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越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越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5月17日 星期一

我的《閱讀中國》筆記(12-2):嵊州-中國越劇的故鄉

 我的《閱讀中國》筆記(12-2):嵊州-中國越劇的故鄉

 

我對於越劇為何發源於嵊州而不是他處?一直感到十分好奇。是一場饑荒誘發了「賣藝求生」的歷史經濟因素?還是文化社會學意義上嵊州人特有的才藝與天?在我看來,中國農民樂天知命的本性,熱愛鄉土社會與家庭倫理,嵊地之中「草根藝人」的創造與推演,是越劇得以生根萌芽與成長茁壯的內在動力。據嵊州市委與市府合編的嵊州民間演藝所記,嵊州兒女聰明而富於膽識,在嵊州民間,學詩填詞、善歌喜舞形成一種民風與傳統,湧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農村才子」,他們借用佛門宣卷的曲調和山歌小調的腔調,即興編詞,見物唱物,見人唱人,見事唱事,人們稱他們為草木才子,油條狀元和陰司秀才等等,這些多才多藝的農民就是越劇藝術的原始創造者」[1] 

我把早期的唱書人稱為「農村藝術家」,他們以生活為劇本,以大地為舞臺,他們以竹木為樂器,以農衣為戲服,時而伸喉高歌,而時低頭細吟,或傾訴哀怨與憂鬱,或道出喜慶和歡樂。他們歌到之處,草木聞之動容,山林亦為之歡愉。他們基於對農村生活的美麗演繹和藝術創造,編織了農村生活的期許與願望,唱出了素樸的土地情感和鄉土關懷。儘管當前存在著越劇發展究竟應該紮根農村還是進軍城市?究竟應保留本體以維持「原型戲曲」還是改良進化以吻現代時髦,存有諸多困惑與爭論。但我認為,現代社會無論如何繁複與變形,中國鄉土社會的自然情感終究不會消失與流走。只要抱持「飲水思源」的態度,越劇當可順其自然、精益求精、與時俱進。 

    一、中國第一個女子越劇的誕生

 

中國近代戲曲率由男性擔綱,女子上不了戲臺,更說不可能成為當紅明星。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都以「男扮女裝」而聞名。然而,男性演唱旦角畢竟有其先天限制,1910-1930年代上海開始出現女子京劇,且多以十來歲的小姑娘扮演,時稱「髦兒戲」,這一風潮也影響了嵊州正在改變圖強的越劇團。男性為主的「小歌班」在上海逐漸站穩腳根之後,先是經過男女混演的過度階段,爾後開始進入「女班」階段。1922年底,在上海經商的嵊州人王金水,看到「髦兒戲」很受歡迎,決定棄商藝,於1923年在嵊州施家嶴村興辦了女子越劇科班,雇請了男班藝人金榮水、任阿求任教,女子越劇就此誕生。1924114日,第一個嵊州女子越劇團以「髦兒小歌班」來到上海表演,引起關注。雖然並未一舉成名,但卻從此開啟了「女子越劇」的里程碑。 

20156月,一個梅雨奧熱的季節裡,在嵊州市委外宣辦副主任施展和趙波英女士的帶領下,我來到了嵊州女子越劇的誕生地甘霖鎮施加嶴村,一個以剡溪為伴、石岩而美的小村落,村裡的「娘家戲班」負責人俞兆南先生接待了我們。在此之前,我對越劇並不內行,但我知越劇是中國珍貴的文化遺產,具有獨特的歷史淵源和藝術特徵,對於越劇這一地方戲曲如何扮演文化傳承與營造庶民生活美感,如何由一個民間自發的小戲組發展成全國性的大戲種,並歷經百年而不衰,有著濃厚的興趣。

 

施家嶴女子越劇最初的表演戲臺(作者拍攝)

 

