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中共20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共20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宋國誠專欄》 中共到底何時攻台?-習近平「武統台灣」的光譜分析

 

《宋國誠專欄》

中共到底何時攻台?

-習近平「武統台灣」的光譜分析

 

本文發表於《上報》,20221101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57763&utm_source=newsshare-fb&fbclid=IwAR0EYtxzidhMUtgPGphB6hKRZykW2pzKZuywzRNLghp028TwdxDYcM2l2qA

 

習近平在中共20大政治報告中,關於所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論述,主要在以下的段落: 

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武統台灣」的光譜辯證

 

所謂「兩岸和平統一」前景黯淡、機會縮小。在此暫且不論。 

儘管各界對於中共20大之後的「武統台灣」問題,發出了各種「提早」、「加速」的判斷,但「武統台灣」並非一個主觀猜測下一種「倒數計時」的定時爆發問題。這種「武統時機」的主觀判斷,缺乏「可證性事實」(testable facts)的佐證,也缺乏對「政策形成」(policy formation)的「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以及其中可能產生「政策誤判」(policy of misconduct)的心理分析。實際上,中共的武力犯台是一項「政策制定過程」(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不是「一道命令」、突襲或「選日子」的問題。在我看來,中共武統台灣是一種從「一定要」到「一定能」的「戰略決斷/光譜辯證」(strategic resolution/dialectics of spectrum)演進過程,以及習近平個人心理一種「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所造成的「量變/質變」過程。

 

習近平:英雄主義躁鬱症

 

必須掌握習近平的「權威性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這是一種封閉、幽暗、專斷、具攻擊性的人格型態,容易造成「只聽愛聽、不聽不愛聽」的閉鎖性格。習是一個好強、愛鬥、求大的大國沙文主義者,其中尤以「愛鬥」(鬥同志、鬥派系、鬥異議、鬥國際、鬥人民)最為顯著。對於一些「偉大願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祖國完全統一),習近平具有一種至死不渝、堅持到底的固執,對此,我稱之為「烏托邦偏執症(Utopian paranoia),這是一種精神上對於榮譽目標的強迫症,一種對權力的狂熱與崇拜,一種「英雄主義躁鬱症」,其對武統台灣的認知正是這種偏執與狂熱的表現。

 

習近平戰略決斷期的「靜態光譜」

 

圖一是對習近平「武統台灣」靜態性的光譜分析,在此一分析框架上,首先排除習近平對「台灣因素」的考慮(設定為「不變因素」)。依據習近平「祖國完全統一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的表述,這裡展開一個從「主觀心理」到「客觀結果」的光譜歷程。這一歷程對於習近平而言,是一個漸進式的「戰略決斷期」,其所對應的是美國及其盟國互為消長和光譜拉鋸的「戰略猶豫期」,同時也是武統台灣各種軍事手段的「戰術準備期」,內容涵蓋了從「訓練動員」到「全島佔領」的推進過程。戰術準備的成熟度,影響了戰略決斷的強度與時機。而在認知圖表(cognitive map)上,則是習近平「權威性格」的體現,也就是從「烏托邦偏執」到實現「大國沙文主義」的全過程。


 《圖一 靜態光譜》

 

所謂「戰略決斷」(strategic resolution)是一種對戰爭的理性計算和損益分析,是意志結合判斷之後的政策產出(policy outcome),是國家安全與對外行動的指導原則。但無論理性計算是否充分和周延,其政策取向均以「走向戰爭」為目標,它既是理性的判斷,也是意志力與野心在時間區段上的選擇與能量釋放。 

除了「戰略決斷」之外,戰術準備也是重要的評估內容並影響戰略決斷的準確性。在每一項戰術準備中,都彼此涉及專業和複雜的交錯關係。只有在各種戰術項目處於最佳化狀態,才能進入戰略決斷的範疇,成為「正因素」或有效決斷的依據。

 

習近平戰略決斷的「動態光譜」

 

然而,圖一只是一種靜態分析,必須與美國及其盟友(外力干涉)的「戰略猶豫期」進行辯證互動,才能理解習近平戰略決斷的最後結果。在圖二中,所謂「戰略猶豫期」是從口頭或文件形式的「挺台宣示」到以實際軍事行動進行「武力保台」的過程。之所以會出現「戰略猶豫」,是因為美國及其盟國在「保台」議題上出現國家利益、戰爭損益評估、實質軍事能力高低、地緣政治關聯性,以及與台灣關係深淺程度的各種差異,進而形成政治共識與軍事協作的不一致。然而,相反而言,美國及其盟國也可能出現「戰略決斷期」,也就是從不一致走向一致,這對習近平的戰略決斷會產生重大的制約作用。

