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8日 星期二

我的《閱讀中國》筆記(12-5):中國越劇的搖籃-嵊州越劇藝術學校

 我的《閱讀中國》筆記(12-5):中國越劇的搖籃-嵊州越劇藝術學校

 

在一個陽光清亮的午後,我們來到被稱為中國越劇搖籃的「嵊州越劇藝術學校」(以下簡稱「藝校」),副校長錢仁華先生,學校辦公室主任章麗芳女士,形台教師錢肖玲老師接待我們。這是一所集越劇教育、研究、交流和展示於一體的公立中等藝術職業學校,被視為「教演兼優、品高藝強」的越劇教育基地,分設「越劇演員組」和「越劇音樂組」兩個專業;在教育聯結上,它還是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及戲曲藝術教育中心、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等名校的教學、實驗與生源基地,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劇)傳承基地」。

 

嵊州越劇藝術學校典雅的拱形校門(作者拍攝)
 

    一、一個讀書學藝的好地方

 

我一踏進校園,就被拱形的校門牌樓、碧草如茵的校景、陽光灑地的道路所吸引,整個校園以江南庭院、青瓦白牆為設計理念,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楊柳垂塘、曲橋通幽,予人一種花蔭扶疏、書香滿庭之感,一個充滿梅邊吹笛、松下聞琴、水殿風來、餘音繞梁的藝術學區,是一個潛心靜修,讀書學藝的好地方。

 

以江南庭院建築為風格的嵊州越劇藝術學校(作者拍攝)

 

我首先關心藝校的招生情況,分管招生的錢仁華副校長告訴我,「我們是面向全國招生的,全國各地慕名而來。我們每年僅僅招收50位學生,演員組35(嵊州市以外有17位,浙江省外的有6),聲樂組15位。現在我們考試的標準提高了,以前只有初試,初試學生總有500-600百名,今(2015)增加複試,在初試的基礎上,挑選了154個考生,複試包括面試、專業考試和文化考試,目的在提高學生的素質。在個別高校之中,我們學校的考試是比較常嚴格的,門檻很高」。

 

宋國誠教授與錢仁華副校長合影于校史館前(張維拍攝)

 

我首先進入校史陳列館,藝校的前身是「越劇之家」,1955年由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等宣導籌建,1962年建成,位於「嵊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旁,原來是一個老藝術家的招待所,只是一間宿舍,後來慢慢地培養越劇人才,為故鄉劇團開辦越劇培訓班。進入21世紀之後,藝校的發展相當快速,2010年,嵊籍實業家、香港丹桂基金會主席、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先生,以個人名義捐建了1.68億港幣興建的新校園落成啟用,學校也正式遷入新校區。章麗芳主任說道:「這所學校是宋衛平先生捐建的,從選址、設計、建造到配置,他一手包辦,交鑰匙工程;他是嵊州人,他為家鄉做了功德無量的事……;大的企業很多,但是能紮根家鄉、深耕教育的人不多,宋衛平是我們嵊州人的驕傲」錢副校長告訴我:「他是這麼說的,我給家鄉做點大事情。修橋、鋪路就由其它老百姓去做,我做點大事,蓋醫院、辦學校…..。這讓我再一次體會了鄉情的力量。

 

宋衛平先生檢視當時藝校的建校藍圖(作者翻拍)
 

除了越劇表演、越劇音樂2個專業之外,2010年新開設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劇)流派傳承人班」(全日制3和「越劇表演大專班」(業餘32011年新設六年制越劇表演專業,由嵊州天樂集團、巴貝集團、仟代領帶、冠東印染等4家,設立「嵊州中國越劇藝術傳承基金」,基金規模為1000萬元,在全國範圍內擇優選取30名小學畢業生小梅花班),予以重點培養。2012與浙江藝術職業學院聯合開設越劇表演、越劇音樂「五年一貫制」大專班。關於學生畢業後的情況,錢副校長告訴我:「我們堅持『小而精、特而強』的辦學思路,培養學生『尚美、優雅、至真、向上』的精神。學生畢業之後就業率達到100%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少,每年畢業的只有50個;用人單位搶人的耶!每年都有23百個職缺(崗位),供不應求」 