操著一口嵊州口音讓我聽起來有點吃力,長期熱衷並積極推動女子越劇的俞兆南先生談到了女子越劇科班的源起,「這裡就是第一代女子越劇演員的培訓基地,戲臺原本是供男班所用的,女子是不能上臺的。當年我們村裡有個人叫王金水,在上海做生意,看到男生在唱戲,但他從生意上著想,認為女生可能唱得更好,於是返鄉把家裡的資產賣光,租了蒼岩人陳明桂的這個房子(當地人稱「八卦台門」),辦了女子越劇科班,專收10-15歲的小姑娘入班學戲。當時村裡人都罵他『傷風敗俗』,為了賺錢把小姑娘推進火坑。王金水為了證明自己的清明,把自己的女兒和侄女帶到班子裡,堅持發展女子越劇,於1923年農曆527(俗稱『龍虎日』)正式開班。……在我們這裡,培養了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第一代的越劇名伶,也就是女子越劇『四工腔』時期的代表人物」我在俞兆南先生的臉上看到一種驕傲和滿足的表情,我感受到他以一個「越劇聖地的守護者」而自榮。

 

施家嶴「娘家戲班」負責人俞兆南先生(作者拍攝)

 

整棟房子空間開敞,中庭寬闊,大門一入就是一個寬暢的露天井,戲臺就建在中庭之中,當時有施銀花、趙瑞花、屠杏花等24位小姑娘在此習藝。小姑娘住在樓上,樓下二個大房住教戲師傅和樂隊人員,堂屋就是排練節目的舞臺。這座女子越劇最早的培訓基地,原屬陳家一處單家獨院,四周緊挨村民住屋,為一座三間二居式的二層樓房,西邊開了台門,門上塑有八卦,村民喚它為「八卦台門」。 

我看到了院子中央的古戲臺,我對它情有獨鍾;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化地標,也是嵊州人集體的文化象徵與豐碑。這座戲臺的歷史已有兩百多年,歷經滄桑,曾倒塌之災,僅存四根石柱立在繩武堂內。2000年嵊州市府耗資10多萬元重新裝修。戲臺坐北朝南,單簷歇山頂翹角,歇山頂上飾有堆塑「龍吻」、「瓦將軍」,藻井裝飾八道斗拱,井頂鐫有「二龍搶珠」,藻井四周雕有八隻蝙蝠,寓意「發福」。前臺口置有兩隻石雕獅子護衛,台後屏風上飾有彩繪壁畫《雙鳳》,歇山頂四隻翹角下飾有木雕龍頭,前臺石柱上四隻木雕雀替雕有《三國演義》人物,古戲臺四根石柱,兩副楹聯對戲曲作了最高的禮贊:「一彈流水再彈月,半入江風半入雲;紅袖翻風鴝鵒舞,紫簫弄月鳳凰鳴

 

    二、從出征上海到返鄉紮根

 

女子科班採取的是「密集訓練法」,短短演練三個月之後,拜過了唐明皇,由於繩武堂的正式戲臺不讓女子科班上臺演出,團員只好在在八卦台門前以木板、草蓋搭了一個草台,進行「串紅台」(試演或排練),隨後在羽翼未豐之下即啟程前往上海演出,以「髦兒小歌班」的名號,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掛牌,張起了越劇向外發展的大旗。                                      

然而,上海初次演出並不成功,由於行頭粗糙、演技幼嫩、上臺怯場,不久之後觀眾稀落,難以支撐。隨後轉戰各地茶館,但都欲振乏力、毫不起色,不僅入不敷出,連團員的伙食費都沒有著落,坐困愁城之後不得已返回嵊州。沒想到返鄉之後反而受到鄉民英雄式的歡迎,不僅以衣錦還鄉待之,還紛紛搭台敬邀演唱,傳遍鄰近鄉里。女子戲劇因禍得福,在鄉村紮下堅實的實力與基礎,蓄積日後重返城市的能量。 

 

 



[1] 中共嵊州市委、嵊州人民政府編,《嵊州民間演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頁72

我的《閱讀中國》筆記(12-1):嵊州-中國越劇的故鄉

 

 我的《閱讀中國》筆記(12-1):嵊州-中國越劇的故鄉

 

    按語

嵊州地處浙江東部,北靠杭州,東鄰寧波,總面積178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3.5萬。2013年統計,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58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6522元。嵊州歷史悠久,文化昌明。關於嵊州最早的文字記載可遠溯自禹舜時期,傳說舜到過嵊州,故有「舜皇山」、「舜井」等地名,大禹治水,在嵊州竣工。秦漢之際開始建縣,名「剡」,至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唐初曾設嵊州,北宋年間始名嵊縣。出身嵊州當代著名哲學家邢賁思曾說,數千年所形成的剡中文化,既得山水之幽,更涵人文之勝,始終閃耀中華文化的特殊光芒。 

