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4日 星期日

第四章 太湖望縣,生態富農-長興

 第四章  太湖望縣,生態富農-長興

按語 

中國太湖明珠之稱的浙江省長興縣,是浙江的北大門,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人稱三省通衢。面積1430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64萬人。長興已有7000年文明史,1700年建縣史,歷史上為江南富饒之地,是當代中國最富競爭力的地區,2003年起跨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之列。長興自古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東南望縣之稱,縣內有十裡翡翠的銀杏林、鳥鶴成群的仙三湖、全球罕見的地質遺跡金釘子、民間藝術百葉龍,還有知名的太胡四珍長興四寶品茗三絕等等。其中,民間戲曲百葉龍,曾經應邀到法國艾菲爾鐵塔下歌舞,曾為北京奧運喝彩,也曾到天安門廣場為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 

近年來長興提出太湖望縣,意指把長興建設成一座經濟興旺、活力無限、人民幸福、聲望遠揚的現代新興城市;另外也提出錦繡長興,努力把長興建設成一座風光似錦、山水如繡的園林城市。近10年來,長興在各方建設上獲得無數獎項。最近,長興獲得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選入2013中國人居環境獎名單。長興在美麗鄉村建設上,以盤活農村土地、優聚農村人口、發展特色產業、城市環保綠化等方面最具成效。在鄉村旅遊方面,則以紅色旅遊景區最具特色。


一、新農村建設的長興經驗

()“新十大工程”,活化農村建設 

儘管作為全國百強縣之一,但一方面兼具經濟強縣和農業大縣的雙重特點,長興的城鄉發展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依據浙江大學鬱建新和周建民教授的研究,長興縣70%以上是農業人口,過去小規模經營、技術落後、產業化程度低下、基礎建設不足、農村公共物品供給匱乏等現象普遍存在。經過省內同模擬較,該研究得出了長興屬於百強縣中的農業弱縣、城鄉差距較大的結論[鬱建興、周建民,《統籌城鄉發展與地方政府-基於浙交省長興線的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頁15-21.]。在本世紀初,長興縣就已意識到這一問題,並基於自身較好的財政能力,自2004年起,制定了《長興縣城鄉一體化行動綱要》,推出“八大工程”。基於“以民為本,政府引導”的原則,廣泛地從財政投入、政策引導、銀行融資、骨幹培訓、縣校合作、科學試驗站與農業科技示範園,乃至輔導農民創業,實行“村企結對”等方面,致力於城鄉統籌發展。具體實現七大特色產業的發展(商品蔬菜、名優水果、特種水產、花卉苗木、現代竹林、優質茶葉、傳統蠶桑),以及九大特色農產品(花卉苗木、大棚茄子、葡萄、白茶、紫筍茶、食用菌、紅梅、河蟹、生態鱉)等等。 

到了2007年,長興縣再度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十大工程”,以新產業、新社區、新農民、新風尚為原則,構建“三農新體制”;2013年,依據“十大工程”的實踐經驗,增損添減,再度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新農村建設,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實施意見》,提出“新十大工程”,包括現代農業發展工程、農村路網提升工程、美麗鄉村創建工程、城鎮建設提升工程、農民住房改造工程、農村社會保障工程、農民健康提升工程、文化教育滿意工程、村風文明建設工程、基層組織先鋒工程。根據這份檔,決定在2013-2017年,全縣建成糧食功能區5萬畝以上、現代農業園區20萬畝;新建、改造農村聯網四級公路300公里,完成按公路二級載重標準建設的低等級橋樑改造70座;創建浙江省美麗鄉村示範縣;全縣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50億元,其中三個中心鎮完成投資27億元……等等,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據統計,20131-9月,長興農業總產值實現35.6億元,現價增幅1.3%,農業增加值實現19.8億元,可比增幅2.7%,增幅在湖州市三縣兩區中名列前茅。 

“新十大工程”是一個多目標、多功能的綜合治理框架。長興每年統籌10多億資金,協調交通、建設、國土、教育、文化、衛生、環保、農業、林業、水利等縣級有關部門,進行統合治理,構築“長興新農村版圖”。內容涵蓋了從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到提升農業技術與管理、發展現代規模化產業,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以及農村生活與環境治理和農民社會保障的覆蓋等等。就中國的總體目標而言,最終在於徹底改變中國“農耕為生、土裡刨食”的生活方式,建立以科學化、機械化、資訊化、節約化、商品化、市場化,以及資源高效化、環境生態化、管銷現代化的現代三農體制。