 

《圖二  漸進動態光譜》

 

習近平戰略決斷的「辯證互動光譜」

 

圖三則是習近平「戰略決斷」與美國及其盟國「戰略猶豫」的辯證互動關係,其結果至為關鍵。當習近平確認美國及其盟國的「戰略猶豫」處於持續和延長狀態,也就是保台行動的分散與歧異,並且確認中共攻台之際,國際社會處於觀望和戰略模糊狀態,同時又認定自身的戰術準備優於對手,具有「物理戰力」的領先態勢,習近平的戰略決斷期就會縮短並強固。在此狀態下,習近平的「心理戰力」,也就是「烏托邦偏執症」就會出現「極大化」,此時也就是習近平啟動武力犯台,實現其「大國沙文主義」的關鍵時刻。 

心理戰力不只是習近平個人的心理特徵,也包括整個「解放軍體制」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包括認同、求勝、犧牲等等屬性,也就是對「國家統一」的認同感,求勝意志的高低,以及是否願意犧牲生命以實現戰略目標。

 

                                             《圖三  辯證互動光譜(1)


 

 

中共武統台灣絕不是習近平拍腦、搖鈴或突發奇想的侵略行動,更不是「算日子」、「圈日曆」的排表操課,因而不存在「統一時間表」的單線論定,而是一種與「外部干涉勢力」互為辯證的光譜演進過程,也就是習近平「戰略決斷」的變化歷程。換言之,當習近平認定外部勢力處於最小化、最弱化、最模糊之際,就是習近平決定對台動武的時刻。

 

什麼情況放棄武統台灣?

 

但是如果美國及其盟國並不持續處於「戰略猶豫期」,反而是隨著習近平主觀願望日趨強硬而轉變為「戰略介入」或「積極干預」,那麼習近平的戰略決斷期就會延長或擱置。如圖四所顯示,當習近平確認其武統台灣將受到國際社會的強力介入和干涉,甚至遭到美國及其盟友的嚴厲制裁和武力反擊,那麼習近平的「祖國完全統一」就會推遲或擱置,台海之間也將繼續維持現狀。 

對於中共的武統台灣,美國及其盟國並非總是處於戰略猶豫狀態,也可能自始處於戰略決斷狀態,這取決於中共武統台灣對區域安全、國際秩序、全球經濟、民主價值的破壞程度,尤其是俄烏戰爭的經驗,給予了美國及其盟國在光譜演進上從模糊走向清晰的重大推力。當美國認定一旦台灣淪入中共之手,將「重摔」美國的全球利益,從此失去盟國的信賴與依靠,進而使美國失去全球領導地位,美國及其盟國就不是只是猶豫,而是決斷。

 

《圖四  辯證互動光譜(2)

 

習近平何時攻台?

 

總結而言,從本文「辯證互動」的分析框架而言,中共武統台灣的時機,也就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光譜終點,將發生於《圖三  辯證互動光譜(1)》的狀況,也就是習近平認定中共軍隊的物理素質與心理素質處於最佳狀態,武統聲浪升高至國家共識,戰術準備已經成熟和精練,混合作展體系已經就緒;而處於「辯證對立方」的國際社會,陷於綏靖主義、逃避主義與冷處理的立場,處於持續的戰略猶豫並逐步弱化,美國採取觀望或低度介入,乃至「為台而戰」的心理素質低落和戰術馳援不及和不足,最後加上習近平的「烏托邦偏執」處於極大化狀態。以上因素缺一不可,但一旦充實而具備,就是習近平揮軍攻台的時刻。 

當然,如果中共在攻台之前就已解體或崩潰,那麼習近平的戰略決斷期將立即終止。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宋國誠專欄》 中國走在危機四伏的道路上-寫在中共20大閉幕之後

 

《宋國誠專欄》

 

中國走在危機四伏的道路上

-寫在中共20大閉幕之後

 

本文發表於《上報》,20221024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57168&utm_source=newsshare-fb&fbclid=IwAR0EgbK78R7F9dVQtEDQD4eSpczlpSLzcyFPIQLq9Zj_o2YyY_rTMTno4dY

