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中美關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美關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美國的中國政策豈止「一個錯誤」?

 

美國的中國政策豈止「一個錯誤」?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研究員 宋國誠

 

本文刊登於《上報》2021/11/14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29735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2021107日在布魯塞爾接受BBC採訪時指出,美國在以往的對中政策中有一個錯誤的觀點,那就是試圖通過美國的政策,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制度,而這並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標;蘇利文還說,拜登政府致力於打造一個更有利於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之利益和價值觀的國際環境,並在這一體系中與中國共存(co-existence),他又說,美國的中國政策目標是創造一種環境,使兩個大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必須在國際體系中運行。

 


蘇利文觀點:安撫、避戰、共存

 

雖然這只是一次訪談,但卻反映出美國長期以來中國政策的模板和鏡像。這是一個在中美競爭中,美國是否能夠駕馭中國,中國是否能夠超越美國的重要分析與判斷。實際上,觀諸於美國與中共關係正常化以來,美國的中國政策何止僅僅是「一個錯誤」! 

遠的不說卡特政府的國務卿季辛吉(被稱為「中國人的老朋友」)為了圍堵蘇聯,不惜與虎謀皮,與當時高舉「反蘇修」(反對蘇聯修正主義路線)的中共建立外交關係,是第一個(以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錯誤之外,在其之後的美國歷屆政府,在一種以「西方之眼」(western eyes)睥視無產階級專政的中國,在一連串「不懂中國、誤讀中國」的白人菁英主義氛圍之下,扶植了中共政權的竄起,美國的中國政策的錯誤,歷歷可數、危害甚烈。 

就蘇利文的「不改變中國制度」和「美中共存論」的政策解釋來說,美國首先試圖安撫當前一個激進和躁動的中國,避免中國脫軌失控而殃及美國的利益,甚至將美國捲入一場不可想像的世界大戰之中;其次是希望免除中國的「主權恐懼症」,卸除中國的心理武裝,化解或避開與中國開啟戰端、兵戎相見,最後,美國信心滿滿地認為,可以偕同盟友重塑一個新的國際環境,在其中,中美兩國和平共處、相互合作。

 

美國對中國的「白人救贖主義」

 

從美國方面來說,基於西方文明中「白人負擔」的帝國思維,以及基督教「牧羊人」的救贖觀念,美國歷屆政府無不認為以一種「傳教士」的精神幫助中國,可以開導、開化、馴服中國,協助中國從野蠻落後走向民主開放,其所表現在中國政策上,諸如軍事援助、科技分享、人員交流、高層互訪,特別是協助中國加入WTO,支持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等等,從而幫助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將中國推向「世界工廠」的地位,這就是一廂情願地認為通過與中國的交往(engagement),美國所領銜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可以暖化、冰釋、消解中國的專制體制,進而在美國的啟蒙和帶領之下,將中國轉變成民主開放的國家。近二十年來,在美國國內,無論是「左派幼稚病」或「右派狂想症」的患者,或是在中國市場上經商得利的商業菁英,無不認為美國可以好好地教育中國,乃至和平演變中國。

 

中國不買單,也不領情

 

正是領會了美國的啟蒙,在美國長期的開導之下,中國開始與世界接軌。然而,中國在WTO框架內利用「開發中國家」的優惠地位,以廉價勞力、政府融資、租稅優惠、出口補貼等等,對美國進行不公平貿易。但是中共對此並不滿足,還進一步運用情報人員、學術合作、駭客入侵等等,竊取美國的智慧產權與關鍵科技,進而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如果在美國吃虧上當之後,蘇利文的「不改變中國的制度」的說法是對美國對華政策失誤的反思與警醒,那還算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但這種遲來的清醒,已讓美國付出沉重的代價,例如產業外移中國和本國勞工的大量失業。截至現在的拜登政府才認清現實,美國既無力也無法通過任何方式改變中國的體制,但即使已經醒悟,美國也已無法彌補因為「中國交往」(engage in China)政策所導致的經濟損失。 