 

長興縣外事辦副主任施建國(作者拍攝)

()整治污染,生態轉型

長興一方面實施農村基礎建設,平衡城鄉差距,一方面以“資源優化”為原則,進行污染整治。過去長興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城裡整日灰土滿天,一雨成黑,農村不見晴空,只見荒草。但從2000年起,長興縣府採取生態轉型策略,對縣內污染工業進行“嚴整”,例如對電池產業壯士斷腕,對水泥行業關停並轉,對紡織設備換血升級等等。 

過去長興也試圖走“工業強縣”之路,但幾年下來,這些資源性工業既無法持續,也嚴重破壞山林與土壤,再走下去,勢必要付出環境與生態的慘重代價。長興縣外事辦副主任施建國告訴我,“從工業富民轉向生態富民路線之後,就必須進行山林保育和水土複建,騰出環境容量。長興過去有許多煤礦和石礦,例如李家巷鎮,就是典型的石礦區。2003年以前,我們就已經把煤礦全部關掉了。這一方面是地下資源有限,一方面煤礦生產危險性很大。3年前,我們發覺礦()山也比較浮濫,全縣有200-300家,特別是石粉加工廠,有些甚至是無照經營的,灰塵滿天,污染很大。我們決定每年關十幾家,關到現在只剩40-50家。規模大的進行技術改造,以現代化的方式更新生產;規模小、低小散的、影響市容的,例如位在鐵路邊、山邊、河道邊、國道邊的,則全部關掉”。

但是,關廠不是那麼容易,涉及到民眾的生存問題。於是縣府就採取“以補促逼”政策,把這些剩下的工廠集中起來,提高生產技術,成立股份制公司。施建國副主任說道,“在逼這些產業關廠時,我們也出臺了一些政策,成立領導班子,專門處理轉型和轉業問題。因為,要這些傳統企業解放思想,不是那麼容易。廠要關,一要給好處,二要給出路,所以政府給予各種關廠補償和轉型補助。新建的不再審批,老舊的逐步壓縮,然後再進行礦山複綠等工作”。10年下來,長興的天空終於藍天再現、綠水回流。

二、從國土改革到“中心村”建設  

在中國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首先面臨的基本難題,就是農村經濟發展所需建設用地短缺,以及合併了“人多地少”所形成的“國土不足”狀態。據“國土資源部”統計,中國目前可耕地總面積約12760萬公頃,但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095公頃,為世界人均耕地水準的41%,此即人多地少的現實;但在此狀態的同時,中國農村居民的住點面積超過1600萬公頃,占耕地面積的13%,經過人均換算,農村人均用地面積達177平方米,占人均耕地面積的19%,有些省份甚至達到30%以上,而且農村居民用地大多是土肥水足的優質耕地。這些資料均反映中國農村長期存在“分散超占”和“就地超建”等等擠佔現象。在此情況下,實現國土改革,重建農村土地利用形式,合理配置土地資源,就具有客觀的必要性與迫切性,其改革形式有二,一是“遷村並點”,二是“中心村的培育和綜合改造”。 

除了從農村人口與土地用地的關係來看,也可以從城鄉用地的比例關係來考查。首先,中國的村莊數量太多、規模太小,星羅棋佈。東部沿海和內陸優良耕地區,村莊綿密,距離短近。這些“村村連片”的村莊,把耕地切成畸零碎塊,單位效益低下,不利於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另外,目前中國鄉村人均建設用地是城市的2.7倍。2004年統計,中國村鎮建設用地總量是城市建設用地總量的4.6倍,鄉村人均工業用地分別為城市的10.7倍。這些都顯示農村用地存有粗放、閒置與浪費的特性。 

另外,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面臨的是農村居住環境不佳、建築佈局雜亂,特別是不同年代的建築物新舊並存、高低不一,新宅見縫插針、各戶分散獨立,雞鴨禽類散養戶內,污染企業混雜村中,道路寬窄不一,彎曲不平,晴天來時塵土飛揚,雨天降水積聚難排。由於經濟發展不均衡,許多農村出現“空心村”,反之則出現“一戶多宅”的現象。 

基於以上情況,2011年,長興縣發出《關於加快中心村培育建設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檔,開始進行農村宅基地和農房普查登記確權發證工作。在明晰宅基地使用權和農房產權的基礎上,推動農村人口的集中,農村土地節約利用,通過新型產業的佈局,實現環境整治、鄉貌改良與農村致富。 