  

由於掌舵者的盲知與誤判,中國這一艘千年古船,在繼毛澤東之後,再度迷失在國際潮流與文明演進的道路上。我關注的不只是新的國家領導班子誰上誰下、誰留誰去的權力過渡問題,而是中國在一個視野偏狹,權力慾望遮心閉眼的領導人手上,正走向死亡的幽谷、災難的斷崖。

 


中國自絕世界、自斷發展機遇

 

一個向全世界喊出「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習政權,除了滿足一種逞兇鬥狠的莽夫性格,塑造舉國暴戾、全民陰狠的國民氣質之外,對中國一無是處!在2012年習近平掌權之前,中國一直奉行和諧國際、睦鄰外交、和平共處的外交政策,努力通過國際合作與全球化利益連結,來創造中國發展的機遇。然而,中共黨內這一珍貴的「鄧小平遺產」,今日卻遭到習近平無情的、鄙視的拋棄。戰狼外交取代了睦鄰外交,萬國對抗取代了國際合作,八方樹敵取代了廣結善緣,例如所謂「小粉紅」不斷在全球網絡中製造敵意、醞釀是非,減損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正面印象和道義支援;又例如中共駐英國曼徹斯特領事館「毆打抗議者」事件,中國公使竟宣稱「打人是外交官的職責」,事雖微小,卻盡露大國之病、官員之殘。以此下去,中國必將成為多國圍堵下的國際公敵,全盤失去中國繼續崛起、向前發展與民族復興的契機。 

習近平在20大政治報告中,一再提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創新、高質發展等等路線選擇,但實際上,這些主張恰恰反映出中國處於當前「全球圍中」的情勢下,一種無奈與無力的「抵制性選擇」。換言之,一個孤立而自大的國家性格,一種閉關鎖國的發展路線,在國際厭中的巨大壓力之下,既不可能繼續維繫中國的崛起,更不可能實現民族的復興。換言之,自立與自主,只是對國際壓力和反中情勢的退縮與逃避,只是一種孤絕與自我邊緣化。

 

遏制/反遏制:中國特色的脫鉤戰略

 

國際現實主義理論固然作出大國競爭必然走向對抗與戰爭的悲觀論定,「修昔底德陷阱」概念更指出大國對抗終將走向生死交戰的境地。但「修昔底德陷阱」並非不可避免,而且必須避免,而中國的智慧就在於如何避免陷入此一陷阱之中。然而,習近平領導的當代中國,一再拒絕向國際社會,特別是至今依然主導世界秩序的美國,釋出任何善意與友誼,主動選擇一條「中國特色的脫鉤戰略」,主動斷絕與美國的各種對話、協商與溝通管道,粗率選擇一種「遏制/反遏制」的路線,而不是一條「迂迴/智取」的聰穎策略,這必將使中國走向僅僅專注於自身發展與國家利益的孤立之路,必將使中國脫離全球市場與價值共享,失去獲取世界友誼的「和平紅利」,最終只能在孤立中陷入窒息與衰敗。

 

中國正面臨「多發性經濟風暴」

 

面對超過70個城市、覆蓋3億人口、經濟增長急速下滑的清零封城政策,習近平宣稱絕不改變、絕不動搖。顯示當前這位最高領導人,完全無感於庶民生活之痛苦,無知於經濟凋敝的危機四伏。一個案例顯示,在北京一份月薪一萬元人民幣的工作,一天之內就收到超過一千份的求職信,這顯示中國已出現嚴重的就業問題,據統計,20229月中國16-24歲城鎮青年的失業率達到20%,創下歷史新高。除此之外,中國正面臨「多發性的經濟風暴」,從大量失業、企業裁員、商家倒閉、消費萎縮、金融脫序、財政虧空、外企撤離、外資流出等等,自稱偉大的習近平,完全沒有提出有效的對策,甚至完全無視問題、規避真相,乃至宣稱所謂「中國特色的防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個領導者最基本的條件就是「苦民所苦」,但習近平卻「虐民以樂」。在習近平眼中,「保黨」重於「利民」,紅色江山勝於庶民百姓。在此情況下,被自家人吹捧上天,被愚忠黨員、無知粉紅伏跪在地的中國共產黨,不止於表現少數統治集團的專斷性,更是被一個人的野心與傲慢所驅動的政治機器,無情地吞噬和碾碎草芥不如的中國百姓。

