著現在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對羊肉的需求越來越高,但是目前年輕人都不願意養羊,不是嫌髒就是嫌臭,因為養羊需要天天照顧,年輕人只要出去玩個幾天,羊都餓死了。以前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養羊,一家養個5-10頭很常見,但是年輕人不養羊以後,不僅羊肉的供給缺口很大,『湖羊』產業也可能走向蕭條。我們把羊肉產業做起來,規模化集中養殖以後,可以改變小規模『家戶零養』產量不足、品質不一的缺點,既可以彌補羊肉市場不斷擴張的需求,也可以維持羊肉產業不致凋零消失」。

我實地訪問了雅克湖羊養殖基地主人謝偉先生(右)

在食用羊方面,雅克基地主要供應杭嘉滬地區廣大的羊肉市場。想到來此之前,我吃了這裡最有名的「小羊羔」,我內心其實充滿了罪惡感,只敢小嘗,不敢大吃。但是聽到謝偉一番解說之後,我的罪惡感消除了,從此可以放心大膽的吃小羊羔了。謝偉說道:「實際上,我們都不願意賣小羊的,因為一隻小羊的價格不過23百塊錢,養大以後的成羊可以賣到1500-2000元,所以賣小羊是虧損的。但是因為一隻母羊只有兩顆乳頭,如果一次產了3-4只,其它兩隻吃不到奶的弱勢小羊,遲早是會死掉的。所以即使不賣掉多生的小羊,小羊也是會餓死的;賣掉多餘的小羊其實是為了保護母羊,避免過度哺乳,也篩選出身強體壯的小羊」。聽此一說,我對於吃小羊羔就不再有罪惡感了。原來,吃小羊羔不是一件殘忍的事,反而具有優生學的道理。 

「湖羊」的成功,是各種因素促成的。小時候家裡也養羊的徐副區長說道:「例如,『離地平養』方式,既通風又防菌,這是我們這裡養羊技術的一大突破;因為野地放養或棚內柴草墊料飼養,環境潮濕,羊蹄容易感染而易滋生疾病,『離地平養』改善了這個大問題;其次是飼料改良,以前是以野生雜草來飼養,現在我們利用豆腐渣、啤酒糟、農場剩餘的花、根、藤等等植物性飼料來飼養,提升了羊肉的品質;我們還跟浙江大學合作,培養一種『黃竹草』,以及基地自己培養出來的『高丹草』,打碎發酵之後喂羊,這些都是科學研究之後培養出來的優質飼料,解決了大規模飼養後飼料不足的問題;另外就是品種改良,避免異種雜交,維持血統的純正性,使湖羊始終維持肉鮮味美、肥而不膩的品質」。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雅克湖羊基地採取「種養結合-迴圈利用」的生態養殖法。羊糞排出以後,輸送到玉米田作為肥料,玉米長成之後,玉米可以販賣,玉米秸稈可以作為羊隻的飼料,多餘的羊糞又可以賣到附近的蔬菜和水果基地,達到迴圈利用的目標。基地還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從飼料管理、衛生防疫、疫病報告、禽畜標示、養殖檔案、獸藥使用、無害化處理、免疫與消毒、檢疫申報到辦公室管理,都一一建立完善而嚴謹的管理制度。這些標準化程式,以明顯的牌告張貼在辦公室的牆面上,隨時提醒以避免疏漏。顯示出這個基地採取的是科學化、制度化、現代化的養殖體制,不愧為南潯湖羊養殖的標準示範基地。

掛在牆上標明養羊標準程式的牌告(作者拍攝)

對於「以羊舍為家」的謝偉來說,對養羊已經養出了感情,也養出了職業成就感。謝偉說道:「我對羊已經有了濃厚的感情,比如我要是人在外頭,我心裡會始終惦記著我的羊。如果遇到刮颱風、下大雨,我就會很擔心,要急著趕回來。我會擔心雨會不會飄進棚裡啦?水是不是淹上了羊舍啦?又比如小羊如果喝不足母奶,我會親自下來餵奶;小羊生產的時候,叫的聲音是間歇性的,咩……咩…..咩……一陣一陣的,如果遇到難產,我就會親自下來接生,如果生產順利,我也會很開心」。在我看來,謝偉已經把這些小羊看成了自己的孩子,日夜照顧得無微不至。例如給羊隻打疫苗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要把羊的大腿夾在自己的兩膝之中,羊會掙扎、扭轉,不是弄得一身髒,就是可能受到羊的踢撞而受傷。對於養羊這一產業,謝偉感到非常驕傲,因為他認為自己在保護、維繫湖州一項重要的產業,繼承和發揚「湖羊文化」的傳統,為國家社會做出了貢獻。