三、苗木產業,生態富民,綠化居功-泗安經驗

在施建國副主任的引領下,我們來到浙江省第一批省級中心鎮、近年來入選國家級生態鎮的泗安鎮。泗安是一個通過宅基地複墾和“中心村”建設轉種苗木產業而獲得農村轉型成功的典型鄉鎮。這個位於浙皖邊界的小城,曾被浙江省列為“環杭州灣2005-2020年優先發展的26個農村小城市”之一,素有“中國花木之鄉”的美譽。然而,人們也許不知,泗安鎮原本是一個黃土禿露、地無人耕的窮鄉僻壤。灰濛濛的天空,慘綠綠的荒山,空氣中總是飄來礦石、紡織、水泥廠冒出的黑煙和惡臭。過去,泗安鎮依賴的只是一種“地瓜經濟”,歷代農民辛苦種植地瓜,不僅造成水土流失,而且形成“越窮越種、越種越窮”的惡性循環。直到2001年,在縣、鎮領導的牽頭之下,組建了一批考察隊,前往外地借箭取經,引進蕭山一位苗木種植大戶高寶泉,他一口氣租下100多畝地,像種地瓜一樣的種起樹來,加上泗安鎮慶豐村一位名叫楊興亮的創新能手,決心“棄種地瓜改種樹”。於是,一棵棵當時村人還摸不透的東西-“苗木”,從此改變了泗安人的命運。 

施主任告訴我,“泗安鎮人口約7萬人,是長興縣人口最多的鄉鎮。在1990年代期間,屬於長興縣內相對較窮困的地方,產業單一化,只是種植一些油菜、小麥、地瓜等等低經濟價值的作物。由於泗安屬於半山丘、半丘陵地形,荒地、空地很多,1990年代中後期,農民開始利用空地引進苗木,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苗木產業已經成為泗安鎮最重要的特色產業,行業人員有6-7千人以上,連帶也發展了從培育、種植、挖掘、運輸等等與苗木相關的產業,帶動了以苗木為主體的產業鏈,帶動了鎮內經濟狀況的好轉”。

近年來由於城市綠化和景觀設計普受重視和歡迎,苗木產業的市場需求非常暢旺。泗安鎮苗木產業,種類包括香樟,樸樹,櫸樹,無歡子,桂花,廣玉蘭,楊梅,銀杏、竹類等綠化苗木,種植面積從2001年的1300畝,發展到目前的10萬多畝,銷售網路遍及上海、南京、蘇州、重慶等中大城市,甚至銷往海外。2005年泗安鎮被評為“浙江省十強花卉苗木鄉鎮”,全鎮有100多個苗木種植行銷大戶(市場行銷人員)500多個苗木經紀人(一線收購行銷人員)6家苗木專業合作社。泗安鎮興隆村村委主任林文囍告訴我:“產業帶動對改善農民收益是很明顯的。舉例來說,苗木挖工一天有3-4百元的收入,跑運輸的一天三卡車也有4-5百元的收入,其他像餐飲業、草繩業、園藝業也都帶動起來,農民生活獲得了改善….如果以五口五畝田的農戶計算,苗農每年每戶至少有4-5萬元的收入。過去我們興隆村是很窮的,人均收入最多只有5-6千元,現在已達到人均19000元,翻了近兩番”。

泗安鎮興隆村村委主任林文囍接受作者採訪

通過苗木產業帶動了全鎮二、三產業的發展,產生“聯動致富”效益,給了政府和農民“產業優化”的新觀念,也啟發了政府與農民開展農業轉型升級、發展區域特色產業等等新思路。地區特色產業的發展,對改變農村面貌與結構是相當明顯的。農民放下鋤頭走進工廠,或者“洗腳上岸”進城經商。施建國先生說道:“過去農民基本上是半自給自足的,一畝三分田。現在一方面通過產業轉型,一方面通過宅基地複墾,節約了大量土地,再將土地連成片以後,就可以發展規模化的苗木產業。農民就不再是耕地農民,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民,變成了『產業農民』或『產業工人』,農民也紛紛進入苗木市場,產銷合一,整個農村就獲得了升級和轉型。

一部卡車載運巨大的苗木(作者拍攝)