在我看來,這所藝校可謂名師雲集,優生滿堂。辦學50年來,已先後向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200多個專業文藝團體輸送了2000多名優秀演員、演奏員,至今累積榮獲80多個獎項。除了硬體一流之外,師資也呈現「老中青」多元結構、靈活教學的模式。除了校內編制教職員工70多人(正高職稱10人,副高職稱9)外,還成立「藝術顧問團」,特聘京劇名家、中國劇協主席尚長榮以及範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王文娟、呂瑞英、金采風、畢春芳、汪世瑜、茅威濤等一批表演藝術家為學校顧問,並創建了由全國著名越劇演員、導演、文化名人組成的「名家導師團」來校講學、授藝和指導。另外還有十幾名客座教授,錢肖玲老師告訴我:「我們的客座每週都來上課,每週好幾個小時」。我聽起來,在教學投入上這些客座與專任教授並沒有差別。

 

藝校的藝術顧問團成員(作者翻拍)


宋國誠教授與章麗芳主任、錢肖玲老師合影(張維拍攝)

   

    二、親睹學生的教學與練習

 

我走進了教學區,看到了音樂組的專業教室,還有一小群鳳毛麟角的小男生。在一間大教室裡,我看到了一名小學員正在練戲,名叫周思棋,今年才15歲,但已有3年的功夫。她拿著一個小汽車造型的音響,為我們表演了一段。錢副校長告訴我,「這位學生是小學四年級時候招來的,屬於『小梅花班』的,得過『小梅花獎』」我問了周小姑娘,「畢業後有什麼想法」?她回「現在先把功練好」!後來知道這一段不是預先安排的,我是路過打攪的。我看見她一身汗流夾背,志向堅定,來日想必是一個大明星!

 

周思棋正在練戲(作者拍攝)


「小梅花班」的學生周思棋,清純可愛(作者拍攝)

 

我再走進小劇場,看到老師正在教導「五年一貫制」的學生排練。老師從手勢、腳步、姿態、表情、動作….,一一指點,仔戲調教,非常認真,非常賣力。我停留很久,看到了僅僅是一個側身擺肩的動作,就來回做了好幾次。

 

藝校教師在小劇場教導學生演戲(作者攝影)

 

進入會議室,錢副校長向我詳細介紹了藝校的辦學特色,就是「三個特色班」。「一個是『小梅花班』,2011年,我們面向全國招收了30個小學生,重點培養。我們運用傳承基金,提供學生每人每年10000元的助學金,另外成績好的,還有獎學金5000元,總計讀六年,是我們的重點班。學生一年繳學費5600元,前三年每人繳2000元,但是按照國家政策,都提撥作為學生的生活費。在各種獎助之下,家長不需要太大的負擔……。總之,我們努力做好保護、傳承、發展這篇文章」另外就是「越劇流派傳承班」,一個班只有1516個學生,成績優秀的學生畢業後繼續留校深造並輔助教學,培養越劇流派的繼承人,扮演藝術薪傳的角色。像錢肖玲老師就是這一類型。然後就是「五年一貫大專班」,類似於臺灣的「五年制專科」(五專)。前三年在藝校學習,後兩年去杭州的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繼續就讀,取得大專文憑。

 

重點培養的「小梅花班」成員

取自校園網站:http://www.szyueju.com/rcby2/UploadFiles_7953/201409/2014092817013629.jpg

 

錢副校長特別提到他的工作主要是「找好的苗子、聘好的老師」。我特別好奇地問到,在這麼多初試的學生中,幾百個學生走過來都不認識,怎麼找到好苗子?章主任說:「我們是由專業老師把關。一般情況下本校老師一律不參加,而是聘請外來的專家教授以及國家級的專業藝術家進行公正的評選。在挑選上,主要看嗓子、形象、身材、音準、動作的協調性、學生的興趣和家長支不支持等等。所以現在要找到一個好苗子很不容易,特別是家長的支持和觀念問題,例如對傳統『戲子』的觀念,學戲很苦,很多家長捨不得」。但錢副校長說道,「這幾年家長的觀念也開始改變,因為出路好、就業好,很多家長都願意把孩子送到我們這裡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