嵊州文化源遠流長,以「百年越劇誕生地、千年剡溪唐詩路、萬年文化小黃山」聞名於世,是中國越劇之鄉、圍棋之鄉、竹編之鄉、根藝之鄉。書聖王羲之晚年歸隱終老于嵊州金庭,山水詩鼻祖謝靈運、杜甫、李白、陸游、朱熹等歷代數百位文人墨客和賢士名流曾多次入剡攬勝。杜甫曾遊剡溪,作《壯遊》一首: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描寫嵊州的山靈水秀。近代名人諸如人口學家馬寅初,音樂家任光,辛亥志士王金髮,山水畫家鄭午昌,當代畫家劉文西,理論家邢賁思,圍棋國手馬曉春,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範瑞娟、傅全香等,皆出自嵊州。 

嵊州是全國第一批經濟開放縣市,其中「嵊州領帶」聞名全球,年產領帶3億條,占國內產量的80%,世界產量的40%,是全國最大的領帶生產加工基地、批發銷售和外貿出口基地。嵊州還是中國最大的電聲零配件生產基地,其中音盆生產量約占全國的80%,被授予「中國電聲零件之都」的稱號。嵊州特色農產眾多,茶葉、花木、香榧、果蔬和長毛兔等優勢農業發展迅速,百年桂花園、明山茶場、四明山紅豆杉、坑口筍竹、天方科技鐵皮石斛等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各具特色,是浙江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綜合強縣市和聯合國綠色產業先進示範區。 

嵊州最具特色的就是「越劇」,自古即是「民藝之鄉」,具有豐富的戲劇元素和戲班傳統。嵊州人歷來具有演唱的天賦,能歌善舞,無論山歌小調,吹拉彈唱,皆栩栩如生,能說善舞。人們常說:「越劇團,團團都有嵊州人﹔嵊州人,人人都會唱越劇」。

 

    一、越劇的早期形式:從田頭唱書到小歌班

 

戲曲是人類價值創建與文化傳承重要的媒介與載體,是人類素樸情感的藝術表達形式。地方戲曲更是表現地域特色、風土人情與倫理教化的戲種,大至忠孝節義、人倫常理,小至個人際遇、情愛友誼,皆透過戲曲的唱、念、做、舞()各種形式,在觀眾的喜、怒、哀、樂中,形塑價值與觀念體系,開展生活樂趣與美感,並從中構築思想的啟蒙、凝固、信守與傳承的作用。

 

施家嶴女子越劇發源地紀念石牌(作者拍攝)


來到嵊州,就越劇的來源與發展而言,我感受到越劇不僅是一種戲曲,更是江南地區農村生活方式的歷史軌跡和演變。嵊州山水秀美,自古承載越地文化靈液,嵊州人文質內斂,情豐滿。自古即流傳豐富的民歌、民樂、民藝與民舞,典型樂器有《轅門》、《十番》、《蘆花》、《鏽球》等等,民間舞蹈有布龍、舞、高蹺、秧歌、仙鶴舞、鬥雞、調五馬、大鬥舞等,無不表現農村生活的喜怒哀樂;在戲曲方面,流傳著「新昌高腔」、「武林調」,紹興的「蓮花落」,寧波的「道情」等等,這些民間文藝除了在廟會期間大規模演出之外,一年四季都有各樣的小型活動[1]。這些豐厚的文化遺產,是當代中國第二戲劇-越劇-成長的豐沃土壤。 

在我看來,越劇的最初的表演形式應該就是「唱書」,是中國傳統農民的娛樂方式。越劇的前身稱為「落地唱書」,是一種山歌或小調,它源自嵊縣一帶農民在農耕之計,或為舒緩勞動之辛苦,或為感恩豐收之幸運,在田間、水頭、曬場、山路上隨興而、自娛自樂的一種哼唱,所以又稱「田頭唱書」。「落地唱書」隨後演變成「沿門唱書」。晚清咸豐間,嵊地旱澇不斷,農村破產,逃荒乞食者無數。當時甘霖鎮馬塘村農民金其炳,對社會貧富不均甚為不滿,不願逃荒求乞,寧可依靠自身才藝,率門徒沿門賣唱,獻藝取食,以求溫飽。 