自從泗安鎮“不種地瓜改種樹”以後,強勁的苗木市場需求,帶動了泗安鎮走向“奔富之路”。當我走在泗安鎮路上,一部接一部的卡車裝載著大型的苗木,穿梭賓士在柏油道路上,呈現忙碌不停的景象。我對泗安鎮何以具有種植苗木得天獨厚的條件感到十分好奇,施建國副主任告訴我,“中大城市建設的綠化、工廠社區的綠化以及一般居家庭院的綠化等等,都對苗木產業形成很大的需求。起初,我們使用的是本地的苗木,後來供不應求,就從中西部地區移栽到這裡,幾年之後就可以採伐運用”。一般而言,大型苗木異地栽種,存活率是一個很大的市場風險,水土不服是常見的現象。對此,泗安鎮副鎮長崔衛華告訴我,“整個泗安鎮的土壤是中性的,外來的大型苗木移種到這裡以後,因為有了氣候、土壤、溫濕度等等良好的條件,很快就適應下來,而且存活率很高,這也是泗安苗木基本上還能滿足市場需求的原因”。

 在我看來,中國未來在積極推展城鎮化過程中,“綠化工程”的需求很強勁,苗木產業在泗安鎮還有很強的發展勢頭,農民致富的機會還有很大的空間。實際上,泗安鎮的苗木產業也對長興的城市綠化做出了貢獻,使長興縣贏得了“國際花園城市”的美名。 

四、苗木產業的昇華-樹文化

 為了進一步瞭解長興在苗木產業的進一步推廣和發展,我們來到了“長興快活林生態園”,體驗一種稱為“樹文化”的經驗與實踐。園主童鳴初先生,同時也是長興縣長綠特種園林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熱情接待我們。童鳴初開懷暢談他“文化種樹”的建園理念,“這裡是我的四個農場之一,當初建園的目的,是為了實現鄉土資源的保護與整理,收集各種樹木的資源、種類和知識,進行樹資源的宣導和保育,建立苗樹種植的科普教研基地,推展樹文化的觀光旅遊”。

積極宣揚樹文化的快活林生態園(作者拍攝)

我十分好奇地詢問,“樹怎麼做文化呢”?童鳴初不假思索的說道:“樹是人類環境的根本。一棵活樹,通過藝術加工和造型美化,可以把天然藝術和人為藝術結合起來;一根枯樹,經過雕塑彩繪,可以做成很好的工藝品;一旦樹工藝成為一種生活審美,一種休閒雅性,一種生態素養,就可以形成一種以愛樹為核心的『樹文化』”。我對童先生的理念深表贊同。樹是大自然的恩賜,是人類恒久的朋友,樹的生命比人類還長久,樹的性格比人類還堅韌,人類應該學習樹的精神與性格,歷經風霜而堅忍不拔。樹的所有部分都對人類有益,樹根可以涵養水土,樹幹可以製成木材,樹葉可以吸碳吐氧,整棵樹可以遮陽蔽日、聚眾納涼。人在樹下,可以編織夢想,憧憬未來,人爬樹上,可以看山望水,留住鄉愁。

“生態快活林”的樹園一景(作者拍攝)

走進“造型區”,有一座蓋在大水池上方的小木屋,屋下水池深達2米深,作用是“蓄水抗旱”,區內有喝茶亭和釣魚池,屋頂上是空中花園,室內在旅遊旺季可供遊客喝茶賞木,平時則作為造型師培訓、苗圃技師講席的場所。童鳴初是一個愛樹的人,被人們稱為“樹癡”。實際上,生態園區有時也扮演“搶救”和“收容”瀕死樹木的角色。童先生向我們述說有關他救樹、愛樹的故事,他指著一棵樸樹,說到有一次在安徽,當地正在推進新農村建設,挖田整地、大興土木。他看到馬路邊一群人準備把這棵狀似鱷魚嘴的樸樹推掉,為了搶救這棵老樹,他花了2萬元,請求“刀下留樹”,他原封不動地把這棵老樹搬進了生態園,如今這棵“鱷魚樹”不僅死裡逃生,而且長得雄偉壯碩。童先生又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次在某個村子裡,看見一棵奇樹,遠看是一棵樹,近看像一個老樵,他向村人說,他出一萬元買下來送給村子作紀念,不要挖掉;他向村人說,樹長大了可以乘涼,可以紀念,可以留住村人的生活與歷史。可惜的是,窮困的村民為了賺更多的錢,還是把連片的樹林給挖掉。這個遺憾,也使童先生更加堅定他種樹、保樹、愛樹的決心。


