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宋國誠觀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宋國誠觀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2年7月8日 星期五

阿岡本研究(5):阿岡本「生命政治」的神學根源

 

阿岡本研究(5):阿岡本「生命政治」的神學根源

 

・例外狀態的神學根源 

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Agamben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Agamben用這一概念來描述一種處於排斥與包含之間的門檻狀態(threshold):例外狀態是處在內與外、排斥與包含之間的無差別地帶(zone of indistinction)(Giorgio AgambenHomo Sacer, p. 181)。需要特別說明的是,Agamben關於例外狀態的最早論述是從一個宗教學上的概念—「地獄邊緣(Limbo)開始的。 



「地獄邊緣」是中世紀基督教描述死後世界的一個特殊空間,其既不屬於地獄,也不屬於天堂, 而是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是專門收容那些早夭嬰兒的處所。這些早夭的嬰兒除了生而為人的原罪之外,他/她們並沒有犯下任何可以導致下地獄的罪行,但同時由於他/她們並沒有來得及領受象徵神恩的受洗儀式,所以他/她們也無法進人天堂。在Agamben看來,「地獄邊緣」是一種在地獄與天堂之間的門檻狀態,而「地獄邊緣」的收留者則處於上帝的恩典與上帝的懲罰之間。Agamben指出,與被詛咒者不同,地獄邊緣的收留者們並不會因為缺乏上帝恩賜而感到痛苦。對此,阿甘本寫道:「最大的懲罰對上帝恩賜的缺乏因此也就變成了一種自然的愉悅:不可彌補的損失,他們在神的遺棄中無痛苦地持存。上帝並沒有遺忘他們,但相反他們總是遺忘了上帝」(Giorgio Agamben, The Coming Community, pp. 4-5)Agamben更多地看到了「地獄邊緣」的例外狀態所具有的積極意義。Agamben認為:「地獄邊緣」的例外狀態具有某種獨特性(Singularity),而收容於「地獄邊緣」的靈魂則處於一種與「最後審判的正義」無關的純粹存在模式之中。(高奇琦,「世俗化的弥赛亚精神:阿甘本的宗教哲学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3期,頁35) 

Agamben將例外狀態分為「虛擬的例外狀態」和「真正的例外狀態」。「虛擬的例外狀態」是主權者為實現其權力而有意製造的一種虛假的例外狀態,如希特勒為了實現納粹統治而宣佈懸置魏瑪憲法,再如小布希以反恐之名啟動了「愛國者法案」,並宣佈美國進入緊急狀態。「真正的例外狀態」則是一種對虛擬的例外狀態的反抗,是一種建立未來新秩序的可能狀態。「真正的例外狀態」代表了一種烏托邦的理想。Agamben對於例外狀態的這種區分實際上是對施密特和本雅明觀點的總結和發展。Agamben對「虛擬的例外狀態」的批判是對施密特觀點的批判,而對「真正的例外狀態」的闡發則是對本雅明觀點的繼承和發展。(高奇琦,頁35-36) 

在《政治神學》中,施密特先是指出了神學在政治學領域的內隱地位,即政治學的許多理論都是神學概念的世俗化,而國家理論則是用世俗的主權者取代了上帝的位

置。從這個意義上講,政治學和國家理論實際上是一種政治神學。通過這種政治神學的分析,施密特試圖為主權者論證一種類似於上帝的地位:「主權者被等同於上帝,並且在國家中佔據了一個完全可以類比於笛卡爾系統中上帝在世間的位置(Carl Schmitt, Political Theology: Four Chapters on the Concept of Sovereignty, trans by George Schwab,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88, p. 46)。換言之,施密特用神學的政治化為主權者的決斷提供了一種論證的合法性。 

施密特這樣的觀點,確實令人厭惡。 

本雅明對施密特的批評同樣在神學思想的層面上展開。在《德國悲劇的起源》中, 本雅明指出主權者的本質是造物,而不能等同於上帝:「主權者『被限制于創造的世界』;他是萬物之王,但他仍然是一個造物」(Walter Benjamin, The Origin of German Tragic Drama, trans. By John Osborne, Londodn: Verso, 1998, p. 85) 