()陳塔水產園區

南潯為了配合現代漁業園區建設,于2010年成立了省級的「陳塔水產專業合作社」,這是一家集水產養殖、組織採購、供應飼料、引進新品種與新技術、組織技術培訓、建立銷售平臺、提供資訊服務於一體的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主要從事草魚專養,青魚與草魚生態混養,以及各種特種水產的標準化養殖。由於嚴格控制魚藥、消毒劑、生長素等等化學投入,堅持無污染的尾水處理,成為南潯現代生態漁業重要的示範基地。

「陳塔水產專業合作社」的專業魚塘(作者拍攝)

陳塔村村委書記兼合作社社長丁群勇向我介紹了合作社成立情形:「這是由無數個老魚塘改造而成的。農民把土地流轉出來以後,農民放棄三年租金,以土地入股方式,成立了這個合作社」。合作社面積達到2000多畝,每年組織供應優質苗種100多噸,飼料220噸,統一銷售產品800多噸,目前擁有社員大戶7戶,小戶13戶,養殖戶25戶。合作社成立以後,產生了兩個主要效應,一是農民的土地價值明顯提升,過去一畝不過3-4百元,現在每畝已經漲到1400元以上;另一個是提升魚產專業養殖的市場價值,目前每畝單位產值達到1300元,總產值達到1000萬以上,利潤在3-4百萬左右,農民的收益大大提高。

陳塔村村委書記兼合作社社長丁群勇先生(作者拍攝)

合作社是一個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進程、無償式的服務組織,從(產前)品種引進、養殖方法、食品安全,到(產中)飼料供應、提供合格魚藥和技術培訓,再到(產後)提供市場訊息和價格行情等等,尤其在食品安全上嚴格把關。合作社除了塑造「草魚精品園」的專業品牌之外,由於起點高、技術優、基礎良、組織全,合作社還成立了一個在杭嘉湖地區最大的專業魚市場。丁群勇說道:「每年捕魚季來臨,我們提供各地的市場行情,協助漁民掌握市場變化,平均估計,專業魚市場每年可以創造5-6億元的產值」。

「陳塔水產專業合作社」的運作流程(作者拍攝)

「陳塔水產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流程(作者拍攝)

當我詢問合作社「精」在哪裡時,丁群勇特別提到南潯政府在公共服務上提供的便利。例如定期進行水質檢測,改善交通設施,提供技術服務、食品安全管理,以及在魚產的流通、中轉、運銷上提供服務。丁群勇說道:「政府改善基礎設施之後,我們現在可以把卡車直接開到魚塘邊,再快速而直接地輸送到魚市場,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在我看來,「政府服務」(government service)在產業發展上居於關鍵地位,這也是南潯在發展現代農業園方面重要的支撐與動力。

參考 李學功,《南潯現象-晚清民國江南市鎮變遷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頁5


四、桑基魚塘:中國農業文化遺產的傑出代表

()桑基魚塘:水陸共生、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系統

自從2005 年浙江省青田縣的「稻魚共生系統」被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以來,中國開始重視農業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與研究。儘管何謂「農業文化遺產」還缺乏統一的定義,但一般認為,「農業文化遺產」主要是指人類在歷史上發明與創造,並以可持續性之活態形式傳承下來,包括傳統農耕技術、制度、信仰,以及各種農耕技術、知識與經驗的總合。就農業文化遺產的類型來說,可以包括遺址類、工程類、景觀類、聚落類、技術類、工具類、文獻類、物種類、特產類、民俗類等等10 種類型,其存在方式可包括古代典籍的記載、地下的考古發現和當代活態傳承等三種。南潯區菱湖鎮的「桑基魚塘」,屬於技術類型之當代活態傳承形式,具有很高的歷史與文化價值。2013年,南潯區政府決定以「浙江湖州南潯江魚塘系統」為名,申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