「沿門唱書」起初是一人單獨出門,左肩背著鈿褡,手持長煙盅,敲著門檻作伴秦,後來,一人單獨唱發展兩人搭檔,改用毛竹做的尺板和篤鼓來伴奏,主唱者拿尺板,稱上檔,幫唱者拿篤鼓,稱下檔。金其具有戲曲編輯和創新的天份,揉合各地曲調的特色,創立了「四工合調」。說唱內容多為當地風土景物、文物故事,曲詞是他自編的彩頭話或祈福語例如「南貨老闆發大財,金銀財寶滾進來」等因而受到民眾的喜愛。在我看來,類似金其炳這種「農村藝人」,在荒年之際不願央求憐憫、平白乞討,願以歌娛人、以書勸善、以祈福換取「贈食」,反映了雖逢災荒亦能自立自強、自謀生路,顯示農民的尊嚴與堅強,也給饑荒時期人們心靈上的舒解和慰藉。 

隨後,落地唱書、沿門唱書開始從田間或庭門走進茶館,觀眾由一家一戶演變為城鎮居民。說書者站立在桌後,前面放著一案桌,邊說唱邊,用手一些簡單的動作,幫腔的人在案桌旁邊,以尺板、篤鼓伴奏,並和以尾腔,由於唱書者在台桌四周邊走邊唱,時而站立時而坐椅,所以稱為「走台書」。之後,越劇逐漸開始從「賣藝」走向「戲曲」,唱腔也吸收湖州「三跳」演變成「呤哦調」,唱書內容也出現根據民間故事和彈詞等改編的長篇書目。「走台書」儘管是素樸的、簡陋的,但卻是農民現實生活的浪漫演繹,既有對生活苦楚的低吟泣訴,也有對理想願望的誇大憧憬,既有對歷史人物的生動再現,也有對男情女愛的輕歌詠唱。在品茶啃瓜、滿堂喝采聲中,人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溫歷史與現實的曲折與遭遇,浸育在鄉土社會的憂雅與恬淡之中。

 

    從農村走向城市

 

當時金其炳的徒弟金和林(後改藝名為金芝堂)原是一名街頭補鞋匠,他把補鞋時聽到的民間傳說編唱為短篇書目,有《養媳婦》、《繡荷包》、《蠶姑娘》等等,是一位原初意義的編曲家或劇作家。到了「走書台」階段,金芝堂適應長篇書目人物眾多、情節曲折的需要,不僅創編了可連唱48夜的長篇書目《珠蟒袍》,而且還融合了「湖州三跳」的唱腔,將幫腔襯子「四工上合尺」改變為「呤嘎呤呤嘎」,又稱「呤嘎調」,形成唱腔上的變化與改良,這是對越劇表演形式的一次飛躍,也展現農村藝人的創造精神。清光緒32(1906)年清明節,「落地唱書」首度在東王村「登臺演出」,簡稱「小歌班」、「的篤班」。從田間自唱或沿門賣唱走向舞臺(稻桶、門板搭成的簡陋草台)表演,從主副兩人搭唱走向戲班組合,從一人多角走向多重角色分工,從半農半藝走向專業演出,從農村走向城市,是越劇形成與成長的重要臺階。

 「小歌班」初具組織化(班主任、經紀人、教師、管理人)的「劇團」形式,先在杭州試演,而後進軍上海,並通過舞臺改良、樂隊伴奏、劇碼翻新等創新,逐漸與以武打、官戲為主的「紹興大戲」形成了特色區別,並在城市立足了腳跟。1922823日,上海《申報》首先以「紹興文戲」稱之,1925917日,作為一種特色性的地方戲種-「越劇」,首次出現在《申報》演出廣告中。

 

1917年起,「小歌班」闖蕩上海表演的情況(作者攝於嵊州越劇博物館)

 



[1] 陈娅玲,〈越剧之名的由来简论〉,《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页16.

 

    

 

 

 

 



[1] 陈娅玲,〈越剧之名的由来简论〉,《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增刊,页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