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閱讀生命政治(1):神學救贖

 

閱讀生命政治(1):神學救贖

我的閱讀筆記

閱讀黃涵榆,《閱讀生命政治》,臺北:春山,2021

神學救贖-巴迪烏的《保羅:普世主義的基礎》

 

黃涵榆,師大英語系教授,是一位很優秀的學者,我仔細讀了他的書,特別是這部《閱讀生命政治》

1

在一個生命控制如此極端與暴虐的年代,在一個庸俗與低智已被視為理所當然和不知羞恥的年代,有一個關於「找回信念」的命題,是自我本體必須做出的選擇;這個選擇是如此淡然,又何等急迫。 

當代政治的研究者甚至還觀察到,我們所處的世界普遍瀰漫著對於結構性的政治改造甚至整個民主代議政治的冷感與不信任」。(275) 

保羅對巴迪烏而言是反哲學傳統的戰將,他宣揚的基督復活超越任何事實的論證,引領信眾超脫族群與文化的特殊標記、政治體制的算計、分類與定位,以及法律、罪惡與慾望的惡性循環,透過理念、恩惠與愛將信徒們凝聚在基督的國度中。我們不需要是基督徒才能領略和接受保羅的思想實踐,我們關注的是一些跨越標記與界限的基本原則。某種程度上我們所處的世界對許多事都失去信念,跟著巴迪烏一起重讀保羅,也許可以是一趟找回信念的思想旅程」。(276) 

在這個人人都在談論「主體」的年代,什麼才叫「主體」?什麼又是當代生命條件下的主體?主體豈是如此簡單? 

「『巴迪烏的保羅』是一個被真理事件震懾,從而對事件保持忠誠的主體。可以說,巴迪烏透過保羅開展出包括有關主體、真理事件與其他相關的思想,對於反思當代的生命情境具有重大意義」(278) 

事件與自由 

「巴迪烏談的主體由機緣的(aleatory)事件所決定,但不因此失去自由,而是有能力跳脫決定其存在的情境。這也是一種強調介入與決斷的主體論」。(278) 

信念(faith)、真理與真理程式(faith procedure) 

「但這被當做真理,在未來將達成無所不包的普遍性。用直白的語言來說,信念支撐的真理是『未來完成式』,也算是進入(朝向未來展開的)真理程式」。(278-279) 

減除(subtraction)與泛型的(genetic) 

「保羅及其追隨者不受制於任何國族、族群、文化的區分,也不受俗世與現實的法律的制約,保羅甚至宣揚『(世俗的)法律上的死亡』」(dead to the law)(279) 

巴迪烏的保羅顯然與當前反真理與去主體化的時代氛圍格格不入。保羅宣告「基督復活」的真理,這樣的真理是主觀的、特異的(singular),但具有不受寄存法律與道德秩序制約的普遍性。這樣的主體位置或基督教主體也是因為「宣告」的事件才得以發/重生,在宣告前並不存在。主體本著信念與愛忠於宣告行動所開啟的真理程式,不受國家、族群、性別標記主宰,不分男女老幼身分地位,從國家與「意見機器」(apparatus of opinion)(即國會、媒體、習俗與習慣等)當中減除。保羅所號召的主體忠於自己相信的真理,並讓真理徹底改變生命,拒絕從眾妥協。(280)

 

對純粹事務的信念(純粹事件)

 

「對應於「猶太」和「希臘」的話語,保羅所代表的「基督話語」形成了對比」。(281) 

「根據巴迪烏的解釋,猶太話語和希臘話語是「支配」(mastery)的一體兩面。先知是神蹟的代理人,站在例外的位置說話,智者代表的邏各斯(logos)是一種全面性的理性,兩者都屬於「主宰」的形象。巴迪烏不認為兩者都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因為不管是先知解讀上帝留下的徵兆,或是智者掌握的宇宙整體,都是建立在既有的權威之上,都不是真正的事件。反觀保羅宣揚基督救贖並不依賴解讀上帝的徵兆和掌握宇宙的知識,也就是說,不是建立在既有的知識權威之上」。(281) 

「門徒不代表任何權威,而是放棄權力、智慧和知識的宰制,以信念-有別於先知和智者的權威-宣揚普世價值。……基督復活作為一種事件毋須證明或反證,無關乎經驗、知識與歷史考證,那是一種純粹的事件。……顛覆既有的知識與語言體系高低、強弱、智愚的區分以及本體存在,並對這「不可能的可能」保持忠誠」。(282) 

「保羅同時還宣揚透過愛的「宣告」,開啟某種超越文字表面或形式法律的靈魂法則,召喚主體無法以經驗計算和理解的一致性。主體在「愛的宣言」事件發生前並不存在,是愛的宣言(一個信念事件)召喚了主體,並使主體對於愛的宣言保持忠誠。這樣理解的愛和自我中心或自戀式的愛-也就是主體先站在自己的立場想像他人要什麼再給出什麼-截然不同。必須強調的是,保羅式的愛(Pauline Love)不是出世的愛,而是一種在現世中進行的「愛的工作」。對於受到真理感召的主體而言,即便是世俗中各種虛幻不實的意見、習俗(文化與族群)差異,也都是普遍真理和愛的運作的場域,對此我們必須釐清,保羅絕非遊走在個別差異之中的投機主義者,而是有『群眾路線』,主張各種差異都可以統合在普遍性的真理之中」。(286)


Alain Badiou(1937-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