被樹癡先生救回來鱷魚樹

進入“根雕園”,頓時讓我歎為觀止。這裡收藏了無數以樹根雕塑而成的觀音像、彌勒佛像。我看見一棵以棗樹雕塑而成的彌勒像,顏色紅潤、質地堅硬,也看到一組精雕細琢的桌椅,精美無比,富麗堂皇。於是,我對生態園的“樹源”感到好奇,為什麼園裡能有這麼多的“樹種”、“樹形”和“樹雕”?童先生告訴我,他結交了許多專業的“看樹先生”,付費請他們專門尋找、收集一些奇形怪樹。據說,長興縣內就有5000名的看樹先生,整天找樹、看樹、收樹、保樹,可以說是一種生態保育的特種行業。據我所知,童先生為了保存鄉土資源、宣揚樹文化,付出了一輩子的時間、財力與心力。

童鳴初先生接受作者的採訪


一座用樹根雕塑出來的觀音

走出“快活林生態園”,日落遠山、夕陽將至。雖然氣溫驟降略感寒冷,但走在這個山區小鎮,我看到了長興黨政幹部為了農民致富所付出的努力,也感受到長興人在“明天會更好”的氣氛中,生活得既充實又愉快。

五、“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的成功案例-興隆村

在中國一片“騰籠換鳥,技術換代,空間換地”的改革催促聲中,2013年浙江省啟動了“812土地整治工程”,計畫到2017年的5年內,全省完成土地複墾80萬畝以上。2014年初,浙江省長李強也提出“空間換地”的任務,強調要以“畝產論英雄、集約促轉型”為理念,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佈局、轉變土地利用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這項“空間換地”的具體實施方法,是要讓農民的土地資產等價換算為房產向城鎮轉移,將宅基地複墾為耕地,再將這些土地的權證換取指標交易憑證,實行全省統一收儲、有償激勵使用。 

()中心村建設 

在省級政府的指導下,長興縣開始把宅基地複墾和農村土地綜合治理(中心村)建設),列入施政大事。我們來到了泗安鎮的興隆村,親眼觀察“中心村”建設的實際情況。2011年以來,長興採取“人口集中、產業集聚、要素集約、功能集成”的戰略原則,計畫將全縣249個行政村規劃成92個中心村(92個集中居住區和150個居住點),引導農村人口、產業、公共服務的優化與集聚,並且配套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2011年,興隆村被列入農村土地整治省級示範專案,經過三年的努力,全村410戶農戶分別被安置到柏樹廟、百子廟、朱家元三個新村之內,節約建設用地116畝,新增有效耕地538畝。目前,全村完成硬化道路7578米,公共綠化村莊12654平方米,安裝路燈40只。另外還建立農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制度,聘請8名保潔員,垃圾集中收集處理;鋪設生活污水管道4600米,新建汙水處理池200座;清淤河道4000米,新修築河道800米。農民從老舊的土房,搬進了兩戶一聯的2層洋房。緊接著,興隆村又規劃在朱家元自然村、上塘自然村、李家莊及茅草崗自然村拆建安置三個“集居點”,形成興隆村“一個中心村三個集居點”的總體局面,在4-5年時間內,讓剩下的230余戶農戶都能搬進新居,共用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可以預見,整個興隆村將脫胎換骨,煥然一新。

宋國誠教授與施建國富主任行走於中心村內(夢遠方拍攝)

來到這裡,我看了一排排整齊美觀的新建住房,以及疏浚後清澈的小溪,規劃栽種的綠木花卉。我仔細觀察,農民新宅的規劃,在朝向、高度、距離、樣式、裝飾、面積、顏色等方面,一律採取統一的格式建造,實現了佈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河道淨化等“六化”成果,形成了造型精美、功能齊全的“美麗興隆村”。 

為了建設“中心村”,長興縣投入了大量的財力與人力。施建國副主任告訴我,“我們縣府對中心村的投入是很大的,包括產業發展、居住條件的改善、農民素質的提升、農民的教育培訓。去年,光是農業產業化的投入,就花了6000萬,而且全數投注在農民身上;另外在有關農民居住條件方面,我們農辦還特地搭建立一個平臺,有融資業務、補助業物等等,專門處理產權登記、宅基地複墾,土地流轉與置換,建設用地尋覓等等工作,這一塊每年就投入了1.2億。兩者合計起來,每年投入在農業產業化和農民居住條件的改善就投入了1.8億”。

興隆村改建後整齊劃一的中心村(作者拍攝)

