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閱讀中國》筆記(10-2):古城保護的「紹興模式」
一、安昌古鎮-千年傳統的再現
在柯橋區委宣傳科張興剛和鐘肖蓀女士的培同下,我來到具有千年歷史的紹興四大古鎮之一「安昌古鎮」。安昌古鎮始建於北宋時期,素有「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之美譽,相傳大禹曾在鎮東塗山娶妻成家,西元896年,錢鏐奉唐王朝之命屯兵該地平董昌之亂,乃命其鄉為「安昌」,後因戰亂,多次焚毀,又於明清時期重建。古鎮內翻軒騎樓,台門弄堂,條條回廊,處處水閣,來到這裡,沒有旅行團的喧囂吵鬧,也沒有叫賣聲四起八落的現代商店,只有當地販賣民俗手藝、生活用品的小鋪,以及掛在屋簷下的黴乾菜、魚乾、臘腸,豬頭(腳)肉。每年一月,這裡都要舉行「臘月風情節」,推出諸如水鄉社戲、水上拔河、船上迎親、民俗婚禮、古鎮廟會、傳統手工藝表演等特色活動。走在這裡,予人一種清靜優雅、古色古香的浪漫之感。
江南風光盡在安昌古鎮(作者拍攝) |
最讓我感到興趣的是,千年流傳下來的民風舊俗、傳統手工,都在這裡獲得保留和呈現。例如箍桶、竹編、打鐵、納鞋、挑花邊、紡棉花、磨剪刀、補缸、修傘、社蓮花落、腰鼓、猜謎、水鄉婚禮、水鄉壽宴等等,特別是熱鬧有趣的社戲,尤其受到人們喜愛。在民食土產方面,有臘腸肉、粽子、年糕、棉花糖、煎蘿蔔絲餅、炸臭豆腐等,盡是童年的樂趣與回憶。在這裡,我親眼看見「扯白糖」的技藝。這項非物質文化技藝據說起源于明朝年間。扯糖師傅舀一鬥雪白的砂糖,倒進鍋裡,加熱、攪拌後成了黏綢的糖汁,糖汁被飛快地扯成長長的一條軟白糖,粗大滾燙的糖條在師傅手裡像彩帶一樣上下左右翻飛,形成長卷毛線,最後切成小塊。放進嘴裡,美味香甜。我看到了已屆80高齡的扯糖藝術傳承人陳錦水老先,身體硬朗,神采奕奕,據說他自13歲就開始扯白糖,扯了一生近70個年頭……。
扯糖藝術傳承人陳錦水老先生(作者拍攝) |
二、古城保護「紹興模式」的啟動
走完安昌古城,我深刻感受到紹興對古城保護的用心與努力。有著5000年文化積澱和2500年建城史的紹興,被稱為「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一幅傳統民俗風情的畫卷」,30年來對古城保護工作不遺餘力。目前紹興老城區面積有8.32平方公里,內有18條河道縱橫交錯,分佈著31處文物保護單位、96處未列入保護等級的歷史遺跡和300多萬平方米百年以上的歷史建築。2001年12月經省政府批准通過了《紹興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紹興開始啟動古城保護的重大課題,2003年8月,紹興成立「紹興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公室」,專責處理古城保護事項。依據此項規劃,在8.32平方公里的古城區範圍內劃定了「越子城」、「魯迅故里」、「八字橋」、「西小河」、「書聖故里」、「石門檻」、「新河弄」等七片歷史街區,開始啟動「古城保護」專案的探索和行動。2012年11月又增補了「前後觀巷」歷史街區,總用地面積增至170.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1.3萬平方米,並建立了所謂古城保護的「紹興模式」。
粼粼河水,風姿綽約的安昌古鎮(作者拍攝) |
依據「保護辦」的資料,在古城保護專案實施之前,紹興的古城面臨「老舊殘破」的局面。一是居住條件差。老城區內95%%以上的住房年久失修,破瓦殘壁,基礎設施不全,衛生設施嚴重不足,排水不暢。居住人口密度高,一座300平方米的傳統建築內最多時住著12戶人家,一家3口往往只有不到30平方米的住處。二是建築風格不協調。現代化的馬路和樓群不斷在老城區出現,其高度、形態、顏色各異均與原有的歷史建築風格不相協調。三是文化遺產被損壞。老城區內31處文物保護單位有20多處被不同程度損壞或佔用,許多百年以上的歷史建築在城市開發中被拆除。四是城區河道被破壞。隨意填河築路使城區河道長度減少約30公里,占原有河道長度的一半。剩下的18條大小河道淤積深厚,河坎倒塌。老城區內密集分佈著160多家工廠,其中85%%是從事污染嚴重的行業。再加上排汙管網不完善,生活廢水和工業污水排入河道,導致部分河道水體發黑發臭,水質列居國家劣Ⅴ類水。
我與鍾肖蓀女士合影 |
(一)「點-線-面」和「原地-原居-原民」原則