從中國方面來說,對一個被美國養大的老狐狸,蘇利文的談話一出,中國先是搖頭擺腦、不知所云,再是半信半疑、多方揣測。果然,中國先是「聽其言、觀其行」,繼則反諷和打臉。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將其形容為「溫和的言辭」,但依然「對華盛頓的戰略善意不抱希望」,並且引述中國專家的警告,「中國應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兩面性保持警惕」;對於蘇利文「重塑一個新的國際環境」的說法,中國專家甚至反唇相譏,認為蘇利文的談話,暗示了拜登政府的目的是營造一個不利於中國的環境。換言之,中國認為蘇利文的表態,是一種「黃鼠狼給雞拜年」,不懷好意。如果蘇利文的談話是美國對中國的肺腑之言、誠摯邀請,那美國真是「真心換絕情」,中國既不買單,也不領情。 

美國曾經輝煌,獨霸世界,乃至以「國際教父」自居。但數十年來一直抱著一種外交迷思,認為通過對話、協商、談判,就可以說服對方改邪歸正、聽命美國。但這種「勸說外交」已經多次證明無效和失敗,特別是對中國這個利字當頭、道義真空、急於擴張的極權體制而言,可謂「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拜登雖然把中國定為美國的「戰略競爭對手」,至今對中國的各種制裁也未鬆手,但拜登依然期待與習近平見面談一談,依然寄望在所謂「其他領域」和中國合作,例如應對氣候變遷與反恐;但2021年格拉斯哥「聯合國應對氣候變遷大會」(COP26),習近平毫無顧忌地以「缺席」來應對,儘管中國心不甘、情不願地與美國共同發表所謂「氣候合作聲明」,藉以虛與委蛇,以示「負責任大國」的姿態。至於反恐,中美兩國可曾有過什麼「反恐合作」?而中國不就是以這個「合作」為藉口,對新疆穆斯林少數民族採取美國所宣稱的「種族滅絕」來應對?

 

美國價值的危機

 

美國一向以廣結盟友和呼朋引伴而自豪,這是美國擁有「世界領導力」的主要原因,但也要問問,為何許多國家願意緊跟在後、追隨美國。美國的結盟能力依靠的當然不是肌肉與拳頭,而是美國維持了一個自由主義的價值體系,一個涵蓋了民主憲政與自由市場,包括文化多元、人權平等、言論自由,乃至兩性平權和LGBTQ權利等等在內的「美國價值」。換言之,美國的世界領導,依靠的是「軟實力」,是一種價值領導、信仰領導和承諾領導,正是這種理念體系,使許多國家願意跟隨與附合美國,使美國得以占據世界道德的制高點。

然而,美國的這種價值與信念已經在消退之中。美國耗時20年,花費數萬億美元,犧牲數千美國軍人的阿富汗反恐戰爭,最後竟像落荒而逃的揮手告別,不僅把權力拱手讓給殘暴的塔利班政權,也讓阿富汗人民重返中世紀的神權統治,這對一向信任並依靠美國的全球盟友來說,情何以堪?正如專欄作家David Brook2021716日的《紐約時報》撰文指出,「如果我們看到自己在阿富汗拋棄了我們的盟友,那麼在爭奪人心的較量中我們可能處於下風」,這意味著美國已經從道德高點向下滑落,釀起所謂「美國信心危機」。劍橋大學研究員Stefan Halper在其《北京說了算?》(The Beijing Consensus)一書的序言中說道:「我們已經來到了一個關鍵的時刻,如果不去面對來自北京的挑戰,在數十年內北京將會在實務和輿論兩個層次上改寫全球事務」,這就是說美國正在姑息來自北京的進逼與威脅,逃避美國自身對「美國價值」的堅持與承諾。

 

美國一如既往:天真無邪

 

對比於當前緊張的中美關係,蘇利文所謂「重塑一個與中國共存的國際環境」的說法,是迄今為止最天真無邪(naïve)的外交辭令,一如當年季辛吉相信中國可以幫助美國圍堵蘇聯一樣。如果美國真的認清了中國一再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一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中美阿拉斯加會談」時指責於中共者,那麼這個美國所認定的「破壞者」,又如何乖乖地配合美國建立一個新的國際環境,其中卻僅僅只是滿足美國及其盟友的利益,而不是有利於中國的發展,有助於實現中國的世界霸主之夢? 