在我看來,實施“中心村”規劃能夠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產業集聚的效應。過去,由於各村之間在地理位置、自然資源與勞動力資源存有差異,使得各種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有的村莊“有人無田種”,造成勞力剩餘;有的村莊卻“有田無人種”,造成糧田荒廢。通過中心村規劃,把一批弱村、小村合併到大村,騰出了大量寶貴的耕地,不僅各種資源可以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也可以進一步進行土地規模化經營,或者將原來小而散的鄉村工業集中起來,形成鄉村工業社區,既取得經濟發展的集聚效應,又能集中治理環境問題,可以說是一綱多目、一舉數得。 

“中心村”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建設過程,由點到面、分期推進。由長興縣國土資源局調任,非常熟悉土地資源業務的泗安鎮副鎮長崔衛華告訴我,“在浙江省,長興農民人均佔有建設用地是比較高的,平均一戶占到了0.7畝,客觀上具有進行土地流轉的必要性。起初我們只是進行宅基地複墾,僅僅只是把宅基地變成耕地,現在進行的是“農村土地綜合治理”,規模和範圍比較大,既有拆舊,也有建新。拆舊對農民有補助,建新也有政府配套資金協助,整個治理效益上,老百姓是獲得實惠的。例如農民居住條件獲得改善,公共資源的配套功能和使用效率獲得提升,節約用地獲得實效,例如農民集中居住,建設新房所需的用地減少,但相對的宅基地複墾之後騰出的土地增加了,這“一減一增”節約出來的土地,就可以向產業經營大戶流轉,進行規模化經營,這就有助於農業產業結構的轉變,達到縮小城鄉差距、興農致富的效果”。

泗安鎮副鎮長崔衛華接受作者的採訪

然而,農民對於“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的是否滿意呢?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受損而產生挫折感呢?崔衛華副鎮長認為,農民整體上應該是滿意的。“雖然在整治過程中,農民認為政府給他們的苗木搬遷和老房拆除的補助少了一點,但實際上,從縣級層面來說,我們已經盡了很大的努力,我們的補助標準和“征地拆遷”的補助標準,已經很接近了。但是兩者不同的是,“征地拆遷”是把農民的土地變成國有用地,農民土地的產權形式發生了本質的變化。而我們把宅基地複墾成耕地以後,原有的土地還是歸農民的,農民並沒有失去土地使用權,因而也不會是“失地農民”。但是征地拆遷就不一樣了,即使補償再高,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就永遠失去了”。我仔細瞭解之後發覺,在綜合治理過程中,各村之間已經產生一種“羡慕效應”,沒有整治的村看到別的村整治得如此整齊美觀,村民反而責問他們的村幹部,認為別的村可以搞,為何自己的村不能搞?出現了一種“村村爭取整治”的傾向。

興隆村土地整治前後的對比情況(作者拍攝)

()環境整治與素質提升  

在了農村土地綜合治理之下,公共設施的配套改革也是不可或缺的。整個長興縣已經進入“三級處理”的階段。除了垃圾採取“村收、鄉鎮轉、縣集中”三段處理之外,在汙水處理方面,大型的處理專案採取“接汙納管”,居住集中地區產生的污水,通過總管納入污水總廠集中處理。中型的汙水處理採取現代化科學處理方式。以興隆村為例,自2009年起,採取“科學治汙”、“以獎促治”的辦法,運用“厭氧+人工濕地”處理工藝,污水首先經過厭氧處理之後,通過砂石過濾、生物填料(主要是鵝卵石)上的微生物消化、植物根系吸收等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機物質和氮、磷,達到淨化水質。而小型家庭式的汙水處理,政府補助每單位700元,興建“生態汙水處理池”,採取三格過濾處理,填上沙土,中間種上黑麥草或美人蕉,排出的水也就達到了自然淨化。 

除了硬體建設以外,農民素質的提升也是必要之舉。近年來,長興縣持續推動“農民素質提升工程”,努力挖掘長興縣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蘊的資源與人才,包括“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每年協助地方成立100個文藝團隊,包括跳舞、唱歌、拉琴、打鼓等等,例如泗安鎮有一個“泗安旱船”民俗活動,還有全民參與的“廣場舞”。長興縣府每年舉行“廣場舞大賽”,每個村派出一個隊伍,總計就有2百多個隊伍參加比賽。城裡也成立各種“文明小分隊”,機關幹部參與街上“你丟我檢”活動,邀請國內外有名的演藝團體到“大劇院”表演,圖書館全天候24小時免費開放等等。農民參加這些文明活動,就會逐漸減少賭博、打架等歪風,整體素質就能提升。