在對施密特的批評中,本雅明提出了一個同樣是訴諸於神學的解決方式巴羅克末世論(Baraque Eschatology),本雅明用以下的文字來描述這種既不知救贖也不知來世的末世論:「在來世中任何含有一絲此世氣息的事物都被抽空了,而巴羅克自其中抽出了直到當時仍然逃離一切藝術形式的豐富事物,以清理出一個終極的天堂,並使其像真空一般,期待能夠以劇變的暴力摧毀大地」(Walter Benjamin, p.66)Agamben認為,本雅明所描述的是「一個白色末世論」,其並未將人間帶往一個救贖的來世,而是將之託付給一個絕對空無的天堂(Giorgio Agamben, State of Exception, p. 57)。阿甘本關於「真正的例外狀態」的思想內涵實際上就是對本雅明的「白色末世論」的進一步闡發。(高奇琦,頁36)

 

・赤裸生命的神學根源

 

赤裸生命(bare life)是阿甘本法學思想中的另一核心概念。通過這一概念, Agamben希望表達一種在某種程度上被剝離其社會屬性並處於某種暴力或潛在的暴力之中的生命狀態。 

在《裸體》一書中,Agamben對身體、生命與神學的關聯進行了更為充分的討論。Agamben先是回顧了《創世紀》中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亞當和夏娃在原罪後第一次認識到他們是裸體的:「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裸體」。Agamben認為,在原罪之前,亞當和夏娃雖然沒有覆蓋著人類的衣服,但他們並不是赤裸的, 因為他們被神恩典的衣服所覆蓋。在原罪之後, 兩人就被剝去了這件超自然的衣服,而拿無花果的葉子為自己編織裙子,不久,當他們被驅逐出伊甸園時,「神為亞當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給他們穿」,對此,Agamben寫道:「我們的祖先在伊甸園裡只有兩個時刻是裸體的:首先,是在他們認識到自己是裸體的和為自己編織裙子之間的可能極其短暫的片刻;其次,是他們脫下無花果葉子而穿上新的獸皮衣服之間的時刻。甚至在這兩個短暫的時刻裡,裸體也只是否定性地存在的」(Giorgio Agamben, Nudities, p. 58),因此,Agamben認為:「基督教中不存在裸體的神學,而只有一種衣服的神學」(Giorgio Agamben, Nudities, p. 57) 

Agamben引入了神學家埃里克・彼德森(Eric Peterson)的觀點。彼德森有兩個重要觀點:第一,裸體只有在原罪之後才會出現。雖然在原罪之前存在一種衣服的缺席,但是這並不是裸體。對裸體的體驗與聖經中提到的「眼睛亮了」的精神活動相關;第二,恩典是一件衣服,而人的本質則是一種裸體。恩典如同衣服,這一點在奥古斯丁那裡就有充分的論述(奧古斯丁將其稱「為恩典之衣」)。同時,人本質上是一種原罪,而裸體是最原初的罪,所以人的本質是一種裸體。在這兩個觀點的基礎上,Agamben進一步將身體與宗教的關係與其生命政治思想結合起來:“

正如受譴者(牲人)(homo sacer)的政治神話學主題假定一個赤裸生命是不純潔的、神聖的並因此可殺害的一樣(儘管這種赤裸生命只有通過這樣的假定才能被生產出來)人類本質的赤裸的肉體存在(naked corporeality),也只是恩典之衣這個清楚明白的、原初增補的隱晦前提而巳」(Giorgio Agamben, Nudities, p. 64) 

在這裡,阿甘本希望表達如下內涵:首先,人的本質是一種赤裸生命。對此, 阿甘本寫道:「人類的本質已經被建構為裸體;它總已經是『赤裸的肉體存在』」(Giorgio Agamben, Nudities, p. 63)。其次,擺脫赤裸生命狀態的方式是接受恩典。這裡的恩典可以是上帝的恩典,也可以是權力的恩典。在披上恩典之衣後,人便不再是裸體,而變成了體面的、有尊嚴的人。再次,恩典像所有的衣服一樣,是一種可以被拿走的身外之物。主權者可以宣佈某一群體有罪來剝奪之前披在他們身上的恩典之衣,並使其成為赤裸生命。當希特勒宣佈猶太人為劣等種族時,猶太人就因為這種罪的宣佈成了赤裸生命。(高奇琦,頁37) 

