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1日 星期四

自由副刊 /《當代經典閱讀》專欄(5) 年華似水,可曾追憶?- 追憶逝水年華

 

自由副刊 /《當代經典閱讀》專欄(5)

 年華似水,可曾追憶?

 《追憶逝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馬賽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文:宋國誠

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72087

 2006/04/06

普魯斯特

足以和《聖經》、莎翁作品媲美的《追憶逝水年華》,是法國20世紀最偉大作家普魯斯特歷經15年閉門寫作的超長篇巨型小說。人們難以想像,七卷本的浩繁巨作竟是以隨筆、聯想、意識流的手法寫成,沒有傳統的敘事與結構,只有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時間記憶。然而即使是心理和時間的流變,在直覺、夢境和潛意識的多重支配下,也都呈現時序顛倒、空間跳變、隨性塗寫、詩意流散的特有風格。在作品的前六卷,經歷的是漫長的時間歲月,但是在第七卷「尋回的時光」(Le Temps retrouvé)卻只是一天之內發生的事。歷來從未有人能運用有限的小說敘事來編製這種「長夢百年、世間一日」的時間格局,未來也無人足以望其項背。

 追憶逝水年華》既不是回憶錄也不是自傳,但是它既是小說、詩散文,也是一部哲學沉思錄。小說不是沒有主題,而是一個極富藝術性的哲思願望:如何感受逝去的歲月並使它重現於當下的存在。逝去的歲月總是美好的,幸福的日子總留在過去。對歷經灰色童年、體弱多病的普魯斯特來說,通過追憶來填補未曾親炙的童年夢幻,在無聲無色的時間流逝中體驗生命的本質,是普魯斯特運用無限寬廣的精神性來克服殘缺不整之外在性的生存方式,對於長居四面隔音的斗室,在自我幽禁中創作而出的作品,想像是唯一能夠克服物理空間追求精神超越的方法。然而,普魯斯特的追憶,不只是對往事的懷念,不只是一種懷舊的感傷,而是個人精神王國的堆砌和雕塑,它像似記憶的漏斗,在倥傯人生,在日夜轉瞬、繁花枯落之間,濾留時間的吻痕,追捕生命的律動。

追憶逝水年華

追憶逝水年華》是一部作家自我成長的故事。儘管作品中有愛情、婚姻、社交、死亡、陰謀、背叛,也有山楂籬的深情對話、教堂邊的徘徊、祭壇下的沉思、母親的晚安之吻,但對普魯斯特而言,他似乎無意使《追憶逝水年華》成為一部「作家的作品」,而是希望通過作品使自己成為作家。在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Du Côté de chez Swann)普魯斯特數度在對斯萬夫人的靦腆愛慕中表現出對自己才華的懷疑和挫折,在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Á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他再度感到自己是個毫無文學天賦的庸才。直到最後,當他取得一個作家的自信時,卻又已經失去了一個作家的健康和體力。

時間,在作品中不是計量的刻度或單線的演繹,而是一個感覺的符碼,它時時回應著作家的靜思與冥想,而作家對時間的巧妙體驗就表現在作品中。當七卷本的作品完成時,作家才開始準備描繪作品中的人物,這意味著「作品」已經完成但「作家」才正要動筆。這種「作品完成於作家動筆之際」,說明了作品既是時間淬瀝下未完成的產物,又是超越時間後真正創作的起源,它表現出人在生命的盡頭才開始體會如何感受生命,這是一種「遲悟」,一種遲來的但卻是透徹的領悟。

年華似水,可曾追憶?在第四卷「所多瑪與蛾摩拉(Sodome et Gomorrhe)外婆奇蹟式復活的一幕,令人感觸至深。記憶的復現就是現實永遠的失去,當下的把握片刻已是舊日的斑痕,而時間就是那「失與得」的裁定者。《追憶逝水年華》為生命作出了最深刻的體悟:幸福總是在過去,我們的人生轉瞬即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