 

「中國式現代化」只是中國共產黨「專政的現代化」

 

習近平提出了中國發展的最高願景:中國式現代化,但隨即定義其內容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這種現代化既非西方社會以科學、理性、民主為要素的現代化,也不是以儒家倫理、亞洲價值為內涵的「東亞現代化」,其本質就是「專政的現代化」,一種共產黨恩賜的、許可的現代化,一種沒有民間自主發展、沒有公民社會自發參與,沒有個人自覺創造的現代化。換言之,習近平號稱「中國式現代化」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現代化,這一連串華而不實的夢幻詞語,實質上是「習近平定義的現代化」,是習近平高調宣傳的美麗辭藻,習近平自己編造的抽象形容詞。這種自以為崇高的現代化,既與中國人民與中國社會毫不相干,也和世界文明與人類進化無所關聯。

 

習家班一統天下:中國宮廷政治的重現

 

1023日,中共20大公布了新任的政治局常委,分別是習近平、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和李希等七人。這些人物的出線,完全反映出習近平「用人唯親」的原則,以及一種宮廷政治的特色:

絕對效忠習近平,不動搖、不懷疑、不變心,也就是一種「裙帶/跟班」的特性。

長期以來堅決執行習近平的政策,甚至懂得為習近平的政策錯誤背黑鍋。

具備鬥爭精神,要為習近平敢於鬥爭、敢於亮劍。

 

除此之外,新任的政治局常委多屬「權力官僚」(power elite)而非「技術官僚」(technocrat),這就使得「權力生態」與「職務分工」之間產生嚴重的失衡,表現出習近平只重「統治」,忽視「治理」,完全無力解決中國未來的經濟危機與人民生活問題。例如李強,既缺乏國務院副總理的歷練,也無耀眼的政績,如此人才若能越級晉升總理職務,根本違背了政治責任與倫理;又如蔡奇,在北京執行「清理低端人口」問題上,表現出對底層庶民的殘酷無情,此人也可進入常委圈,只能證明習家班是一個必將走向衰敗的冷血政權。

 

文明退化與價值蒙塵

 

20大召開前後,整個中國大地充滿著吹捧文化、「舔習」聲浪和拜神運動,實際上,習近平把自己捧上權力顛峰,卻把民族與國家推向斷崖邊緣。20大以後,中國將走向一條「文明退化」與「價值蒙塵」的路線。所謂「文明退化」,可以從他對「國家安全」的極度偏執,對「敢於鬥爭」的強調,對意識型態的極端化與冒險化,對地緣政治的全面控制,就可以看出一切只為保黨、保江山,而非致力於人民的安居與幸福;所謂「價值蒙塵」,則是指只有「共產黨的絕對領導」是唯一的真理,其他的價值一概一文不值,這是對人類價值的逆反而行與粗暴獨占。

 

一個「遠得要命的王國」

 

無論從世界的哪個角度來看,中國已成為一個史瑞克(Shrek)動畫下「遠得要命的王國」(the kingdom of far far away),其雖自稱強大,卻遠在人類文明邊界之外,遺落在自我吹噓的歧路上。


《宋國誠專欄》 中共20大-從漸進衰敗到終極崩潰

 

《宋國誠專欄》

中共20大-從漸進衰敗到終極崩潰

 

本文發表於《上報》,20221012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56195&utm_source=newsshare-fb&fbclid=IwAR3Jts1HxZ1su_Z1c4ysQ8MUTsyLJog66O8Yd6JXXeSzgSMO2SU5b-f2sGc

 

1016日,中共20大將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將連任國家主席第三屆任期。若無意外,20大不過是一場行禮如儀的「習近平造神大會」,是「習氏帝國」的登基大典。然而,從此刻起,中國將告別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拋棄40年來促成「中國崛起」的原有優勢與條件,走向習近平專政下的新毛澤東主義路線。這是一條「獨裁專制、閉關自守、隔絕國際、逆反文明」的錯誤路線,意謂21世紀的中國將從漸進衰敗走向終極崩潰的結局。

 