Agamben還從以下這段神學主題的討論中解讀出赤裸生命對權力抵抗的內涵。Agamben舉出萊昂(León,西班牙)的聖伊西多羅大教堂(Basílicade San Isidoro deLeón)中一個17世紀的銀質聖骨盒所雕刻的創世紀場景,其中展現了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前的那一瞬間。在這幅畫中,亞當已經穿上了衣服,其姿態流露出巨大的悲傷;而夏娃的雙腿還裸露著,耶和華正在強行給她套上衣服。對此,Agamben寫道:「夏娃,我們只能從衣領上看到其部分的臉,全力反抗著神性的暴力:她扭動的雙腿、眼睛裡斜視出的厭惡的神情、以及她右手絕望地拽住上帝衣服的姿勢,都毫無疑問地證明了這點」(Giorgio Agamben, Nudities, p. 61-62)Agamben對於這種赤裸生命抵抗「神性的暴力」的行為給予了極大的讚賞。Agamben用一種充滿著激情的口吻讚揚道:「這個纖弱的、絕望地反抗穿衣的銀色形象就是女性氣質的典型象徵。這個女人就是伊甸園裸體性的頑強捍衛者(Giorgio Agamben, Nudities, p. 62)(高奇琦,頁37)

 

.神學救贖:彌賽亞主義

 

在《潛能》中,阿甘本指出了猶太教傳統中的兩種彌賽亞形象:「約瑟夫家的彌賽亞」,和「大衛家的彌賽亞」。「約瑟夫家的彌賽亞」在與魔鬼的鬥爭中死亡,是失敗者的彌賽亞形象,而大衛家的彌賽亞則是勝利者的彌賽亞。而在後來的基督教神學傳統中,彌賽亞的形象轉變為另外兩種:立法者和救贖者。新教傳統只認可救贖者的彌賽亞,而天主教則認為彌賽亞同時作為救贖者和立法者(Giorgio Agamben, Potentialities, Collected Essays in Philosophy, p. 173)。整體而言,從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傳統來看,彌賽亞的到來最終要實現一個目標:法律的完滿與廢止(高奇琦,頁38) 

Agamben關於彌賽亞的主要觀點如下:

首先,彌賽亞是一種法律上的例外狀態。生命以司法的形式被判決有罪,而彌賽亞則要以完滿與廢除法律的方式來完成生命的救贖。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彌賽亞並不是簡單地廢除法律,而是要進一步使得法律完滿。正如耶穌在《馬太福音》中所言:「莫想我來是要廢除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而是要成全」。Agamben也指出:「彌賽亞的到來,既不是帶來新的法律,也不是簡單地廢除猶太教的傳統法律」(Giorgio Agamben, Potentialities, Collected Essays in Philosophy, p. 167)。換言之,彌賽亞是在兩種相互衝突的力量中形成的,既要追求原初法律秩序的完善,又要追求未來的新的法律秩序。Agamben指出:「要把彌賽亞事業理解為讓律法不起作用,讓它再也無法運作,使之回到一種潛能的狀態(Giorgio Agamben, The Time that Remains: A Commentary on the Letter to the Romans, p. 98)(高奇琦,頁40) 

其次,彌賽亞代表了一種潛能,代表了一種安息日意義上的不作為狀態(潛能狀態)。保羅不斷地強調,上帝揀選弱者來彰顯其力量。阿甘本也寫道:「在彌賽亞降臨之時,軟弱和卑微的事物會戰勝世俗界以為強大和重要的東西」(Giorgio Agamben, The Time that Remains: A Commentary on the Letter to the Romans, p. 10)Agamben認為,彌賽亞意義上的弱者代表了一種潛能,一種更大可能的實現的可能。彌賽亞的發生就是使生命不再受已有法律的支配,從而恢復生命作為純粹潛能的狀態。Agamben認為:「彌賽亞的廢止不只是徹底破壞,它保留並使之完全實現」(Giorgio Agamben, The Time that Remains: A Commentary on the Letter to the Romans, p. 99)(高奇琦,頁40)


