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 星期六

47 浮雲縹緲抱城樓 ― 張大春 ∕《四喜憂國》

 

47

  浮雲縹緲抱城樓

張大春∕《四喜憂國》

 

張大春

 

張大春是台灣1980年代以來媒體上高曝光率的文學寵兒,也是台灣現代文壇上的奇才與怪傑。司馬中原形容他是個「文學怪胎」,王德威形容他點子多、「機伶多變」,黃錦樹則把他看成一個文學上的特技演員。代表作《四喜憂國》開創了台灣黑色幽默、荒誕寫實主義的特殊風格。

表面上,張大春的文風像似頑童戲筆、不按規矩和牌理,但寓意卻深藏於歷史軌跡的深思與諷喻,著墨在飄零人物的庸俗百態,一種可以稱為「譏諷文學」的張式文體,它嘲笑各種故作神聖的虛假教條,同情那愚忠與盲信的市井百姓。在文學地位上,張大春既是個文字頑童,也是社會良心的吐實者。

 

眷村與老兵:時代畸零人

 

四喜憂國》以一位退伍老兵朱四喜為主軸,描寫台灣「反共復國」年代一個眷村的生活與故事。在台灣,眷村是一個「大陸外省人」兵敗來台聚集形成的小社區,青瓦覆蓋著矮房,隔板交織著鄉音。眷村既是一個外來移民文化的小共同體,更是自成一格的城市邊緣社區。然而最重要的是,「眷村」既是一個歷史災難(國共內戰)的縮影,印刻著無法再追憶的歷史記憶,但也保留了一種復國返鄉的期望;它既是一個迥異於台彎本土文化的異質群落,但也豐富了台灣多元文化的格局。

眷村的典型的象徵就是一群倚門而坐、絨帽白髮的老兵,一群跟著國民黨來台說是要建設台灣復興基地、來日反攻復國的忠貞戰士。他們是一群失去原鄉、渡台流亡小市民,是被神聖的國家利用殆盡之後再被迫自我放逐的一群人。他們懷著「打回老家」的希望,誓死擁戴「蔣總統」,希望「老人家」有朝一日帶他們回大陸。但是歲月凋零、人老樹枯,在反攻不成、復國無望之餘,眷村老兵成為今日台灣社會的孤獨老人,成為社會角落的邊緣人,成為一個歷史記憶中啃噬著焦慮、悲情與傷痛的時代畸零人。




朱四喜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老兵,來台之後,依靠挑水肥為生,他娶了一個花蓮原住民古蘭花當老婆,一個平庸又土氣的村婦,「他的老婆仍像平日一樣隔著甘蔗板向外間屋拋送鼾聲,並且不時將竹床壓得咿呀作響[1]。朱四喜有四個兒子──來福、來財、來寶、來壽,這四個哥兒們來得還真不容易,「要不是朱四喜強把古蘭花薙光了半邊頭髮、拿鞋帶子綁在竹床上硬搞了那麼幾回,恐怕來福根本不會出生呢[2]

小說開頭描寫朱四喜完成了《告全國軍民同胞書》,然後以回溯的手法敘述朱四喜為什麼寫《告全國軍民同胞書》。在那個年代裡,《告全國軍民同胞書》是蔣介石每年國慶時就會公開發表的正式文告,那是陳年累月、反覆唸誦的反共八股,是一篇欺矇百姓的政治迷湯;但這份文告怎會由一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老兵來寫呢?這種反諷的佈局,說明了作者試圖製造一種政治荒誕,以諷喻那個時代的迷信與虛幻。

 

艾森豪變做大豬公?

 

眷村、破落的違章建築,孤獨老兵、眼神裡的戰爭記憶、頑固的愛國思想,以及那永遠無法圓夢的復國迷思,構築了《四喜憂國》的敘事場域。

那時的眷村,沒有現代化的壁紙,所以家家戶戶的窗子都貼滿了報紙。朱四喜的友人王昌遠是一個送報伕,他把賣不完的畫報分送個院子裡的鄰居們,「從此以後,雜院裡頭家家的牆板都現了色彩——有珍娜露露‧布麗姬旦,奧黛麗‧赫本,到後來還有梁兄哥和樂蒂[3]。朱四喜床頭牆板上就有一張畫報,打從左邊起,「依次分別是美國總統艾森豪、中小姐劉秀嫚、配戴自製防毒面具的國軍戰士和台糖公司發展養豬事業所養就的一條千斤大豬公[4],明明畫報裡的人物是依次由左而右,但報紙卻偏偏寫成了「右起」,結果,艾森豪變做大豬公、戴面具的成了中小姐,劉秀嫚戴了防毒面具,大豬公倒當上美國總統了。這場笑話,不只是個笑話,而是作者對時代的嘲諷,一種對時代錯位、神話崩解、政治虛幻的挖苦和竊笑,表現出一種「笑中有淚、喜中帶泣」的效果。

 

政治手淫與偶像統治

 

朱四喜的友人楊人龍,「從前在老家念過師範,能一口氣念下半篇社論來,連眼子也不眨一眨[5]。楊人龍生前後悔自己沒娶上老婆,生幾個會打仗的兒子,去反攻大陸、報效國家,至少也有人逢年過節替他燒個香、上個供。沒想到,卻在一次「手淫」中暴斃(小說中另有是被乾兒子毒死的說法)。小說中對這位「楊聖賢」的死況,做了令人哭笑不得、哀喜難辨的描寫:

