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0日 星期三

自由副刊 /《當代名家群像》 -塑造非洲的文化靈魂 齊努亞.阿奇貝

 

自由副刊 /《當代名家群像》


-塑造非洲的文化靈魂

齊努亞.阿奇貝


 文:宋國誠

http://old.ltn.com.tw/2004/new/sep/2/life/article-5.htm

 

Chinua Achebe

齊努亞.阿奇貝(Chinua Achebe1930-)出生於具有深厚非洲鄉土文學傳統的奈及利亞,一個擁有豐富民俗想像和儀式文明的國家。這實際上並不奇怪,因為西非地區原本就是人類最早三大新石器文化:伊費(Ileife)、貝寧(Benin)和諾克(Nok)的發源地。人們原本對非洲的「黑暗意象」來自於殖民者對黑種膚色的刻板化,但現在人們都已知道,那只是白人自我優越感的扭曲性投射。「Black & Dark」一向是西方面對異質文明的代名詞,正如西方用「黑函」(blackmail)來表達「恐嚇」一樣,它表明西方世界一種「不甚理解下的恐懼」。實際上,黑色在非洲文明一直是「精靈」的化身,一種歷史經驗的擬真,一種超現實智慧的代表。於是,展現非洲的真實性,用西方人理解的語言來再現毋需恐懼的非洲,以民族寓言來溝通文化理解的落差,便成為阿奇貝文學一生的不朽志趣。 

自幼接受「教會/英語」教育的阿奇貝,畢業於伊巴丹(Ibadan)大學。早在擔任「帝國之聲」英國廣播公司(BBC)非洲特派記者期間,就開始計畫並創作他的「奈及利亞四部曲」。在三年內戰中,因支持「比亞法拉獨立運動」以致至今仍被敵對氏族視為攻擊對象。一九八二年流亡美國波士頓,以「非洲文學」為題講學於歐美各大學。阿奇貝雖然成名於早年,但晚期作品《希望與困境》(Hopes and Impediments: Selected Essays, 1990)、《家園和流放》(Home and Exile, 2000),尤其被視為後殖民理論的經典之作。 

「奈及利亞四部曲」都是以黑白文化衝突、本土族群內裂和自然宗教與一神論基督教的對立為主題。他的作品既充滿「圍爐聽古」的溫熱感,也具有民族鬥志的誇張力,尤其善於從神話寓言中展現朦朧的智慧。《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Things Fall Apart)中的奧孔渥(Okonkwo),一個沒落中的「種族智者」原型,實際上是阿奇貝「文化戰士」的自我寫照。儘管他強調外來英語在民族敘事上的重要性,但他對「基督教民主」卻感到厭惡,他相信一種稱為「祈」(chi——私神,意指愛與力的結合的傳統智慧,一種以「部落協商」為基礎的民主政體是最適合非洲人的生活體制。弔詭的是,「祈」是一種最易衍生為「強人政治」的思想元素,這意味著阿奇貝始終苦思於將「祈」轉化為一種現代化的「部落社會主義」。


Things Fall Apart

 

台灣出版了Things Fall Apart的中譯本:分崩離析

堅持述說自己的民族故事,塑造非洲文化靈魂的悲劇人物,以「混成式非洲英語」書寫非洲經驗,是阿奇貝不變的創作理念。儘管一場介於和提安哥Ngugi Wa Thiong'o)之間關於「英/母語」之正當性的爭論,使阿奇貝顯然屈居下風,但他堅持「非洲文學」絕不能窄化為「黑人非洲的文學」,而是應該包括使用所有通行語言寫作有關非洲事物的文學。這場沒結論且共識大於分歧的爭論,說明了「殖民/解殖」這一文化聖戰的複雜性與艱難性,但至少證明了「邊緣文學」已躍居英語文學的議題中心。 

將個人作品與民族命運聯繫起來,通過文學作為民族啟蒙的精神載體,幫助族人擺脫殖民統治意識,是阿奇貝在當今文學史上的成就。瑞典皇家學院不應再忽視這位早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