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

閱讀生命政治(5):健康,是國家治理的權力策略

 

閱讀生命政治(5):健康,是國家治理的權力策略

 

健康,是生命政治的核心議題,因為它攸關國家政體的存亡。 

健康從來都不是一種免於政治、意識形態、社會和心理衝突的中性價值。這些觀念從免疫邏輯來看,也適用於國家或政體對於傳染病的防衛。自167世紀以來,健康就一直是歐洲國家政治權力最重要的支柱,攸關人口規模、生產力以及軍事武力的發展(楊,027) 



健康從來不是個人問題,特別是「不健康」絕對是個社會政治問題;一個看起來中性的「健康管理」一詞,實際上內含了豐富而複雜的政治意識形態。這意謂「人類生活圈」從來就不是一個「幸福家園」,而是一個「疾病共同體」,具有普遍的「集體脆弱性」,因而需要比集體性更龐大和強有力的組織,來保護這種「易受感染」的人類集體。實際上,所謂「國家治理」就是一種「醫療行為」一個進步國家意謂擁有更專業和縝密的醫療系統,人類為了免於疾病,必須依賴國家。 

人民順從國家的統治,為的是交換國家的保護,免於病原-不論是實質的或譬喻性的、內部的或外來的-威脅。微生物病原的傳遞將人類器官和組織、動物、植物、眾多的物質連結成生化共同體,或者是一種共病系統,鬆動了既有的種族、地理、生態與物種之間的界線;國家存在的目的就是在於準備免疫防護的戰爭,以重建或強化這些界線(楊,027) 

這意謂疾病構成了對國家治理的挑戰,並從根本上返回思考人類接觸的必要性與危險性,以及「健康利益分配」所導致的社會不公。「傳染病的爆發構成了國家治理的例外狀態,不僅威脅國民健康安全,更衝擊到社會凝聚和經濟利益,不同族群和階級之間生命資本的分配和使用差別激化成嚴重的社會對立,甚至挑動了「責怪他者」的集體歇斯底里或極右派的恐外症(xenophobia)和種族主義(楊,027-028)

 健康作為一種道德律令,從苦難之中或重大災難之後所形成的凝聚力,儼然都是生命政治的策略,用以轉移社會內部根本性的對立與矛盾(楊,028)。換言之,「健康管理」是國家治理重要的權力策略,一方面可以鞏固主權者的權力地位,一方面可以化解(或令人忽視)既有的社會矛盾。


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我的雜思筆記(166):世界的本質在悲涼

我的雜思筆記(166):世界的本質在悲涼

世上只要出現幾個狂人,人類就不得安寧。前有希特勒,今有普丁。他們若不是擁有戰爭機器,就是手握核武器。這個世界是由「狂妄」與「庸俗」所構成,也就是「狂人的野心」與「凡人的低智」所構成的迫害邏輯。許多凡人,只是關心大S再婚,或福原愛又發生了什麼事?或者雞排妹今天有沒有脫衣服?狂人就是利用這種「低智」,一種巨大和普遍的無知,殘害凡人、迫害世界。




人類活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改變。也就是野心與低智的循環利用。也許因為有了網路,人們之間的通訊快如閃電,不必再像古人一樣飛鴿傳書。但人類沒有太大的進步,衝突與悲劇,一演再演。特別是製造悲劇的人,永遠不會設法避免悲劇。我們只是離霍布斯的「自然狀態」稍微遠一點點而已,但依然處於一個「所有人反對所有人」的自然狀態之中,甚至更糟糕的是,人類進入了一個「所有國家反對所有國家」的國際野蠻狀態。 

我不再相信正義與公理,也不再相信進化論,我只求自保與避難。也許朝陽曾經給我溫暖的希望,但落日之後的寒意,讓我知道世界的本質在悲涼。

2022年3月15日 星期二

生活是一首悠揚的歌/無人地帶(8):小徑落葉

 