習近平的政治籌碼除了「紅二代」的身分血統,以及福建、浙江的地方治理經驗之外,別無其他優越特性。自2012年掌權以來,習近平就以「肅清政敵、修改憲法、言論扼殺、清零封城、對抗西方、圍台軍演、經濟集權」等等措施,扭轉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方向;10年來,這個被定於一尊的「習近平思想」,實際上不過是「窯洞政治學」的翻版,已經證明是一條孤立自絕、總體衰敗的路線;20大之後,在習近平登上權力巔峰之際,也就是中國斷崖墜落之時。

 

「習家班」:直線衝鋒的決策模式

 

以反腐之名肅清政敵,建立唯我任用的「習家班」,是習近平初掌政權時發出的第一道政治清洗,也是習近平引領中國開啟漸進衰敗的起點;反腐其實就是「肅反」,藉此斷絕黨內權力競爭與利益分贓者的侵擾和障礙。其後,習近平大量任用親信,建立所謂「習家班」,以幫派臍帶為繫繩,集中權力於一身,獨斷意識形態話語權。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習家班」最大的特色是忠誠勝於專業、聽命高於創新、粉飾代替負責。這種同溫層、團伙化、小圈子的領導班底,其決策特質就是單向性與同質化,缺乏多元思考、理性批評與全局視野。 

在「習家班」封天蓋頂之下,習近平打破了鄧小平建立的合議型、共識決的集體領導體制,代之以領袖意志和最高指示的「一人領導制」,凡有異議,就是妄議中央,凡有不從,便雙規查辦。這種「一言堂」的權力體制,必然導致直線衝鋒、硬幹到底的決策模式,既難以轉圜與折衷,也無法產生自我糾錯與彈性應變的能力。當一個政策空間只能響起一種單音符,「一個人說了算」,就難以產生圓熟周全的理性政策,導致一種僵直性、冷硬化的政策型態,展現的是習近平「十里不換肩」、「打鐵自身硬」的窯洞革命精神,當然難以應付國內外瞬息萬變的挑戰與變局。

 

維穩:保紅色江山,不保人民

 

習近平的「維穩」-廣泛的電子監視、手機定位、網路審查、牢獄關押,絕非為了促進社會和諧與安定,而是以嚴密的政治監控,塑造一種「全景監視」的透明社會,藉此維繫「紅色江山」的永久統治。在「維穩」只是「保黨」的前提下,其所運用之手段是通過寒蟬政治、無語社會、奴化個人等等措施,塑造一個停滯化、無異議的靜默國家,好讓中共得以在一個順民社會中穩坐泰山、高枕無憂的統治。在此意義上,習近平的防疫政策表面上是「社會面清零」,暗地裡是「政治面清零」,也就是運用各種繁瑣、粗暴、反科學的防疫措施,實行對政治異議份子的堅壁清野,以消音禁言來實現黨國對社會的全面控制。密集反覆的核酸檢測、健康碼掃描、少數陽性便全面封城、暴力驅趕的強制隔離,乃至對防疫暴力的不負責任、對次生災難的不承認與不聞不問等等,皆已證明所謂「核酸檢測」,與其說是檢測人民的核酸反應,不如說是檢測人民靈魂深處對黨國的服從性與忠誠度。 

當個人處於非批判、無獨立思考的寒蟬狀態下,就會陷入一種自我規訓的「躺平」狀態。躺平意謂一種「精神的自我麻痺」,是一種個人對政治高壓的冷漠與苟活心態。因為在這種「韭菜人生」之中,任何創新、變革、改造的思想,都會受到來自黨國政治陰謀論的檢視和追究,儘管政治諂媚與口頭效忠總是此起彼落。這就在政府與人民之間形成「異化關係」-一種一方追捕、一方逃避的「貓鼠政治」,政府欺騙不喘氣,人說假話不臉紅。長此以往,就會產生民族智能與大眾素養的退化與衰敗,造成文化生命力、社會創造力、個人原創力的低落與喪失。換言之,「維穩」其實是一種閉關鎖國、圈地圍欄的「反智政治」(politics of anti-intellectualism),形成一種無人性溫度、無社會熱情、無個人希望的「死水社會」。這就是為何共黨官僚的權力即使越界濫權也不受監督與約束,億萬人民成為引頸就戮的「韭菜百姓」也甘願服從的主因。

 

文化孤立與自絕西方

 