「桑基魚塘」是相當複雜的綜合生態系統,是歷史、地理、經濟與社會的複雜產物,一種典型的迴圈經濟的農業生產方式,既達到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節約效果,又達到經濟自給自足的目標。桑基魚塘(mulberry-dike fish pond)簡單地說,是一種水陸共生、種養結合的迴圈耕作模式,自明清以來,形成于中國東南地區地勢低窪、水網密佈、管道叢生、部落群聚的市鎮。

在中國,這種源自傳統農業智慧的耕作方式,分為三種主要模式:

一是「水陸結合模式」,以珠江三角洲和杭嘉湖平原為典型代表。這裡由於地勢低窪,常受水患之苦,農民為了除水患、興田利,把一些低窪田地挖掘成相互間隔的魚塘,蓄水養殖,稱為「塘」;再將掘塘挖出的泥土築堤作埂,墊高周圍的地勢,防止水侵氾濫,稱為「基」。塘內用來養魚,基上則種植各種果樹、蔬菜、甘蔗、桑樹,分別稱為「果基魚塘」、「菜基魚塘」、「蔗基魚塘」、「桑基魚塘」等等。

二是「種養綜合模式」,基於作物剩餘利用原則,農民把農作物秸稈和糧食加工產生的米糠、麩皮作為飼料送到飼養場,牲畜糞便和部分秸稈進入沼氣池,產生的沼氣供農民作生活燃料;沼氣渣和水,一部分送至農田,一部分送至魚塘,一部分沼氣渣加工後成為飼料。魚塘的積泥再回填農田與果園,成為有機肥料,雞糞也可用做肥料,發酵除臭後又是豬的好飼料。通過這樣的迴圈綜合利用,促進了系統內糧食、牲畜生產的發展,也達到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三是「稻萍魚共生模式」,就是在同一塊田裡種稻、繁萍、養魚,充分利用土、水、肥、氣、熱等自然資源。其做法是起壟栽培水稻,壟面濕潤積水處養萍,壟溝養魚。或大小行栽種水稻,在大行內挖溝養魚,水面養萍,形成稻魚立體種養結構。這種立體結構充分利用「組合共生」關係,達到「一田多產」的效果。以上無論哪種模式,其重要性與知名度,就連臺灣初中的教科書都有詳細的介紹,如下圖:


()「桑基魚塘」獲聯合國糧農組織高度肯定

我們來到了位於菱湖鎮射中村的桑基魚塘,親眼目睹了桑基魚塘的現況和景觀。這處桑基魚塘,已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選定為亞太地區養魚培訓中心(Fao Asia-Pacific Fish Farming Training Center)和教學基地,每年接待發展中國家的科技人員和專家,來此學習這一歷經千年的農業生態模式。村委書記董魁富說道:「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天然財富。冬天時,我們把塘泥挖起,覆蓋在桑基上,當作桑葉的肥料,到了夏天,桑葉上養蠶,蠶的糞便和蠶蛹流入魚塘喂魚,形成一種共生迴圈的系統」。

在我看來,桑基魚塘最大的特色在於「天然零污染」。農民每次在捕魚時,順便將魚塘底部肥厚的淤泥挖運到四周的塘基上作為肥料,既不廢棄或曝曬而造成污染,也保持魚塘的水質條件;由於塘基有一定的坡度,桑基上多餘的營養元素,隨著雨水沖刷又源源流入魚塘,養蠶過程中多餘的蠶蛹和蠶沙也隨之進入魚塘作為魚的飼料,達到廢棄物充分利用的效果。如此周而復始在系統內迴圈利用,既充分利用了天然營養元素,也沒有給系統外的環境造成任何污染。徐偉中副鎮長補充說道:「菱湖是中國三大淡水魚養殖基地之一。早在三國時期,一位江蘇的農戶來到這裡開墾農地、挖塘養魚,從長江引入魚苗,開始發展出桑基魚塘形式。桑基魚塘是一個天然的生態系統。在全中國,就屬於我們這裡保留得最完整。我們現在已經從養殖『四大家魚』,發展到特種魚產。無論是養殖面積、產量和效益也好,或是農民的養殖技術也好,在全國都是首屈一指的」。