無人地帶(8):小徑落葉

 

清晨,微陽

小徑伸展長長的懶腰,

野草露出水水的眼臉。

拾起一片落葉,

傾聽你的歲月。

你說:年華不再是曾經,

我説:明白依舊是朝陽。




2022年3月12日 星期六

生活是一首悠揚的歌/無人地帶(7):人間逃離

 

無人地帶(7):人間逃離

 

夕陽,

在暖暖的微風中,

羅織,

碎落的足印。

落葉,

在綠綠的花叢裡,

閃爍,

生命的餘光。

 

我總是如此依戀眼前不忍捨去的沉思漫步,

我總是如此侃侃身邊自然流露的理論對話。

 

我說:人要學習逃離,

在權力與殘缺之間,

找到一份安寧。

 

荷塘弄水,

小徑回眸。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自序

 

自序

 

刻畫歷史,況喻人生

-中國現代小說的創作與閱讀

 


    19996月,《亞洲周刊》仿效西方的「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選出了「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為20世紀中國現代小說的豐碩成果留下記錄與評價。本書作者在從「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中選出五十大,並在出版《經典五十-20世紀西方小說50》之後,再度從中文小說一百強之中選出五十強,依據小說作為社會文本反映歷史對人性的衝擊與回應,以文學創作「四維立體」的方法,以及藝術審美和文體創新的角度,對50位作家與作品進行評論、詮釋與分析,一則加料添色,一則以餉讀者。

作為一本批評文集,本書作者的目的不僅在評價作品,也在發現讀者,認為不僅作家創作作品,讀者更創造了文學。本書作者深信只有傑出作品與優秀讀者相互的融合與共享,才能創造燦爛的文學傳統與遺產,成就一個智慧民族和文明國家。

 

    一,文學-四維立體的精神生產

 

我把作為文學形式一的小說,看成一種形成於水平與垂直結構之「四維立體」下的精神活動與藝術生產。「四維立體」是指「內、外、時、空」所構成的文學世界,因此,小說既是一部內外交互的集成作品,也是一面時空構造的社會鏡像,小說既是作家的私人寵物,亦是歷史的集體資產。

在水平結構的第一維度是指作家所處的社會情境與外部世界對作家的包圍與環繞,這使得易感而敏銳的作家基於感動、刺激或複雜的體驗而對之作出藝術化的回應;第二維度是作家以其特有的心靈結構與精神感應對應於社會世界而創作的作品,一個具有故事、情節、敘事的文本實體。在這個水平結構中,「作品」既是作家個人原創性、特殊性的精神產品,也是社會世界在其中的映照、濃縮與再現,因而作品既是作家意義上以文字、符號編寫而成的文學文本(literary text),也是社會現實與文化意識的表達與銘記,亦即社會文本(social text)

構成垂直結構的第三維度是時間觀。但文學作品中的時間不是客觀演進的宇宙時間或自然時間,而是作家主觀心理體驗的文學時間,亦即歷史感與社會觀。時間既構成了作家的認知框架、評價尺度和感應形式,並形成於社會運行中的主導思想與作家當下認知意識相互融合之後的創作背景,換言之,一種被主觀體驗了的時間背景,可以引起作家對它作出鼓舞奮進的呼應,但若是生不逢時、時不我予,也可能引起作家對它的反叛、屈從、妥協、失望或棄絕,除此之外,時間也是作家的創作元素,作家可以基於敘事策略而對時間進行置換、切割、重疊與壓縮等等,進而構成一種文學地景,形成一個不同於刻度時間的文學流程;第四維度則是空間,它是作家創作的承載物或坐落點,可以包括家庭、建築、鄰里、村落、鄉野、城市、地區、民族、國家乃至世界等等物質空間,也可以包括作家身屬其中、體驗在內的精神空間或想像空間,它可以是某種精神態度(樂觀或悲憤,積極或沉淪、入俗或出世、求新或懷舊……),也可以是作家的心靈圖象,它雖然是獨特的、私人的,但可以從中折射出歷史與會世界的特徵與流變。

