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光譜辯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光譜辯證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宋國誠專欄》 中共到底何時攻台?-習近平「武統台灣」的光譜分析

 

《宋國誠專欄》

中共到底何時攻台?

-習近平「武統台灣」的光譜分析

 

本文發表於《上報》,20221101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57763&utm_source=newsshare-fb&fbclid=IwAR0EYtxzidhMUtgPGphB6hKRZykW2pzKZuywzRNLghp028TwdxDYcM2l2qA

 

習近平在中共20大政治報告中,關於所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論述,主要在以下的段落: 

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武統台灣」的光譜辯證

 

所謂「兩岸和平統一」前景黯淡、機會縮小。在此暫且不論。 

儘管各界對於中共20大之後的「武統台灣」問題,發出了各種「提早」、「加速」的判斷,但「武統台灣」並非一個主觀猜測下一種「倒數計時」的定時爆發問題。這種「武統時機」的主觀判斷,缺乏「可證性事實」(testable facts)的佐證,也缺乏對「政策形成」(policy formation)的「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以及其中可能產生「政策誤判」(policy of misconduct)的心理分析。實際上,中共的武力犯台是一項「政策制定過程」(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不是「一道命令」、突襲或「選日子」的問題。在我看來,中共武統台灣是一種從「一定要」到「一定能」的「戰略決斷/光譜辯證」(strategic resolution/dialectics of spectrum)演進過程,以及習近平個人心理一種「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所造成的「量變/質變」過程。

 

習近平:英雄主義躁鬱症

 

必須掌握習近平的「權威性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這是一種封閉、幽暗、專斷、具攻擊性的人格型態,容易造成「只聽愛聽、不聽不愛聽」的閉鎖性格。習是一個好強、愛鬥、求大的大國沙文主義者,其中尤以「愛鬥」(鬥同志、鬥派系、鬥異議、鬥國際、鬥人民)最為顯著。對於一些「偉大願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祖國完全統一),習近平具有一種至死不渝、堅持到底的固執,對此,我稱之為「烏托邦偏執症(Utopian paranoia),這是一種精神上對於榮譽目標的強迫症,一種對權力的狂熱與崇拜,一種「英雄主義躁鬱症」,其對武統台灣的認知正是這種偏執與狂熱的表現。

 

習近平戰略決斷期的「靜態光譜」

 

圖一是對習近平「武統台灣」靜態性的光譜分析,在此一分析框架上,首先排除習近平對「台灣因素」的考慮(設定為「不變因素」)。依據習近平「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的表述,這裡展開一個從「主觀心理」到「客觀結果」的光譜歷程。這一歷程對於習近平而言,是一個漸進式的「戰略決斷期」,其所對應的是美國及其盟國互為消長和光譜拉鋸的「戰略猶豫期」,同時也是武統台灣各種軍事手段的「戰術準備期」,內容涵蓋了從「訓練動員」到「全島佔領」的推進過程。戰術準備的成熟度,影響了戰略決斷的強度與時機。而在認知圖表(cognitive map)上,則是習近平「權威性格」的體現,也就是從「烏托邦偏執」到實現「大國沙文主義」的全過程。


 《圖一 靜態光譜》

 

所謂「戰略決斷」(strategic resolution)是一種對戰爭的理性計算和損益分析,是意志結合判斷之後的政策產出(policy outcome),是國家安全與對外行動的指導原則。但無論理性計算是否充分和周延,其政策取向均以「走向戰爭」為目標,它既是理性的判斷,也是意志力與野心在時間區段上的選擇與能量釋放。 

除了「戰略決斷」之外,戰術準備也是重要的評估內容並影響戰略決斷的準確性。在每一項戰術準備中,都彼此涉及專業和複雜的交錯關係。只有在各種戰術項目處於最佳化狀態,才能進入戰略決斷的範疇,成為「正因素」或有效決斷的依據。

 

習近平戰略決斷的「動態光譜」

 