舉例來說,中國加入WTO已屆滿20年,但至今還沒有完全履行對WTO的基本承諾,至今依然保留國家補貼和其他扭曲性貿易工具,以及在市場開放方面對外資企業設限,對國內企業採取保護主義等等,乃至在外交爭端中動輒採取違反WTO精神的貿易報復行動,例如20205月起,中國對澳大利亞實施貿易報復,一口氣禁止澳大利亞龍蝦丶葡萄酒丶大麥丶食糖丶木材丶煤炭及銅礦等7項商品的進口,以及對其他多項商品課徵高額關稅。新冠肺炎爆發之後,只要看看中國是否配合國際社會對新冠病毒的「溯源調查」即可明白,中國是否遵守一切有損中國顏面與利益的國際規則?中國的「大外宣」以及向全球推廣「中國模式」的作為,難道只是為了奉行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實際上,中國從未設想與美國共存,而是追求自己的霸業,這不僅是中國遠程的戰略目標,是「中國夢」的實現,更是中國「天朝體制」的復興與延續。拜登政府至今還是聽不懂習近平的「東升西降」、「讓全世界按中國的原則辦事」是什麼意思?難道認為習近平的野心只是想統一台灣?還是美國政府認為這是中國領導人的狂人囈語、空口白話,美國只要聽聽就好?

 

美國在中國核軍備威脅下的驚醒

 

蘇利文所說的「共存」,性質上是一種「合作性共存」(cooperative co-existence),但是中美之間對於「合作」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美國訴求的是「軟實力」,中國運用的是「銳實力」(sharp power)。對美國而言,「合作」是一個在人類議程上全球治理的行動,是一種「全球公共產品」的生產與供給,但對中國而言,則是一種「統戰的辯證法」,是一種「實力的話語術」,是一種「搭便車」,是一種對全球公共產品的利用與占有。儘管習近平多呼籲,中美之間不應「脫鉤」,亞洲不應重回「冷戰」,兩國關係應該早日回歸正軌,「合作共贏」是中美關係的唯一選擇。但是且慢,中國的所謂合作是一種只能有利於中國發展的合作(否則就是「反華」),是一種不得干涉中國內政的合作(否則就是「敵對」)。換言之,中國所謂的「合作」必須是一部免費便車,只能順風搭乘,不能逆風倒退,只能中國獲利,而非世界受益。中國的「一帶一路」已經證明與中國合作的國家陷入「債務陷阱」,而所謂「亞投行」,不禁令人懷疑,這個用來與「世界銀行」抗衡的組織,不過是一個「國際錢莊」,目的是募集多國資金以提供中國發展地緣政治的戰略資本。 

在美國國防部發表的「2021中國軍力報告」中,對於中共已兩次成功實驗超高音速導彈,並推算在2030年中共的核彈頭將達到千枚數量,美國對此感到震驚和擔憂。但正是因為美國震驚,才令盟國感到擔憂,如果連美國都感到震驚,那盟國是否面臨崩潰?實際上,中國早已在實驗室、沙漠中、地底下,乃至在兵棋推演上和實戰演習中,默默地或公然地與美國進行軍備競賽。美國是否還相信中國的核軍備只是維持「最低核威嚇」?如果是,中國已經擁有的二、三百顆核彈頭難道還不夠?中國所實驗的超高音速導彈,難道只是為了征服外太空?而不是為了「快閃」美國的全球導彈防禦系統?以美國作為最終摧毀的目標?

 

與中國共存?還是被中國超越?