 

    第一維度:社會世界的巨輪

   

    白先勇的《臺北人》不只是一部小說,它還是一部中國人分裂流亡的歷史回憶錄,它記載了一代中國人的滄桑記憶,展現了一群「臺北過客」的失根、流離與落寞。「臺北」,不是臺北,因為它不是臺北人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臺北不是一個地名或城市,而是一個國共內戰下的產物,一個臺北人懷舊度日、游離寄居並準備老死於此的異鄉;「臺北人」也不是臺北人,他們既已無法活在過去,也準備提前死於未來。

余華的《活著》,時間跨度長達40年,歷經1940代國共內戰、反右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三年大饑荒,文化大革命,這是一幅時代車輪輾壓和拖行無數卑微個體的巨大畫像,一部政治荒誕進逼和敲打無名百姓的哀嘆史詩。對小說的主角福貴而言,悲劇和痛苦像空氣、浮雲一樣,時時包圍,終生罩頂。在余華筆下,社會世界是如此冰冷和殘酷,天地如此不仁、蒼生有如芻狗,在這個無以翻生的社會世界中,余華以平淡、忍受、卑微的生存樣態,為時代的苦難做了見證,為個人的生命意義作垂死的掙扎。

   與《活著》有著類似背景的芙蓉鎮》,也是在描寫一個「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年代,政治盲動如何扭曲人性的故事。小說聚焦於三個政治時期:土改、四清與文革,這是中國「毛主義」高漲、革命之花遍地開的狂飆年代。作者古華以李國香和胡玉音之間的政治鬥爭,譜出一個純樸小鎮被政治風暴摧殘殆盡,一個人妖雜處、歪風邪說的時代景觀。實際上,《芙蓉鎮》是一個文革反諷小說,但作品的主旨既不是哭啼哀怨,也不是批判責罵,而是同情和悲憫被政治教條扭變形的人心與人性。

 

    第二維度:內在世界的探索

 

    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以「孤兒意識」來表達臺灣人的悲情結構,以胡太明的皇民幻想和身份飄移,表達了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知識分子認同追索的心路歷程。所謂「孤兒意識」,正是吳濁流對其生存時代的精神體驗,它不是指血緣上的孤兒,而是文化身份的孤兒,一種「認同的無根性」,一種在殖民壓迫與文化夾縫中民族苦悶的象徵。在此意義上,《亞細亞的孤兒》就還不只是一部民族寓言,更是一部通過殖民創傷的自我療治而獲得民族生存意義的批判史詩。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記》是在個性自主與封建婦德水火不容的張力與衝突,堅持啟蒙主義立場和對傳統文化禁忌和封建流毒的批判立場下書寫的。丁玲以「日記體∕意識流」的形式,開創了五四以來「個性寫作」和「情欲文學」的典範。以第二維度的內在世界來看,丁玲的小說表現了鮮明的個性意識、女性意識、社會意識和批判意識四種取向,透視了中國現代社會變革對知識女性的情感衝擊,凸顯了丁玲對現代中國女性情感心理與現實命運的關注與回應。

    郁達夫出身於一個家道中落的士紳之家,自幼在饑寒中渡過,「五六歲時已會露出一臉很悲涼的寂寞的苦笑」,這種家世背景造就了他孤獨、害羞、膽小和仇視的個性,《沉淪》就是這個精神分裂、心理病態青年的暴露和寫實。郁達夫以一種集浪漫、頹費與唯美於一體的書寫方式,以自我解剖和心理獨白的手法,表達了一個理想破滅後的知識分子對自我與家國的失望,一種無力抵抗又無處逃閉的生存絕境。然而,正如郁達夫在《懺餘獨白》的一處中寫道:「眼看故國的陸沉,身受異鄉的屈辱,與夫所思所感、所經所歷的一切,剔括起來,沒有一點不是失望,沒有一處不是悲傷」,《沉淪》的沉淪並不只是個人感傷的喧洩和伸吟,更是對家國沉淪的悲痛,是一個知識分子對國家蒙難、民族蒙羞的悲情回應與痛斥。