啟動古城保護工作之後,在保護規劃上,紹興採取的是漸進式、累積性的「點-線-面」策略,所謂「點」是指文物保護單位和83個文物保護點;「線」就是城市河湖水系和水鄉風貌帶;「面」就是7片傳統風貌的歷史街區。採取的是修舊如舊、風貌協調、原汁原味的保護思路,確立保護、修繕、恢復、保留、整飭、更新6種保護方式。在我看來,這種思路和作法,非常類似於「生態博物館」(Ecomuseum)或「露天博物館」(或是「鄰裡博物館」[neighborhood museum]、「遺產項目」[heritage program])等等概念下的「文化原地整體保護」的原則,也就是強調一種「以人為本」的社會環境均衡系統。在保護方式上,紹興強調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生活延續性和人文自然融合性的「四統一」,把整個街道與社區作為一個整體性的開放空間,進行「原地、原居、原民」的原真性保護。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種保護思路的推動下,2003年8月,倉橋直街歷史街區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
在古城保護的具體實施方面,紹興們嚴格遵循「重點保護、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十六字方針,突出歷史文物、歷史街區、古城風貌、無形文化四個重點。堅持「四條原則」:一是「原汁原味的保護」,即對在街區內各類文物保護單位實行原址、原物、原狀的保護,不在文物古跡上動手動腳;二是「原模原樣的恢復」,即對街區內的河道水系和水鄉風貌帶實行原生態的恢復;三是「有根有據的重建」,即依據科學性與必要性,對街區內的重要台門、院落等進行維護與重建;四是「有脈有絡的創新」,即對街區主要道路兩側的部分新建的建築,堅持按傳統風格實施立面改造。
安昌古鎮的「陽明橋」(作者拍攝) |
(二)古城保護的重點措施
1、人口疏散
實施人口疏散政策,紹興政府撥出部分經濟適用房指標,對人均使用面積10平方米以下的特困戶給予照顧,原住房由政府回購,另外,鼓勵住戶實行貨幣化安置,通過出臺這一政策,街區內近20%左右的人口得到了疏散。並制定拆違政策,對沿街沿河及第一視野範圍的違法建築、臨時建築,在規定的時限內無條件自行拆除,不予補償,逾期實施依法強制拆除。
2、改造基礎建設
紹興市府為每家每戶增設衛生設施,扔掉世代沿用的馬桶,進行水、電一戶一表制改造;將電力、電信、有線電視、路燈、自來水等管線一次性埋入地下,改善空間環境;對排汙管網進行改善,統一納入城市排汙網;鋪設石板道路,疏浚整治河道,保持街隨河走、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水鄉風貌和建築特色,將古色與美觀相結合。
3、合理的資金機制
紹興初步建立起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產權人出資、銀行貸款等多方投資機制。2003年底,與世界銀行簽訂貸款協議,成功引進4412萬美元用於古城保護和城市基礎設施改造。另外採取「公私分攤」的方式,電力、電信、有線電視、路燈、排汙、自來水等管線的實施,做到「誰家孩子誰家抱」,對於公建設施全部由政府承擔,私房修繕一般採取政府負責55%,產權人負責45%,公房由房管部門承擔45%等等措施。
我與張興剛先生合影 |
三、建立「博物館城市」
通過古城保護,紹興優化了生活環境,提高了生活品質,也提升了城市地位。近年來,紹興相繼獲得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中國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和聯合國人居環境獎城市等一系列榮譽稱號,中心城市綜合實力居全國第33位、全國同類城市第13位、浙江省第3位。
我在安昌古鎮陽明橋邊 |
1981年3月4日,法國政府頒佈「生態博物館」的定義:「以永久的方式,在一塊特定的土地上,伴隨人們的參與,確保研究、保護、陳列的功能,強調自然與文化遺產的整體,展現其特色與生活方式的傳承」,而我不僅認為古城保護的「紹興模式」符合「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我更認為紹興模式超越了一大步,走向「博物館城市」(museum city)的地步,也就是不需要到博物館尋找紹興古城的形態與記憶,而是走進紹興,就是進入一座活生生的博物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