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西蘇格蘭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教授Iain Ferguson,在Politics of the
Mind: Marxism of Mental Distress(精神疾病製造商:資本社會如何剝奪你的快樂)一書中,引述美國社會學家Wright Mills早在1950年代就已經指出,不能把「私人難題」(private problem)和「公共議題」(public issue)區分開來,以失業為例,在一個十萬人口的城市中,如果只有一個人失業,那就是他的個人難題,但是如果在一個五千萬名受雇者的國家,有一千五百萬人失業,那就是一個公共議題。在開放給所有人的機會中,也就是所謂「機會結構」,如果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分霑或享有,乃至分配極不平均,那就是所謂「機會結構的崩解」。此時,解決的方法就必須考慮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而不僅僅是零星個體的處境和性格問題。
Iain Ferguson指出,「心理健康的危機已成為二十一世紀重要的『公共議題』。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現在全球有3.5億人受到憂鬱症的影響,到了2020年,它將成為失能的主要成因」(026)。在作者所屬的國家-英國,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該國最龐大的負擔-心理疾病占全部疾病的28%,而癌症和心臟病只各占16%。
但是這種困擾21世紀人類的心理疾病,並不是平均分散在各個族群之中,而是集中在低收入的貧困家庭中;在英國,心理疾病在最低收入所占的比例是75%,而在最高收入家庭中只有59%。
Iain Ferguson引述一位心理健康政策學者寫道:「財務問題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連結,對於心理健康領域的工作者而言是眾所周知的。失業、收入下降、無法應付的債務、住房問題與社會貧困,都會減低幸福感和韌性。……大量的研究證實,整體經濟衰退和失業對於自殺和自殺意念蔓延的比率有所影響」(0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