 

    第三維度:文學時間的流轉

   

    鍾肇政的《臺灣人三部曲時間橫跨日本占據台灣到日本戰敗投降,以明顯的時間敘事-「三部曲」(Trilogy)-為軸線,細屬了歷史變局與陸家三代的演進歷程,是一部混合了抗日義舉、兒女之情、時代滄桑、家族演進和客家人文精神的民族史詩,以第三維度的文學時間而言,小說架構在「母國懷想」和「異族壓迫」的混雜情境中,時間的流轉成了台灣人一種等待朝陽、迎接曙光的認同歸屬,

表達了台灣人在歷史演進中民族認同的多重壓力和混雜性。就鍾肇政這一後殖民知識分子而言,國族認同既不是單一的也不是完整的,在此意義下,「國族」從來就不是一個生活實體,而是一種掛串在「台灣—中國—日本」三重吊詭下的「混雜認同」(diasporic identity)。時間,在小說中體現為「身份認同的歷史形塑」,儘管鍾肇政始終表現「台灣∕客家人」的主體性,但也反映出台灣知識分子認同之路上的曲折與艱辛。

    鹿橋的《未央歌》以抗戰時期西南聯大的校園故事為主題,但作者卻刻意營造一個被時間遺忘、被亂世隔絕的青春友情世界,使人寧可長醉於香醇美酒,也不願醒來面對醜惡現實,寧願遺世不食人間煙火,也不願墜入愁苦世界。而在柔石的《二月》裡,時間是一種無限制、無止境、無方向、無歸宿的自我流放;在這種流放中,時間之流猶如覆頭束腰的網羅,一個沒有入門也沒有出口的困局,一種夢醒之後無路可走、風萍浪跡之後無地可容的落寞。

 

    第四維度:文學空間的構建

    

    沈從文通過一種「傳奇-浪漫」的邊城敘事所建構的湘西世界,在空間維度上,是一個固執而頑強地游離於現代性之外的桃花源世界,並與「五四」的現代傳統互別苗頭。這個古屬吳蜀之地,今為苗族部落的「湘西世界」,既是沈從人的故鄉和成長之地,積澱了他的性格與記憶,充滿著各種神奇古怪的傳奇故事(如人們熟知的「湘西趕屍」),也是他執著與眷戀的精神家園。這個世界,既是沈從文的夢想世界,也是他的理想國度,他在《從文自傳》中說到,「這些夢直到將近二十年後的如今,還常常使我在半夜裡無法安眠,既把我帶回到那個過去的空虛裡去,也把我帶往空幻的宇宙裡去」,無論是「空虛的過去」或「空幻的宇宙」,沈從文建立了一個遺世獨立的文學空間,也形塑了沈從人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性情與風格。

    蕭紅的《呼蘭河傳》座落在呼蘭河城,這部散文化的長篇小說完全打破了時間敘事的格局,而是圍繞在呼蘭河城這一小鎮空間但又不局限於這個空間而展開的。小說以街道和方位(東西兩條大街)的布局開始,但從第一維度的「社會世界」來看,這個街道格局不只是一個物理空間,它更是一個古老、封閉、沒落、荒涼、愚眛的人性空間,甚至是一個在頑固的傳統支配下因循怠惰、禁錮人性、殘害人權的空間。以第四維度來看,這個長年冰封雪覆的呼蘭河城,還是一個記憶空間,蕭紅以童年憶舊的方式,敘述了在這個小鎮裡發生的悲慘故事:小團圓媳婦的悲慘枉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馮歪嘴子的蒼涼度日。這個民智腐朽、靈魂僵硬、食古不化的窮鄉野鎮,既有蕭紅童年溫馨的回憶,也有蕭紅終生想要逃離卻又逃之不去的精神枷鎖與創痛。

 

        閱讀創造文學

 