六、岕裡人家,革命老區-長中村  

()黨史要地  

為了進一步瞭解長興縣山區美麗鄉村建設情況,我們趨車前往稱為“岕裡人家”的長中村。一路上,群山環抱,風景優美,中途經過了“長潮水庫”。這個小型水庫,蓄水面積可達350畝,壩埂長320米,灌溉農田3000畝,給人一種無比驚豔的美好印象。為了舒緩旅途的勞頓,我特地放慢了腳步,停車在水庫邊的觀湖亭子稍作休息,放眼瞭望這如詩一般的湖光山色。我極目四望,只見湖水清澈如鏡,山嶺錯落有致,山水之間相擁如蜜,山影水色輝映如畫,是一處散步沉思、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清澈如鏡的長潮水庫(作者拍攝)


長潮水庫邊幽靜的觀湖小亭(作者拍攝)

長中村村支部書記俞培法久候在路邊,親切迎接我們,並向我們簡要介紹這個山中小村。“我們長中村自然風景很好,稱為“岕裡人家”,又稱“紅色山村”,是中共黨史上重要的革命根據地,一個很有歷史紀念意義的地方”。俞培法書記接著說,“19383月,長興縣在抗日戰爭期間,就在我們這裡開出了抗日第一槍;1940年中共長興縣委第一屆成立大會在此召開;1945年“新四軍”北撤時,“還鄉團”向長興地區進行殘暴反攻,長中村犧牲了幾個幹部。2012年,長中村開始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打造“岕裡人家實驗示範帶”,總共投資800萬元,進行環境整治和住房翻新。整個村子原本髒亂不堪的落後景象,不僅一掃而空,而且變得光鮮明亮;我們還通過挖掘紅色文化、保存紅色遺址、復原紅色文物,發展成一處紅色旅遊景區”。

宋國誠教授與俞培法書記合影於史蹟陳列館前(夢遠方拍攝)

走在長中村街上,有一種格外寧靜與清悠的感覺。這個“小而美”的村落,依山而建,臨水而居,全村只有人口1854人,村民居住在兩山之間,地形狹促,所以稱為“山岕”。全村以苗木和茶葉為主要經濟作物,人均年收入在16000元以上。為了建設“岕裡人家實驗示範帶”,長中村首先進行道路整治工作和舊房改建,完成道路硬化20公里,宅基地複墾200餘畝,拆除了整個村子200多平方米的舊房屋和露天廁所,精修庭院,美化村容,繼而進行村莊亮化、庭院美化、道路綠化、河道清理各項工作。作為“長興第一次黨代表大會遺址”所在地,長中村雖然具有自身的“文化名片”,但對文化普及工作也不遺餘力,將原有1000平方米的“文化牆”再增加500平方米,建成社區文化中心,“文化大禮堂”也於日前完工落成,實現了既除舊佈新又保護歷史文化的雙重任務。

整治之後奐然一新的長中村(作者拍攝)

()革命事蹟,烈士留史

在俞培法書記的帶領下,我進入“中共長興縣委成立大會史跡陳列館”參觀,這是當年“中共長興第一次黨代表大會”的開會場址,原來地名為“長潮岕”,為了達到情境再現的效果,原來老舊的外形被完整地保留下來。俞培法書記告訴我,“建立陳列館的目的,是為了打造歷史山村、紅色文化。抗日期間,我們岕裡人組織了100多人去打日本人,在大雲寺一役中,打死了8個日本鬼子,擄獲了一些戰利品。我們保留這個老房子,展示歷史忠烈人物,就是要讓我們的下一代,知道他們父輩們的歷史,在緬懷先人中,培養愛國主義教育”。 

入館首先看到的是在長中村工作的黨史人物,首先是何行之,又名何堅白,浙江諸暨人,1929年加入共產黨,19404月擔任長興縣委第一任書記;另有李煥,19444月擔任長興縣工委書記,協助“新四軍”發起的長興戰役和泗安戰役,也為“天目山三次反頑戰役”立下功勞;其次是姚天雁,青年時期是“長興抗敵後援會”的籌建人之一,193911月加入共產黨,組織“抗日動員宣講團”,以輕騎隊形式,在煤山、泗安等地進行抗日宣傳活動,19437月遭國民黨逮捕入獄,導致雙目失明;再其次是洪海濤,原名汪壽彭,1939年參加共產黨,918事變之後,汪壽彭在泗安鎮組織了“泗安鎮抗敵後援會”,泗安淪陷之後,來到此地組織義勇遊擊隊,並動員山農收集武器、彈藥,製造土槍、土炮,建立抗日自衛隊,在一次夜襲大雲寺日本侵略軍據點中獲得勝利,繳獲了部分武器、彈藥、器材,並炸毀工事設施,然後原路撤回,整個行動無一人傷亡,長興縣委成立以後,擔任青年部長。再其次是單潔,抗日戰爭初期入黨的女共產黨員,後加入新四軍軍部服務團,1944年期間,在長興從事農運工作,建立農會、進行“二五減租”和反對捐稅攤派;在新四軍蘇浙軍區天目山自衛反頑戰役中,從事運糧、救援等後勤工作。其他還有劉旦、丁山等人,都是在此地英勇抗日和協助新四軍作出貢獻的幹部。