習近平經常掛在嘴上的「文化自信」,實際上是一種文化自卑、民族自戀、仇視西方、自絕世界的「文化偏執狂」,也就是否定文化的多元性與包容性,突出文化的階級性與鬥爭性。 

教育官員對英語教育和教師的無理限制,禁止網路教學聘用海外教師,學者參加國際會議(實體與虛擬)必須徵得批准許可,全天候的網路監管使年輕世代隔絕了西方思想;對外國商品進行抵制與拒購,對「眯眯眼」的廣告模特兒施加「辱華」指控,對好萊塢電影進行抵制或竄改,對「非政府組織」(NGO)施加盤查與限制,對外國記者與媒體任意干擾與歧視,乃至指責提倡素食主義的名人為兜售西方生活方式,強迫採用外語為名的藝人修改藝名,以及敦促藝術家以發揚中國傳統文學和藝術來擁抱「文化自信」……等等,這種文化逆淘汰機制,不一而足。 

所謂「東升西降」,是習近平對21世紀世界局勢最嚴重的誤判。這既是對自身綜合國力自我吹噓的高估,是羽翼未豐就想雄鷹世界的激進冒險,也是意圖與美國「爭世界第一」的慾望陷阱。當美國發現「中國威脅」已迫在眉睫之時,從貿易、科技、金融到核領域,美國開始從關稅壁壘、科技鎖喉、金融獵殺、晶片斷供、人才禁絕、政治圍堵、軍備競爭等等領域,築起一道「全景式新冷戰」的圍牆。20大之後,在習近平繼續推動「中國夢」之下,美中關係沒有任何修好與改善的可能,「天下圍中」的戰略格局已清晰明朗,「國際公敵」的角色已被標定和確認。

 

中國將無法養活自己

 

20229月,世界銀行(World bank)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由去年的8.1%急速下跌至2.8%;日本「經濟新聞社」和「日經QUICK新聞」日前匯總了中國經濟學家調查,預計2022年中國GDP的平均實際增長率為3.2%,連續三年低於5%-6%的潛在增長率,未來幾年中國全年增長預測是20234.9%20244.7%,呈現下行趨勢。香港「恒生銀行」發表「中國經濟脈搏報告」,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由原先4%下調至3.7%。「高盛證券」也將中國2022年經濟成長從原先3.3%下修至3%。「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22年除中國外的亞洲新興國家的增長率為5.3%,這是中國經濟增長率自1990年以來的32年,首次低於亞洲新興經濟體。 

由於導致經濟數據下降的各種原因,以及習近平的政治路線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將步入短期疲軟和長期下滑的格局;可以確定,以不到5%的經濟增長率,將無法養活14億中國人口,換言之,飢餓邊緣將再度出現,溫飽不足將再度來臨。 

中國經濟千瘡百孔,難以盡數。從個人失業、企業蕭條到總體勞動力(人口紅利)的下滑,反映的是習近平10年政績的失敗。清零清到「經濟掛零」,封城封到產業封閉,與全球為敵的戰狼外交促使各國「脫鉤中國」,特別是美國積極籌組「全球民主供應鏈聯盟」,重建美國自身的產業立體網路,削弱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換言之,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搖搖欲墜,一方面印度、越南等國家後起直追、迅速取代,一方面面臨美國的無縫圍堵和高端遏制。習近平既然自斷手腳,僅僅因為極少數核酸陽性和重症率極低的新冠病毒,就堅持斷送千億以上的經濟產出,導致資本外流、訂單外移、企業關門;既然習近平高估自己、錯估形勢,「自行告別」促成中國崛起的內部優勢與國際條件,那就必然自食由於無法養活自己而反噬自身政權危機的惡果。換言之,習近平的「共同富裕」口號,不過是一條粉飾太平的遮羞布,在完全缺乏經濟增長激素的支撐之下,只是一個鏡花水月的口沫承諾。

 

中國崩潰論再度浮現

 

習近平的個人崇拜、小圈決策、國際對抗、維穩保共、極端防疫、經濟失誤、文化自閉,歷歷皆是中國衰敗的原因與佐證。20大之後的中國,不會因為習近平的連任而重獲生機,也不會因為習近平的自我糾錯而掉頭轉向,恰恰相反,就在「習核心」如日中天之際,中國將由漸進衰敗走向終極崩潰。今日,「中國崩潰論」再度浮現,決堤潰壩之說絕非無理無據,而是實證分析和事實檢證;如此斷言,乃因一路上脈絡可循,過程中不斷積累錯誤,最終結局也在預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