    所有文學作品都必須建立在讀者閱讀的行動之中,沒有閱讀,作品就不存在。在此,文學批評家的任務,無不都是幫助讀者參與文學生產的過程,通過規範作家、評價作品、導引讀者的媒介功能,藉以充實文學創作的繁榮與增進。正如Hans Gadamer在《真理與方法》所說的,文學概念絕不可能脫離讀者而存在,藝術作品的存在與意義,是一個需要被觀賞者接受才能完成的過程。本書選出的50位作家與作品,是中國現代小說精華中的精華,經典中的經典,這些作品不僅影響了一個世紀中國人的心智與觀念,反映時代的曲折與變遷,既是現代中國人集體的智慧結晶與文化資產,也是每個中國人值得珍藏與閱讀的精神食糧。

 

宋國誠

序於木柵指南山麓

2013624

目次

 

目次

 



01 孤帆遠影碧空盡

沈從文∕《邊城》

 

02 可憐無定河邊骨

老舍∕《駱駝祥子》

 

03 春蠶作繭自纏裡

錢鍾書∕《圍城》

 

04 暗風吹雨入寒窗

茅盾∕《子夜》

 

05 烏衣巷口夕陽斜

白先勇∕《臺北人》

 

06 日暮鄉關何處是

蕭紅∕《呼蘭河傳》

 

07 畫梁春盡落香塵

巴金∕《家》

 

08 同是天涯淪落人

陳映真∕《將軍族》

 

09 寂寞梧桐鎖清秋

鬱達夫∕《沉淪》

 

10 東籬把酒黃昏後

莫言∕《紅高粱家族》

 

11 人游棋中道自生

阿城的《棋王》

 

12 深鎖春光一院愁

魯迅∕《徬徨》

 

13 誓將熱血為義死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14 拋擲功名還史冊

韓少功∕《馬橋詞典》

 

15 楊花落盡子規啼

張愛玲∕《半生緣》

 

16 不是秦樓無緣分

張恨水∕《啼笑因緣》

 

17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記》

 

18 烹刀煮劍扮英雄

金庸∕《鹿鼎記》

 

19 終歲何曾離水火

賴和∕《惹事》

 

20 鏡裡相看笑不成

王禎和∕《嫁妝一牛車》

 

21 黃土悲情悼儒邦

陳忠實∕《白鹿原》

 

22 繁華似夢愛如煙

王安憶∕《長恨歌》

 

23 生滅之門本原無

李銳∕《舊址》

 

24 黃土英雄淚濕襟

司馬中原∕《狂風沙》

 

25 清風綠荷兵馬忙

孫犁∕《荷花澱》

 

26 獨立小橋風滿袖

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

 

27 佛門深居不論道

汪曾祺∕《受戒》

 

28 人間清水出芙蓉

林語堂的《京華煙雲》

 

29 青山青史未能忘

鍾肇政∕《臺灣人三部曲》

 

30 親朋無字病孤舟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

 

31終年只伴一孤影

柔石∕《二月》

 

32 乘雲坐風任我遊

西西∕《我城》

 

33 夜來風雨花落盡

古華∕《芙蓉鎮》

 

34 海峽不隔原鄉情

鍾理和∕《原鄉人》

 

35 眾裡尋他千百度

林海音∕《城南舊事》

 

36 天寒遠放雁為伴

張煒∕《古船》

 

37 長樂未央千秋世

鹿橋∕《未央歌》

 

38 天若有情天亦老

師陀∕《果園城記》

 

39 可憐身上衣正單

劉恒∕《狗日的糧食》

 

40 過盡千帆皆不是

朱天心∕《古都》

 

41 可憐春似人將老

蘇童∕《妻妾成群》

 

 42 姹紫嫣紅盡頹垣

李碧華∕《霸王別姬》

 

 43 認得無何是本鄉

陳若曦∕《尹縣長》

 

 44 落花猶似墜樓人

張賢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45 恰似飛鴻踏雪泥

蘇偉貞∕《沉默之島》

 

 46 不是塵埃便風雨

余華∕《活著》

 

47 浮雲縹緲抱城樓

張大春∕《四喜憂國》

 

 48 看著古今都錯誤

倪匡∕《藍血人》

 

 49 未曾一日得雙行

李昂∕《殺夫》

 

50 春蟬到死絲方盡

無名氏∕《北極風情畫》