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Hannah Arendt, 《政治的承諾》(7-小結)

Hannah Arendt, 《政治的承諾》(7-小結)

 

「洞穴寓言」(The Allegory of the Cave)是柏拉圖《理想國》一個知名的比喻,歷來許多宗教家、教育家、哲學家參與這個隱喻(metaphor)闡釋。對於Hannah Arendt而言,也是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哲學家悲劇」的典型故事。當哲學家從洞中出走,找到那象徵「真理(真相)」的太陽,他再度回到洞穴內,努力向一群「洞穴人」揭穿了洞壁上虛假的幻覺,並告知真實與真相時,哲學家就立即遭到極大的危險。面對群眾「死盯不放」的固執,面對群眾「冥頑不靈」的信假為真,「哲學家不可避免會和這些他覺得不能忍受的意見發生衝突(066)。如果,「哲學家開始想要對這個常識的世界發言-這個包含著我們共同受的偏見和判斷的世界(066),那麼哲學家的生命將立即受到威脅。 

這又回到「遠離政治」的問題,也就是「根本的哲學經驗和根本的政治經驗內在的不相容性(066)。儘管Hannah Arendt並不同意「哲學遠離政治」,她甚至認為,一種新的政治哲學必須依然以「複數的整體人類」為對象,也儘管Hannah Arendt大量說明了「哲學家的生命危險」,並給予蘇格拉底史無前例的理解與同情,對於我這個對「意見」(doxa)持有高度鄙視和偏見的人來說,哲學家不僅應該「遠離政治」,甚至是「棄絕政治」。 

我的理由很簡單,我堅信「群眾是不可教化的」;智性與真理永遠只屬於哲學家,而不是市井小民;這不是「菁英論」,而是「正確論」-對哲學家永遠正確的基本哲學。即使在民主時代,一張哲學家的選票永遠敵不過數百萬笨蛋的選票。在一個「眾盲時代」,哲學家必須永遠保持「自己的清醒」。「博愛」是上帝的事,「自愛」才是哲學家自己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