 

至今,美國依然自信滿滿地認為有能力打造一個國際環境與中國共存,但是美國是否更應該自問,究竟是與中國「共存」,還是被中國「超越」?自中國真正融入國際社會加入WTO以來的20年間,中國GDP增長了8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占世界經濟比重從2001年的4%增至2020年的17.4%;即使從進口方面來說,這20年間,中國的進口總額也增加了近6倍,全球貨物貿易總量增長了近一倍。2020年中國的進口總額已經占到世界貨物貿易進口總額的12%。僅以鋼鐵產量進行中美對比,中國的鋼產量占據全球總產量的57%,而美國僅占4%。雖然經濟並非國家能力的唯一指標,但以上這些數字,是人類歷史罕見的奇聞與驚駭,是國家奮鬥不可思議的過程與成果。在這種現實之下,美國與其構思如何打造一個「與中國共存」的國際環境,不如想想如何避免被中國「彎道超車」。

 

美國不懂中國的「話術厚黑學」

 

美國不只一次中國政策的錯誤,其根源來自美國從未真正了解中國、看清中國,始終對中國存有道德勸說、文明教化的衝動,對中國存有「浪子回頭」的幻想和期待,過去如此,現在依舊老樣。美國讀不懂中國人特有的「話術」,也不懂中國人特有的「道術」,也就是道德與權術的交互運用,也就是以美麗的道德詞藻來施展權力的擴張。美國不懂中共「正反合」的辯證法,不懂中共的統戰策略,不懂中國「百年屈辱」下深重的民族挫折,不懂中國「創傷的民族主義」的反彈能量,不懂中國人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哲學,不懂中國人話中有話、心口分裂的政治厚黑學,不懂中國人表裡有別、心口兩套的文化魔術,以致於總是「聽其言而信其行」,陷入中國人的語意魔障和話術陷阱之中。 

中共19屆六中全會11日剛剛落幕,這個宣稱中共進入「第二個百年征程」的歷史性會議,如果不被其強勢的宣傳攻勢所震懾,這次會議其實在宣告中國不是「即將崛起」,而是「已經崛起」。雖然習近平一再呼籲中美兩國「合作共贏」,但這就是一種警告美國不得阻礙中國發展的「話術」。習近平就曾經在中國西北一次巡視中說到,「當前世界最大的亂源就是美國」。中國已經不再寄望與美國「共享太平洋」,也不期待與美國維持「建設性大國關係」,更不會僅僅期待與美國合作共存,而是要重塑一個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國際環境,一個「中國模式的世界」,「要世界按中國的原則辦事」!美國人可能不懂什麼叫「百年征程」,這可不是美國民謠「離家五百里路」(Five Hundred Miles),這是一個融合「革命根據地」、「井岡山經驗」、「兩萬五千里長征」、「延安窯洞」等等歷史經驗於一體的政治術語,那就是「征服一切敵人的過程」,也就是即使再花一百年,中國也要超越美國、征服世界!儘管這種「雄心壯志」許多人並不相信,特別是美國。

 

美國始終低估了中國!

 

中國人的語言有兩套,一套在眼前,一套在背後,一如日本人所說的「建前」和「本音」。眼前的話語是一種工具性掩護,旨在為背後的真實目的服務。在中國的政治歷史與權力場域中,沒有真實的話語,一切言說都是為了鞏固當政者權利所進行的裝飾與表演,而真實的意圖只能在權謀辨析和文化隱喻中尋找。西方總是認為中國是一個「儒學大國」,彬彬有禮,其實天朝體制、法家治術和孫子兵法才是中國的王道。今天的美國,完全讀不懂習近平「眼前」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什麼意思?因而也讀不懂其「背後」取代美國、稱霸世界的真實意圖。美國不僅低估了習近平的野心,因而也低估了一個崛起的中國對美國的重大挑戰。 

美國的天真自負,中國的老謀深算,將在未來中美之間的政策博弈中顯現勝負;美國雖然已經認清無法改變中國的體制,但也別奢想在美國主導的國際環境中與中國合作共存。

 