為何菱湖桑基魚塘會被聯合國糧農組織選為訓練中心?吳副局長說道:「菱湖是中國淡水養魚的發源地,家家戶戶都在養魚。雖然桑基魚塘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也有,但隨著產業佈局的發展,廣東地區桑基魚塘基本上已經消失了,唯獨我們這裡,還保留了面積在幾萬畝以上的桑基魚塘,原生形態的桑基魚塘還有56千畝之多。聯合國糧農組織來這裡考察之後,認為菱湖桑基魚塘是目前全世界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最系統化、零污染的傳統生態農業方式,所以被選為亞太地區養魚訓練中心和桑基魚塘教學基地」。徐副區長也補充道:「之所以被聯合國糧農組織選址為訓練中心,還有兩個原因,那就是蠶桑、魚產兩大產業最早發源于杭嘉湖平原。桑基魚塘把蠶桑和養魚以生態迴圈的原則有機地組合起來;這種生態有機組合,是我們這裡的發明,也是我們這裡獨有的」。在我看來,聯合國糧農組織所重視的,正是中國傳統農業文明中的生態智慧,所謂「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是一種人類尚未進入工業文明以前就已產生的「生態共生」思想,更是中國歷史上江南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的傑出代表。

南潯區菱湖鎮射中村的桑基魚塘(作者拍攝)

南潯的特色產業-蠶桑業(作者拍攝)

()桑基魚塘:中國傳統生態智慧的體現

人們也許知道桑基魚塘在農業經濟上的作用,但少有人知道桑基魚塘其實蘊含了中國傳統深厚的環境倫理與生態哲學。桑基魚塘的設計,最早來自春秋戰國時期的「塘浦(漊港)圩田系統」,至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圩田」,又稱「圍田」,一般是指在沿江、瀕海或濱湖地區「築堤圍墾」而成的農田,是中國江南地區千年以來針對水鄉澤國的地理特點,在長期治田、治水經驗中創造出來的一種獨特的開發形式;圩田的形成,是在淺水沼澤地帶或河湖淤灘上,通過圍堤築圩,圍田於內,擋水於外,圍內開溝渠,設涵閘,實現排水灌溉,形成一種「水行于外,田成圩內」的格局。圩田的開發,使大量沿江沿湖灘塗變成了良田,在抗禦旱澇、高產質優方面,有著諸多的優越性。菱湖桑基魚塘以幾近原汁原味的方式,保存了2500年的農耕遺產,僅僅以其古老性、智慧性與傳承性,就已經具備世界人類遺產的地位與資格。

桑基魚塘的形成,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不對大自然進行巧取豪奪,也不輕易浪費大自然提供的寶貴資源,實現了「地盡其利、物盡其用」的最佳狀態。人們也許不知,桑基魚塘還體現了中國道家「陰陽調和」的思想。依據古人的設計,桑基魚塘系統中,「魚塘為陰、桑基為陽」,兩者的比例為64,經科學的考證,這樣的比例,能夠實現物質之間最佳的轉換能力,達到陰陽平衡。

對推動桑基魚塘工作貢獻良多的農業局副局長吳忠麗女士(作者拍攝)

在菱湖,千百年來流傳一個與「桑基魚塘」有關的故事。相傳三國時期的吳國,有一名書生楊俊成,在建業(南京)授徒教書。由於天災人禍,門生失學離去,楊俊生面臨生計困難,於是決定種桑養魚,自力更生。楊俊成一家六口流離遷徙至菱湖的蓮花塘定居下來,栽桑養蠶,挖塘養魚,並把所挖的第一口塘稱為「盼幸蕩」,意思是盼望希望降臨,幾年之後,生活開始富裕起來。有一年,楊俊成回到建業老家掃墓,把長江的魚苗用魚缸載回菱湖,在「盼幸蕩」理餵養,結果養殖量大增。從此,菱湖掘塘養魚和「桑基魚塘」的傳統乃開始流傳開來。


我與徐國華副區長攝於菱湖桑基魚塘FAO立牌處

在南潯調研期間,我感覺到一種特殊的動力與能量,那就是政府治理有方,人民百業興隆。臨別時,南潯區委書記葉理中對歡迎引介台商前往南潯投資所表現的誠懇態度,副書記王琴英保證竭誠服務台商所流露的信心與承諾,都讓我感到欽佩和讚賞。俗語說,「認真的人最美麗」。南潯之美,不僅美在小橋流水、古鎮運河,不僅美在文房四寶、詩詞古畫,更美在一種勤勉、幹勁和智慧,一種「勤政敬業」的精神,一種傳統與現代無縫接合的協調與共存,一種來此一次就難以淡忘的體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