1940-1945年在長中村工作的主要黨史人物(作者拍攝)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是一首寫在烈士墓上的的碑文。有抗日,就有捐軀,有革命,就有犧牲。194510月新四軍北撤之後,原來遭到中共土改鬥爭的富農地主階級,組織了“還鄉團”,對中共進行反撲。為了抗擊“還鄉團”所謂的“清剿”,開展遊擊戰爭和愛國民主運動,許多中共黨員因此蒙難受害。例如1943年參加新四軍,時任中共長潮鄉黨支部副書記胡以朝,在新四軍北撤後,堅持留下來繼續進行地下工作,19459月,被還鄉團殺害于白蓮村薛家塘。另有俞祥林,曾任長中村農會主任,194510月,被“還鄉團”以彎刀殺害於長潮村。另有陳克昌,19438月加入共產黨,19443月參加抗日民主政府工作,時任中共長潮鄉黨支部宣傳委員,長潮鄉民主政府鄉長,194510月,被“還鄉團”逮補,因不肯說出地下黨務和供出同志名單,被槍殺於長潮鄉路西村的道路上,年僅42歲。另有張根滿,曾任長興縣泗安區“農救會”副主任,因腳傷無法跟隨新四軍北撤,194510月,被“還鄉團”以鍘刀殺害於長潮鄉東潮村,年僅32歲。 

()、開展紅色旅遊,發揚紅色文化

長興是革命老區,擁有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例如長興“江南紅村”旅遊景區,位於長興縣西北部的槐坎、白峴境內,星羅棋佈著17處革命舊址建築,中15處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享有“江南小延安”之譽。“紅色旅遊”是指以中共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革命遺跡、革命紀念地、紀念碑、紀念館、紀念堂、紀念物等物質形式,也以歌舞、戲劇、音樂、詩歌、辭賦等非物質形式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事蹟和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遊客,以開展緬懷紀念、參觀學習為遊覽主題的活動。至於“紅色文化”,總體概括中共革命活動的非物質遺產,但經過歲月的積累,它實際上已經超出“革命樣板”的狹隘定義,加進更多的流行文化與通俗藝術元素,更象徵一種堅忍刻苦、奮鬥不懈的意志與精神,乃至延伸到對一種美好生活的歌頌,健康人生的追求,以及犧牲奉獻、愛崗敬業的鼓舞。例如像《長征組歌》(紅歌)中,“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這樣的歌詞已經不只是在頌揚紅軍,更多的是具有激勵人心、導正社會的力量。

保留了珍貴黨史事蹟的長中村(作者拍攝)

近年來,藉由“紅色旅遊”宣揚“紅色文化”,已在各地火紅的展開,其影響力甚至遠播國外,引起國外旅客對革命根據地、革命事件與人物、革命精神與奮鬥的好奇,慕名組團前來參觀。伴隨旅鄉村旅遊的發展,紅色旅遊的運作方式不僅推陳出新,從傳統單向式資訊輸導的方式,轉向參與式親身體驗的方式,達到一種“寓史于樂”的效果。例如“井岡山紅色旅遊”,通過讓遊客親自穿納紅軍鞋、縫製紅軍帽,編織紅軍斗笠來體驗艱苦奮鬥的紅色精神。類似像長中村的史跡陳列館,雖然是以“靜物展示”為媒介,但通過“情境再現”和“記憶凝結”的方式,將淹沒在歷史長河或被人們所淡忘的歷史事件,予以重新挖掘和詮釋,就能形成一種民族認同意識,強化愛國思想。

對一個在臺灣從事中國研究的學者來說,雖然對這些黨史人物、紅色事蹟並不陌生,但總不如親歷其境而感受深刻。我不以政治是非來論斷,人們的理念與思想總有不同,但我對人們“為理想獻身”的情操,依然十分敬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