2021年4月19日 星期一

近期中美關係觀察

 近期中美關係觀察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宋國誠

本文刊登於陸委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

110年3月

https://ws.mac.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jk1L2NrZmlsZS8zZWUyM2U1Yy0yYTdjLTRjYzYtYjdjZC0yY2IzN2Q4NTNkMGIucGRm&n=5LiJ44CB6L%2bR5pyf5Lit576O6Zec5L%2bC6KeA5a%2bfLnBkZg%3d%3d


 中美會談既無交集亦無共識,未來基本維持「大競小合」狀態, 在激烈戰略競爭下,選擇有限度合作。中共續指責美方惡化雙方 關係,拜登對中政策主軸轉向多邊圍堵。 

 美在貿易面對中採取聯盟共同制裁策略;科技面組織抗中聯盟, 反擊中共威脅;關切中共人權議題,續批中對新疆種族滅絕;促 停止對臺施壓,承諾助臺自衛。 


一,前言 

    中美2+2會談台北時間2021319日在阿拉斯加登場,除了唇槍舌劍、互不相讓之外,會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僅以「雙方進行了艱難直率談話」作了沒有結論的總結,顯示雙方既無交集也無共識。未來,中美關係基本上維持一種「大競小合」狀態,也就是在激烈的戰略競爭下選擇有限度的議題合作,北京呼籲「合作共贏」,華府則維持「戰略對抗」。

    北京的對美政策並未因美國新總統的產生而改變,繼續採取「外交罵街」的老路,口徑一致的將惡化中美關係惡的責任全部推給美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2021年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視訊會議上,指責美國對中國「搞意識形態偏見」、「動不動就搞制裁、搞脫鉤」。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外事辦公室主任的楊潔篪,則把中美關係的困難歸結於美國極端錯誤的反華政策、固守冷戰思維、干涉中國內政。中美2+2會談中,楊潔篪更是嚴聲厲色、加碼開罵。顯示中國依然固執立場,無意緩解會改善中美的緊張關係。

    拜登延續了川普時期大部分的對中政策,依然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strategic competitor),只是競爭主軸由「單邊對抗」轉向「多邊圍堵」,也就是通過以深度外交為基礎的國際談判機制,採取一種「小多邊聯盟」的策略,來遏制中國的挑戰。簡單地說,川普採取的是「單挑」,拜登則改採「圍捕」。

 

    二,中美五大領域的較量      

    ()貿易 

    拜登並不急於撤銷川普對中國的關稅制裁,而是首先全面審查北京是否遵守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依據美國智庫調查,北京只達成協議中採購目標的58%,顯然,北京毫無誠意且不及格。然而,拜登不是採取川普單一化的關稅大刀政策,而是擴大至知識產權保護、中國經濟模式、市場准入不平衡等等更具「結構性貿易不公」的領域,循著WTO等國際組織,對中國進行制度性制裁。

    由於北京對中美貿易協議採取拖延戰術,未來,中美貿易戰爭將是一場持久戰、組織戰和國際戰。新任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以及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均表示,將以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為重點,採取聯盟共同制裁的策略,並採取與中國「產業脫鉤/重組供應鏈」(擺脫依賴)和「補貼/重建本土企業」(美國領先)等方式,與中國進行多管道的長期對抗。 

    ()科技 

    當美國獲知中國有意限制稀土出口,試圖截斷美國軍工產業的材料供應之後,美國意識到與中國的科技競爭不只是制裁網路平台如Tik Tok或企業黑名單等短期措施,而是從關鍵領域進行基礎性競爭。基於此,拜登政府成立了跨部會的「中國工作小組」(China task),專責處理科技抗中的優先次序。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示,美國將在半導體、5GAI及生物科技等領域,組織國際抗中聯盟,消極面可以防止高科技流入中國,積極面可以通過盟國聯合投資與技術開發,維持美國及其盟國的超前優勢。 