然而,圖一只是一種靜態分析,必須與美國及其盟友(外力干涉)的「戰略猶豫期」進行辯證互動,才能理解習近平戰略決斷的最後結果。在圖二中,所謂「戰略猶豫期」是從口頭或文件形式的「挺台宣示」到以實際軍事行動進行「武力保台」的過程。之所以會出現「戰略猶豫」,是因為美國及其盟國在「保台」議題上出現國家利益、戰爭損益評估、實質軍事能力高低、地緣政治關聯性,以及與台灣關係深淺程度的各種差異,進而形成政治共識與軍事協作的不一致。然而,相反而言,美國及其盟國也可能出現「戰略決斷期」,也就是從不一致走向一致,這對習近平的戰略決斷會產生重大的制約作用。

 

《圖二  漸進動態光譜》

 

習近平戰略決斷的「辯證互動光譜」

 

圖三則是習近平「戰略決斷」與美國及其盟國「戰略猶豫」的辯證互動關係,其結果至為關鍵。當習近平確認美國及其盟國的「戰略猶豫」處於持續和延長狀態,也就是保台行動的分散與歧異,並且確認中共攻台之際,國際社會處於觀望和戰略模糊狀態,同時又認定自身的戰術準備優於對手,具有「物理戰力」的領先態勢,習近平的戰略決斷期就會縮短並強固。在此狀態下,習近平的「心理戰力」,也就是「烏托邦偏執症」就會出現「極大化」,此時也就是習近平啟動武力犯台,實現其「大國沙文主義」的關鍵時刻。 

心理戰力不只是習近平個人的心理特徵,也包括整個「解放軍體制」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包括認同、求勝、犧牲等等屬性,也就是對「國家統一」的認同感,求勝意志的高低,以及是否願意犧牲生命以實現戰略目標。

 

                                             《圖三  辯證互動光譜(1)


 

 

中共武統台灣絕不是習近平拍腦、搖鈴或突發奇想的侵略行動,更不是「算日子」、「圈日曆」的排表操課,因而不存在「統一時間表」的單線論定,而是一種與「外部干涉勢力」互為辯證的光譜演進過程,也就是習近平「戰略決斷」的變化歷程。換言之,當習近平認定外部勢力處於最小化、最弱化、最模糊之際,就是習近平決定對台動武的時刻。

 

什麼情況放棄武統台灣?

 

但是如果美國及其盟國並不持續處於「戰略猶豫期」,反而是隨著習近平主觀願望日趨強硬而轉變為「戰略介入」或「積極干預」,那麼習近平的戰略決斷期就會延長或擱置。如圖四所顯示,當習近平確認其武統台灣將受到國際社會的強力介入和干涉,甚至遭到美國及其盟友的嚴厲制裁和武力反擊,那麼習近平的「祖國完全統一」就會推遲或擱置,台海之間也將繼續維持現狀。 

對於中共的武統台灣,美國及其盟國並非總是處於戰略猶豫狀態,也可能自始處於戰略決斷狀態,這取決於中共武統台灣對區域安全、國際秩序、全球經濟、民主價值的破壞程度,尤其是俄烏戰爭的經驗,給予了美國及其盟國在光譜演進上從模糊走向清晰的重大推力。當美國認定一旦台灣淪入中共之手,將「重摔」美國的全球利益,從此失去盟國的信賴與依靠,進而使美國失去全球領導地位,美國及其盟國就不是只是猶豫,而是決斷。

 

《圖四  辯證互動光譜(2)

 

習近平何時攻台?

 

總結而言,從本文「辯證互動」的分析框架而言,中共武統台灣的時機,也就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光譜終點,將發生於《圖三  辯證互動光譜(1)》的狀況,也就是習近平認定中共軍隊的物理素質與心理素質處於最佳狀態,武統聲浪升高至國家共識,戰術準備已經成熟和精練,混合作展體系已經就緒;而處於「辯證對立方」的國際社會,陷於綏靖主義、逃避主義與冷處理的立場,處於持續的戰略猶豫並逐步弱化,美國採取觀望或低度介入,乃至「為台而戰」的心理素質低落和戰術馳援不及和不足,最後加上習近平的「烏托邦偏執」處於極大化狀態。以上因素缺一不可,但一旦充實而具備,就是習近平揮軍攻台的時刻。 

當然,如果中共在攻台之前就已解體或崩潰,那麼習近平的戰略決斷期將立即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