一直到楊人龍瞪著雙爆栗子一般大的眼珠兒死在他房門口,朱四喜才知道:

 

原來這位聖賢還是有發情思春的時刻—他的屍體就是赤條條的見證;

那兩排齊潔的白牙朝天張露,撐開了兩片仿佛要吞吃一隻大奶子的紫

黑嘴唇兒,滿是大奶子女人裸照的雜誌就扔在他的腰旁,而他那一雙

經常指畫著牆板間報紙的手則緊緊握著一根粗大挺直的屌棒子。[6]

 

這些被時代悲劇擠壓之下的隙縫人物,在流亡中找不到身份定位的歷史畸零人,懷抱著荒誕的夢幻與空想,在歷史的歧路上做著沒有出路的掙扎。一個不識字、以挑水肥為生的老兵,居然立志要寫一篇驚天動地、鼓舞全民的「告全國軍民同胞書」,儘管幾年後朱四喜不再挑水肥,「變成一個比較受人同情或不討厭的清潔隊員。他必須在每天午夜到仁愛路口排隊集合,清掃馬路和人行道——而不是趴在她的身上做活兒[7]




楊人龍懷抱著反攻復國的希望,但最後卻抱著「滿是大奶子女人裸照的雜誌」,手握「一根粗大挺直的屌棒子」,含「樂」而死。乃至即使楊人龍死了,還能繼續對朱四喜進行教育宣導,繼續討論國家有難、社會太亂、光復大陸、解救同胞的話語。

這一連串具有陰陽對話、政治手淫意味的諷刺,旨在解構一場巨大的政治神話,憐憫這群卑微渺小的人物。

人們常以魔幻現實主義來評論楊人龍和朱四喜的「陰陽對話」,但確切地說,這種魔幻性,是作者通過夢幻的批判性對照來表現一種「偶像統治」。楊人龍是一個死者,但卻是一個不死的幽魂,他既扮演知識啟蒙者角色,也扮演著虛幻對現實的統治、死者對生者思想控制的角色。楊人龍代表一個未竟的志業與理想,朱四喜則是一個卑微的隨從和信徒;兩人之間是一種能指與所指的斷裂關係,共同投射在一個虛假的實體世界中,因而顯得既光怪又陸離。在小說中,楊人龍不只是個「楊大爺」而已,而且是權威的化身,它代表一種意識形態記憶,緊緊地栓住了這群忠貞老兵的思想與靈魂。

 

我們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

 

就在那年4月一場急風暴雨的夜裡,老兵們的精神領袖「蔣總統」去世了,也許是天地感應、人神同悲,眷村裡鬧起了水災。一生忠黨愛國的朱四喜,「忙把祖宗牌位、楊人龍的相片框連總統玉照等一干偶像先救起來,頂在腦門上[8]。但是這場搶救終究於事無補。從此,老兵的歸鄉之夢宣告破碎,唯一的生活希望化成泡影。於是朱四喜興起了決心寫作「告全國軍民同胞書」的念頭。正如楊人龍向朱四喜所說的,「沒有文告,日子就越來越難過」,朱四喜決心以「文告」來喚起民心士氣、拯救腐敗的社會。

「文告」在憂國憂民的朱四喜心中,既是他無法實現的愛國夢,更是一帖萬靈單,因為「文告」的權威和聖力,可以解救蒼生、振衰起弊。在完成了「告全國軍民同胞書」的那天晚上,朱四喜像似獲得徹底的重生和解脫。「他用大牙撬開一瓶紅標米酒,忽然間精神抖擻起來,覺得世界真是飽滿來勁兒,一切彷彿正要從新開始」。他開始積極的投稿,無奈的是,有時隔幾天,退稿就寄回來了,有的時隔一年半載,依舊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四喜憂國》既是一部文字雜耍,也是一部黑色諷刺,既是歷史寫實,也是魔幻批判。在這個眷村小世界裡,作者把歷史碎片、殘破記憶、現實怪像,聚集在這封閉的小雜院裡,把神聖與粗鄙、高貴與低賤、權威與迷信、期望與無奈,拼湊在這群被遺棄的低層軍官身上,這種笑謔式的雜陳與拼湊,正是在解構一種虛假的正統意識、沒落的政治騙局,以及一群老兵沒有寄託的反共大夢。

小說最後,朱四喜影印了4千份「文告」,沿著他負責清掃的街道挨家挨戶地散發出去,他的太太古蘭花也來幫忙,她每洗一輛車,就交給車主一份,並且祝福對方:「上帝與你同在」。似乎,文告代表一種救贖與重生,當朱四喜把「絕望」沿街送出之後,換回的是一種新的希望。朱四喜的家中傳來陣陣的塑膠口琴聲,配合著伴奏,有孩子輕聲唱著:

 

我們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我們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

,就是在天上的……。[9]

 



[1] 張大春,《四喜憂國》,時報文化,2002,頁112

[2] 張大春,《四喜憂國》,頁115

[3] 張大春,《四喜憂國》,頁114

[4] 張大春,《四喜憂國》,頁115

[5] 張大春,《四喜憂國》,頁114

[6] 張大春,《四喜憂國》,頁116

[7] 張大春,《四喜憂國》,頁120

[8] 張大春,《四喜憂國》,頁122

[9] 張大春,《四喜憂國》,頁13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