    ()區域安全 

    在完全不顧中國的反對之下,拜登政府依然延續中美較量的重頭戲:印太戰略。2021312日,美、日、印、澳4國領導人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視訊峰會,拜登強調將以Quad聯盟有效嚇阻中國的區域軍事威脅。在316日美日2+2(日美安保協商)東京會談中,布林肯重申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包括台海安全),如果中國使用威嚇和侵略手段,必要時美日將聯合反擊。即使中國批評美日「狼狽為奸」,但美國在印太區域安全問題上,滴水不露、寸土必爭。 

    ()人權 

    拜登與習近平今於2021211日農曆除夕首度通話,拜登對中國的經濟作為、鎮壓香港、在新疆侵犯人權,以及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專斷作為表達關切,但習近平則回敬美國所關切者純屬中國內政,美國無權干涉,再次顯示中美價值觀的嚴重分歧,短期之內毫無化解的餘地。

    無論是舊日老友或昔日夥伴,拜登對習近平的態度已經改觀。拜登曾經以「種族滅絕」批評中國對新疆維吾爾人的殘暴作為,在最近的訪談中亦評論習近平「骨子裡沒有民主意識」,這些都顯示拜登對習近平與中國人權紀錄的輕蔑與鄙視。 

    ()台灣問題 

    拜登上台之後,延緩了川普時期所謂「台美關係升級」的傾向,重申「一個中國」立場,但同時美國也高度關注中國頻繁的軍機擾台,以及近期逐步升高的「武統」聲浪。然而,北京不為所動,反而變本加厲,不僅對台灣增加軍事騷擾,也在南海、東海採取更多挑釁行動。

    在北京預估拜登的挺台政策不會強過川普之下,2021123日及24日,中共分別以13架以及隔日15架各型軍機侵入台灣西南部防空識別區,這是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空域騷擾,顯示北京對台灣問題毫不妥協。對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立即發表聲明,敦促中國停止對台灣的軍事、外交及經濟施壓,並與台灣的民選代表進行對話。普萊斯強調,美國將繼續協助台灣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在行動上,202124日,拜登政府首次派出導彈驅逐艦「麥凱恩」號(USS John S. McCain)通過台灣海峽,以展示支持台灣與維護台海自由航行的目標。 

    三,結語 

    從戰略態勢來看,北京雖然處於「被動反擊」的守勢,但頑強不變,美國則採取「主動出擊」的攻勢,但效果未明。可以確定的是,美國將積極籌組「國際抗中統一戰線」。未來,中美競爭將走向結構化、深層化和鬥智化。




2021年4月12日 星期一

中美必將一戰?(3) -美國愚蠢和失敗的對中政策(b)

21世紀議程

中美必將一戰?(3)

-美國愚蠢和失敗的對中政策(b)

 

Henry Kissinger

美國歷史上最「媚中/舔共」的尼克森-季辛吉政府,開創了美國對中國臭名昭彰的「姑息政策」,也就是所謂(與中國)「交往」的政策(engagement policy);依據Joseph Nye的定義,這個「交往」政策可以讓美國使用其戰略的優越性,從一個有利的位置來與中國進行交往,甚至是擴展美國的能力以便於鼓勵中國對於地區性的秩序採取合作的政策。但實際上,今天這個所謂「有利的位置」,美國已經拱手讓給了中國。

其後從卡特直到歐巴馬,一路都是自甘墮落的「中國妄想家」或「熊貓擁抱者」(panda-huggers)。這些人,都是失敗和被反咬一口的「馴獸師」,他們無不認為與中國交往越深入,中國就會越來越像美國一樣的民主與開放。其中尤其以「好色總統」柯林頓,就是導致今日美國「一夜驚醒」之後陷入與中共苦戰的「美國敗家子」。 

先說季辛吉,不是說與中國交往就可以用美國的「民主」來教化中國並換取合作嗎?然而,季辛吉在「天安門」事件剛剛發生幾周之後說道:「這個世界沒有一個政府會容忍其首都的中心廣場,被成千上萬的示威者盤據在政府主要機關建築之間擋住進出達八週之久」。 

哦,原來天安門事件只是一場「擋住出入口」的事件!這個世界也沒有一個投機政客如季辛吉,可以如此前後精神分裂,可以如此眼歪嘴斜的無情與冷血! 

至於那個在辦公室玩女人的柯林頓,毛思迪就如此不肖的批評:

「柯林頓政府所採取的行動就是不斷的向北京政權送上超級電腦、衛星以及其他的科技,希望中國會回應美國停止販售核子戰、化學戰以及說不定還有生物戰的武器,和發送這些核生化武器彈頭火箭的乞求。但是中國卻違反她所做的承諾,而繼續對伊朗販售與核子武器有關的物資,就如同稍早中國為巴基斯坦配備了足以製造好幾件核子武器的核能材料,並對北韓、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利比亞輸出彈道飛彈技術一樣」。 

華府和平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凱根(Robert Kagan)以及The Weekly Standard總編輯William Kristol)對此做了透徹的評論:「政府總是辯稱其『交往』政策會使得中國越來越像我們。事實上,這個政策正使得我們越來越像他們」。


中美必將一戰?(3) -美國愚蠢和失敗的對中政策(c)

21世紀議程

中美必將一戰?(3)

-美國愚蠢和失敗的對中政策(c)

 


美國對中政策的失敗,絕非如Stephen M. Wall在《以善意鋪成的地獄》一書所說的,美國固守「自由主義霸權」(Liberal Hegemony)且在全球進行「效率低落、代價高昂」的戰略鋪張,而是對「中共本質」的誤解與誤判。 

美國始終把中國視為一個「可教化」的對象,認為只要對中國耐心的勸導、誠懇的溝通,乃至施以優惠和援助,就可把這個「桀傲不羈」的浪子引向正途。所謂「戰略對話」就是這個天真幻想的行動展現。美國始終認為,「愛的教育」是正確有效的,只要不斷通過外交說服、溝通對話、理性協商、高層互訪、圓桌談判等等文明手段,就可以使中國乖乖就範,天真的期待中國能夠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利害相關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 

族繁不及備載,在此僅舉一例。與中國高層交手近25年,前高盛總裁,小布希政府的財政部長亨利.鮑爾森(Henry Paulson),始終對美中關係抱持樂觀的期待,它在「與中國打交道」(Dealing With China)一書中,始終把中國視為美國「最重要的朋友」。他認為,中美之間固然有危險的火種,共同的利益卻遠遠更多,包括刺激全球經濟增長、應對氣候變化、維護和平與穩定。 

問題是,這樣的善意是否獲得相同的回報? 

美國不是不知,而是刻意淡化或忽視,中國是一個「海盜國家」,舉凡商品仿冒、假藥劣藥、智財竊取、駭客攻擊、毒品走私、操控匯率、間諜滲透、環境汙染、核武換油、債務陷阱、水源霸佔、踐踏人權、貿易不公…….等等,皆出自中國的手筆。美國政界或所謂「智庫」,甚至還以「高度經濟發展下的中國模式」來稱讚中國奇蹟式的發展,成了今日中國威脅的「姑息共犯」。美國甚至有些蛋頭學者,總是批評「美國霸權」,卻不願面對「中國惡犬」,有些智庫害怕拿不到中國的「計畫資助」而避免得罪中國,有些學者是在中國「出版贊助」之下大言吹捧中國,有些所謂「商業顧問」明知中國企業財報造假,也昧著良心勸誘美國人投資中國企業,藉宣揚「中國夢」大發「美國財」。


2021年4月7日 星期三

讀毛思迪的「中國新霸權」(5)

 

讀毛思迪的「中國新霸權」(5)

 


如何與中國打交道? 

1,不再暢飲茅臺 

說來也真丟人現眼,絕大多數前國務卿(自季辛吉開始),絕大多數前國家安全顧問(也自季辛吉開始),以及他們絕大多數的高階副手,都在離開政府公職後涉足中美貿易這一行,而且常常迫不急待的趁著還有人情可用的時候趕緊撈上一筆,連再等再不招人物議的情況下轉檯都等不得。舉例而言,卡特總統的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郝爾布魯克(Richard Halbrooke)離開公職才沒幾個月,就以雷曼兄弟證券公司(Lehnman Brothers)諮詢顧問、耐吉運動鞋(Nike)以及(西雅圖)海冠公司(Seagram)顧問的身分來到了北京。雷根總統的第一任國務卿海格將軍(Alexander Haig)1982年六月離職後即為聯合科技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工作,而且繼續力倡對中國出售武器軍備」。(頁,200-201) 

這種撈好處的行為,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只會讓那些會這樣做的人其觀點出現偏頗,對美中關係營造出一種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維持和平的態度,同時也使得他們以『專家』身分對本國所提出的建議有所偏袒。北京知道這一點,因此以他們的貪婪為質押,只要美中關係一出現問題,馬上就召喚他們赤膊上陣」。(頁,201) 

2,技術移轉 

美國應該緊縮其對中國的技術移轉政策,並恢復對雙重用途科技出口的嚴格管制。先進通訊設備以及超級電腦的出口應當仔細檢核。疏忽錯漏結果造成美國國家安全受損的公司應受到嚴厲的懲罰」。(頁,202) 

3,飛彈防禦 

為了要防禦中國迅速成長的彈道飛彈大軍,美國首先應該在亞洲,其後在國內,部屬飛彈防禦系統。亞洲區域飛彈防禦系統的保護傘應該涵蓋日本、南韓以及這個地區的其他亞洲盟邦,其中包括台灣。在台灣對岸的福建沿海其中程彈道飛彈持續增加的情況下,防衛台灣免受中國彈道飛彈的攻擊就特別的重要」。(頁,203) 

中國在1999年八月首次測試了足以攻擊美國西部的東風-31型飛彈,只要技術上可行,一個足以保護美國城市免於遭受中國這款新一代飛彈攻擊的全國飛彈防禦體系必須盡早建成並部屬,一旦這個系統就位定緒,中國就再也不能用其核子武器來勒索美國」。(頁,203) 

4,扭回「帝國之過度擴張」 

(美國應該)在這個(亞洲)區域部屬一個或兩個有強化機堡的空軍戰鬥機聯隊,或派遣第二支航空母艦特遣艦隊巡邏,或兩者兼具,將迫使中國的菁英重新思考他們隨隨便便做出美國軍事力量日益衰落的假設(而且事實上證明是錯誤)(頁,204) 

美國軍事力量在亞洲的審慎擴增將會迫使中國菁英重新審視美國的實力與潛力。……我們很清楚記得,美中關係平靜無波的日子出現在雷根政府時期。當時面臨美國的軍備擴充,中國噤若寒蟬,並且接受孫子『寡不敵眾則退』的忠告,擺出一副最合作的嘴臉來」。(頁,206) 

5,勢力的狀況

 「台灣在挫阻中國的霸權上也是舉足輕重。她充滿活力的民主體制以及朝氣蓬勃的經濟體系使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並且她還是我們的第七大貿易夥伴。對中國1996年『飛彈外交』更有效的回應,不是送兩艘航空母艦去挨打,而是立刻在台灣開設一處官方領事館,並通知北京,下次再來這麼一手公然侵略的行動,美國就會馬上外交上承認這個民主島國」(頁,209)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台灣的防衛能力。現行的對台軍售的限制應予解除,俾提升這個島嶼的自衛能力。我們應該對台灣提供關鍵性武器系統,包括戰區飛彈防禦體系,以協助她抵銷海峽對岸日益增長的中國飛彈威脅。我們兩國之間高層軍事交流的禁令應予廢止,如此才可為台灣制訂防衛方案」。(頁,209) 

只要美國對防衛台灣的明確承諾以及在台灣遭受到侵略時美國的斷然行動,才能防止北京在未來數年裡的軍事入侵。毛澤東在1973年談及收復台灣時告訴季辛吉:『我不相信和平過渡』。由最近中國對這個島嶼威脅要用武力達成統一的情形來看,毛的繼承人很明顯也不相信」。(頁,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